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2020年11月16日22:12:05 育兒 1070

黃香說:“我就溫了個席”。

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 天天要聞

這是多麼典型的凡爾賽名場面。試問,一個人想出名有多難?現在中國有十幾億的人口,閉上眼睛拚命地想,能浮現在眼前的名字數量恐怕上不了一百。歷朝歷代能在一個時代掛個名的,總共也不會超過十萬個。而在這十萬人之中,能夠家喻戶曉的名字個數不足一千。

悠悠歷史,滾滾長河,能夠在每個中華民族家庭都佔有一點分量的,更是寥寥無幾。

可黃香偏偏就是其中一個。

那麼黃香是誰呢?我們頭腦里首先浮現的一定是《三字經》裡面的“香九齡,能溫席。”就這麼一件溫席的小事,被寫在家喻戶曉的《三字經》里,還是最開始的幾句話里。在《三字經》里,連三皇五帝都被列在後面,偏偏黃香溫席的故事就寫在了前幾句,縱然你無法全篇背誦,只要略聽過幾句《三字經》的,都能把黃香這個典故給帶出來。

查一查歷史。黃香,字文強,江夏安陸人,東漢時期官員,任內勤於國事,一心為公,調度軍政有方,受到漢和帝恩寵,後出任魏郡太守,不久被免職。他這一生,於一般人來說或許是輝煌的,但是於歷史而言,實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可是他名動天下,卻是因為他履行的孝道,而他流芳千古,只是因為他曾為父親溫席。

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 天天要聞

不需要太多繁瑣的細節,不需要多麼誇張的珍珠寶器,表現自己的一片孝心,只溫席已足夠。這就是古人心中的禮。這難道不該是中華民族最可貴的精神嗎?

反觀現在的中國,親子關係正在日趨緊張。

前幾天,看到一則消息讓我的心情很是沉重。那是對於問題少年的一個訓練集中營,裡面集滿了現實中的所謂“問題少年”。採訪的時候,少年們說:“感覺自己的生活環境很是壓抑,父母到處都在掌控。連自己身上的衣服,從頭到腳都是他們買的,自己沒有一點選擇權”。可父母們呢,是否意識到自己管得過多了呢?不然,父母們說:“都怪我們管他管得太少,才讓他變成這個樣子,早知道就好好管教了。”

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 天天要聞

這就是矛盾不可調和的地方。父母打着為孩子好的幌子,實行自己掌控之實;孩子大喊着需要自由的口號,實在做自毀前程之舉。都希望彼此改變,而自己卻又不想要被改變。

像那種黃香溫席的溫馨場面,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卻又難上加難。

黃香溫席,其最難的的地方在於心甘情願,發自內心想要為父親暖一暖這張冷冰冰的床。

父慈子孝,真的很難。《三字經》里的“父子順”,很值得人們嚮往。

親子關係,其實是雙方的問題。在其中,其實父母是最終掌控者。

現代社會較差勁的親子關係,大約是以下三種:

第一種,孩子從小就不在父母身邊,長大後又跟着父母。這其實是一種很無奈的狀態,若不是現實逼迫,有哪個父母願意與孩子分離?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都不在身邊,等孩子大了,有一定行動能力了,父母又在身邊限制他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一定好不起來。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就應該多一點耐心,無論孩子是什麼樣子,都要先表現出一種接納的態度,有了感情之後再談管教。

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 天天要聞

第二種,孩子從小跟着父母,但父母對其放任自由。當父母予取予求的時候,日漸懂事的孩子會覺得父母沒有主見,自己才是這個家庭的真正主人。孩子一旦出現了這種思想就非常麻煩,父母再也無法對孩子做任何的約束。這個時候,很多事情再要開始做其實已經晚了。除非另外出現一個令孩子非常敬仰和敬佩的人,來帶領孩子走上正道。

第三種,孩子從小跟着父母,但父母對其處處掌控。這種類型也是當今問題少年所在家庭的主流。父母的嚴厲掌控應該是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的。時間長了,也就不覺得這是掌控了,反而還覺得自己似乎沒有好好管理過孩子。其實,要判斷是不是處於這種狀態,仔細觀察一下孩子平日的習慣就知道了。孩子有多久不敢在寫完作業後光明正大地看電視了?孩子是否連看一本中外名著都要偷偷躲着父母?孩子是否有自由安排假日時間的權利,不管是旅遊還是看書,抑或是到一間咖啡廳自在地消磨一下午的時間?孩子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否需要躲避着家長?

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 天天要聞

在一個家庭里,父母和孩子都應該是主人,沒有誰是誰的附屬。作為家長,只需要砍斫去孩子身上那些刺,把他送到陽光之下,讓他自然生長,而並非砍去他所有正常生長着的枝葉,強迫其生長成自己期待的模樣。只有兩方都有了自主的權利,才有能力去愛人,才有能力一起呵護這個家。

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與媽媽展開一場關於更年期的對話 - 天天要聞

與媽媽展開一場關於更年期的對話

34種癥狀在2025年3月播出的紀錄片《看不見的更年期》中,主持人李靜首次袒露自己的絕經過程:“今年我54歲,已經絕經兩年了。”盜汗的癥狀和手足無措甚至自我厭棄的情緒瀰漫在李靜的更年期。在一次發布會上,正在主持的李靜經歷了嚴重的盜汗,“我就像進入了一個桑拿房,粉底混着汗水不斷地流進鎖骨,我的大腦一片空白,完...
《偷聽母親》丨讀者分享會新加坡母親節專場,分享了這篇文章 - 天天要聞

《偷聽母親》丨讀者分享會新加坡母親節專場,分享了這篇文章

奔流新聞訊(記者鄭重)5月11日下午,新加坡讀者分享會第4期母親節專場在中國文化中心圖書館舉行。來自新加坡各行各業熱愛閱讀的華人朋友們歡聚一堂,以共讀美文的方式慶祝母親節。除了現場的60多名觀眾,新媒體《獅城頭條》現場直播也吸引了線上5000多名的觀眾參與。此次活動由獅城讀者分享會、讀者雜誌社、新加坡善濟文化...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 天天要聞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愛瑾,感謝大家點點關注,找我不迷路哦!!!今天是母親節,在這裡祝天下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有一種愛,叫川渝母親對子女的愛!這種愛帶點陰陽怪氣,陪伴着我們長大,成年後,又傳承給孩子:我媽媽:一天到黑懶收拾,現在找不到怪那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 天天要聞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今天是母親節,朋友圈裡到處都是曬母親節禮物的!是女兒,是媽媽,是兒媳,這是我的多重角色,作為女兒,我希望我的媽媽健康長壽,媽媽健康了,我們才能安心的工作,才能安心的照顧好小家!作為媽媽,我希望我的孩子永遠平安健康!作為兒媳,我也希望我的婆婆
退休後才發現:原來夫妻恩愛全是演給孩子看的 - 天天要聞

退休後才發現:原來夫妻恩愛全是演給孩子看的

搭夥半輩子,戲散場了才看清年輕時候,總覺得兩口子吵架不吉利,在孩子面前裝也得裝出和睦樣。摔了碗要憋着火笑,心裡涼透了還得並排散步。那時候想着,演戲是為了孩子好,別讓娃在提心弔膽里長大。可等到孩子成家搬走了,退休在家大眼瞪小眼,才發現——戲台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監利市白螺中心小學五(三)班鄒知夏 親愛的媽媽今天是我們相遇的第1524天,相識的1831天,多出的307天是我在你肚子里和你單獨生活的天數。都說虛歲的來源是和媽媽最親密的十個月。 從這1524天里我見到了一位正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