江湖傳聞“冬天斷奶(母乳)容易生病”,不知各位家長聽過沒?
01 冬天斷奶≠容易生病
要說斷奶時機和疾病的關係,還的確有:早些時候,由於大家對輔食不太講究,斷奶後飲食安排不當容易造成“斷奶腹瀉”,美國兒科學會的創始人曾發出過“夏季不要斷奶”的建議,預防有時能致命的嚴重腹瀉。
但是呢,到了今天,米粉、菜泥琳琅滿目,輔食添加要點也逐漸普及,“斷奶腹瀉”越來越少被提及,“夏季不要斷奶”的說法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那為什麼,的確有好多身邊人,冬天一給娃斷奶,娃就會小病不斷呢?
其一,母乳本身的確富含營養,有強大的免疫作用,是幫助寶寶抵抗病毒入侵的好幫手。不論在哪個季節,不正確的斷奶方式都有可能讓寶寶失去“免疫加油站”,增加染病幾率。
其二,冬季本就是流感、呼吸道和胃腸道疾病肆虐的季節,這時斷奶很容易造成冬天斷奶比別的季節更容易生病的感覺。
總結起來就是:做好斷奶前後的防護工作,一年四季都能斷;斷奶方式不科學,什麼季節都可能增加斷奶期間染病的幾率。
鑒於各大權威機構建議寶寶 6 個月內應純母乳餵養,6 個月添加輔食後,繼續母乳餵養至 1 歲或更久;
所以斷奶主要考慮寶寶的月齡和寶媽的承受能力,而不是以季節為依據。
由於特殊情況,不得不在冬天斷奶的,不要有什麼思想負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疾病高發期避免頻繁外出、按科學餵養的原則添加輔食、奶瓶和輔食工具的清潔做到位就行。
02 真正不能斷奶的是這幾個階段
真正不能斷奶的,不是在冬天,而是以下時間:
① 寶寶正在生病;
② 家裡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比如搬家、突然更換餵養人等;
③ 寶寶過敏嚴重,過敏源未確定,無法保證在斷奶後給到科學的輔食。
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