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是如何把後代教育成持續貧窮的?四種教育模式讓寒門難出貴子

2020年11月14日21:52:03 育兒 1243

窮人是如何把後代教育成持續貧窮的?四種教育模式讓寒門難出貴子 - 天天要聞

物質貧窮不可怕,父母內心的富足和樂觀,才能讓孩子獲得真正的自信。

文|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插畫 | Juice

據我國近年來的數據統計表明,考取985、211這樣名校的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少,數量差異讓人們感嘆道寒門再難出貴子,我們都說高考改變命運,可是真正在社會上打拚後才明白,窮人的下一代很難變富,而富人一代比一代更強,為什麼窮人會持續貧窮呢?

窮人是如何把後代教育成持續貧窮的?四種教育模式讓寒門難出貴子 - 天天要聞

父母的教育模式,讓寒門難出貴子

有人說這是貧富差距造就的必然結果,其實,“雞窩裡難飛出鳳凰”的背後不僅是教育資源的不公平,而更多的是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如下幾種教育模式,可能會讓寒門難出貴子。

1、哭窮式教育

父母哭窮會讓孩子身上背負着巨大的心理壓力,有些家長甚至刻意放大家裡的貧困,想以此讓孩子更懂事勤儉,其實,這樣只會教育出一個心窮的娃。

由於童年期對錢的匱乏感,孩子內心缺少安全感,變得焦慮、恐慌,甚至為了滿足內心的慾望走上歧路,正如《人民的名義》里趙德漢貪污兩億人民幣的原因竟是: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實在是窮怕了。心窮的可怕之處在於哪怕掙再多的錢,你都沒有安全感。

並且,從小在貧困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明顯不夠自信,無論是說話還是為人處世都顯得不夠大方,他們的這種性格就是源於生長環境,由於從小過着緊衣縮食的生活,理解父母掙錢的艱辛和不易,沒有自信的資本和孤注一擲的勇氣,不敢做冒險的工作和投資,只想安安穩穩過一輩子。

窮人是如何把後代教育成持續貧窮的?四種教育模式讓寒門難出貴子 - 天天要聞

我國多數普通家庭想要孩子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不計其數,從小就給孩子灌輸要好好學習,長大才有出息、才能掙好多錢的想法,說什麼自己不吃不穿為了讓你考大學,這樣直接毀掉了孩子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讓孩子感到巨大的壓迫感,這也就是所謂的哭窮教育。讓孩子產生負罪感,在壓力下不斷妥協和自我犧牲,阻礙自己發展需求的表達。

2、道德綁架式教育

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讓其產生愧疚感後乖乖就範。有的父母總是喜歡在孩子面前抱怨:我們累死累活供你吃供你穿,你不好好學習,對得起我們么?我們哪有那麼多錢啊,你就不能省着點花么……家長給孩子銬一副沉重的道德枷鎖,壓得他們苦不堪言,甚至繼續複製父母的思維模式,用道德綁架他人,還覺得理所應當。

窮人是如何把後代教育成持續貧窮的?四種教育模式讓寒門難出貴子 - 天天要聞

3、窮人思維教育

窮人思維會代代相傳,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決定着孩子的未來發展和人生高度,孩子的思維不夠開闊,眼界有限,對未來的認知模糊,接觸的只是普通教育,認知和思維方式有限,將自己固定在所處的社會階層。儘管憑藉著努力考上了名牌大學,可是與富家子弟之間的巨大差異,讓他們內心承受着巨大的落差感,甚至感覺力不從心,最無奈的不是不夠努力,而是努力過後沒有結果。

4、唯學習分數論教育

多數中國家長總是以分數和排名的高低去斷定一個孩子是否優秀,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父母好像覺得只有學習好才行,任何和學習無關的事情都會妨礙未來發展,殊不知,這種錯誤的認知會限制孩子的其它發展空間,很難通過學習這唯一一條路走出貧窮。

窮人是如何把後代教育成持續貧窮的?四種教育模式讓寒門難出貴子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富人的後代成功率更高?

1、經濟實力強

從小衣食無憂,感受不到人間疾苦,衣着、品味、見識、眼界等都不費吹灰之力便可享受得到,他們可以上貴族學校,接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上各種興趣班全方位提升自己,自然容易各方面變得優秀。

窮人是如何把後代教育成持續貧窮的?四種教育模式讓寒門難出貴子 - 天天要聞

2、人脈資源廣

富人的圈子裡都是同等優質的人群,他們可以結識成功人士,構建好的人脈資源,獲得最新資訊,為自己的發展搭橋鋪路,有些富二代創業成功靠的不僅是資金,更多的是人脈和資源。

3、眼界和格局

善於培養孩子的眼界、格局、認知、思想以及抗挫能力,比如看待問題不要只是糾結於眼前的小利益,而是要從長遠的角度看待問題,不能丟了西瓜撿芝麻,富人家的孩子從小開拓眼界,在學做生意的父母身上學到了創造力和冒險精神以及商業頭腦,他們看待問題的視角更廣,更愛拼搏和創新。

窮人是如何把後代教育成持續貧窮的?四種教育模式讓寒門難出貴子 - 天天要聞

3、自身比較努力

拋開如上附加價值,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還得靠自己,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富家子弟不努力,早晚也會坐吃山空。

當然,我們不能抱怨自己的出生,或許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你要相信家境不好並不能斬斷一個人成功的所有可能,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目的是讓你用一生去奮鬥,來一個漂亮的絕地反擊。

或許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能夠堅持到最後的才是強者,沒有誰贏在起跑線上,就一定可以贏得最終的冠軍,因為輸贏比的不是起點的好壞,而是廝殺過程的激烈角逐,人生的賽道不止一條,你完全可以單qiang匹馬殺出一條出於自己的人生道路,決定你能否成功的永遠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即使出身寒門,也總有鹹魚翻身的那天。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17年前被救的孩子們,如今閃閃發光! - 天天要聞

17年前被救的孩子們,如今閃閃發光!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北緯31.0度,東經103.4度中國,四川,汶川8.0級地震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17年過去了歲月撫平滿目瘡痍這裡有撕心裂肺的痛與殤也有永志難忘的愛和力量汶川已從廢墟中重新站立那些在地震中獲救的少年‍都已長大如今他們怎麼樣了?01劫後重生,她們閃閃發光她叫王睿17年前的那一天15...
TVB實力女星產後扎肚保身材!自曝生完二胎七勞八傷,身形惹人羨 - 天天要聞

TVB實力女星產後扎肚保身材!自曝生完二胎七勞八傷,身形惹人羨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TVB實力女星賴慰玲自從年初生下二胎兒子後,就一直積極的帶娃,並且還不忘兼顧事業,如今產後四個月的她身體已經恢復的差不多,身形也是越來越好。近日,賴慰玲分享了近況,她對於生完小兒子後似乎很有感觸,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其實每一次生孩子,對其而言都是七勞八傷,而且感...
與媽媽展開一場關於更年期的對話 - 天天要聞

與媽媽展開一場關於更年期的對話

34種癥狀在2025年3月播出的紀錄片《看不見的更年期》中,主持人李靜首次袒露自己的絕經過程:“今年我54歲,已經絕經兩年了。”盜汗的癥狀和手足無措甚至自我厭棄的情緒瀰漫在李靜的更年期。在一次發布會上,正在主持的李靜經歷了嚴重的盜汗,“我就像進入了一個桑拿房,粉底混着汗水不斷地流進鎖骨,我的大腦一片空白,完...
《偷聽母親》丨讀者分享會新加坡母親節專場,分享了這篇文章 - 天天要聞

《偷聽母親》丨讀者分享會新加坡母親節專場,分享了這篇文章

奔流新聞訊(記者鄭重)5月11日下午,新加坡讀者分享會第4期母親節專場在中國文化中心圖書館舉行。來自新加坡各行各業熱愛閱讀的華人朋友們歡聚一堂,以共讀美文的方式慶祝母親節。除了現場的60多名觀眾,新媒體《獅城頭條》現場直播也吸引了線上5000多名的觀眾參與。此次活動由獅城讀者分享會、讀者雜誌社、新加坡善濟文化...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 天天要聞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愛瑾,感謝大家點點關注,找我不迷路哦!!!今天是母親節,在這裡祝天下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有一種愛,叫川渝母親對子女的愛!這種愛帶點陰陽怪氣,陪伴着我們長大,成年後,又傳承給孩子:我媽媽:一天到黑懶收拾,現在找不到怪那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 天天要聞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今天是母親節,朋友圈裡到處都是曬母親節禮物的!是女兒,是媽媽,是兒媳,這是我的多重角色,作為女兒,我希望我的媽媽健康長壽,媽媽健康了,我們才能安心的工作,才能安心的照顧好小家!作為媽媽,我希望我的孩子永遠平安健康!作為兒媳,我也希望我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