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一步都算數》:人生最難的修行,是找到自己

2025年03月04日20:20:42 育兒 2150

有這麼一位“80後”,不到40歲的年紀里,三次成為全網熱議的焦點。

第一次,是18歲那年。

他代表中國出征第47屆國際奧數競賽,拿了金牌,被保送北大數學系。

那時,他像一顆驟然騰空的星星,照亮了中國數學界的天空;

第二次,是4年後。

他收到麻省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和全額獎學金,卻在報到的前一夜忽然失聯。

等再露面時,他已剃度出家,皈依佛門。

最後一次,更是匪夷所思。

出家8年後,他下山還俗。

不僅辦起了公司,還結了婚。

他一次次站在風口浪尖,一次次被無端地揣測詆毀。

但這位傳奇人物從不躲閃,反而出了一本自傳,將前因後果娓娓道來。

他就是曾經的數學天才柳智宇,他的自傳名為《人生每一步都算數》

在書里,他親手打碎頭頂的光環,讓我們看到一個普通人的痛苦與掙扎。

求學時的無助,禪修中的迷亂,還俗後的重生,是那麼真實又那麼艱難。

他在書里說:

“所有的苦辣酸甜,都是我在人間修行的見證,為的是找到自己,踐行此生的使命。”

人活着的目的,從來不是外在的頭銜,也絕非他人的讚譽或是崇拜。

我們終其一生,都是為了穿越層層迷茫,找到真實的自我。

1

被期待綁架

人就是沒有自我的傀儡

在書里,作者寫了很多別人對他的印象。

高中老師一直記得:“智宇是個特別會學習的孩子。”

北大老師,則發現他有大智慧,稱呼他為“小聖賢”。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恰恰相反。

在書里作者坦言,自己不僅厭學,心智上還有很大問題。

首先是特別粗心,存在注意力缺陷,再就是字寫得非常難看。

但為了成為長輩眼中的“好學生”,他從小就強迫自己刻苦學習。

比如,粗心寫錯的字,他會罰自己寫幾百遍,直到完全不出錯才行。

比如,被老師檢查作業,只要有一點錯,他就一邊崩潰一邊重做。

他用力維繫着好學生的身份,生怕外界傳來一點不滿與指責。

直到四年級時,老師發現了他的數學天賦,他的處境才好了一些。

然而隨着學習難度的加大,他在數學裡的跋涉也越來越難。

應對國內的競賽他是遊刃有餘,但出國比賽後就有點吃力了。

尤其是高三患上眼疾,一寫字,他的眼球就像被針扎一樣劇疼。

但為了不讓大家失望,他還是硬着頭皮繼續刷題。

實在睜不開眼的時候,就在腦子裡打草稿,公式、推導、結論全靠想。

漸漸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感受到的快樂越來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禁錮、是委屈,是說不出口的恐懼。

最難的時候,他患上了抑鬱症,偷偷去看心理醫生。

但看來看去也無濟於事,還差點被人誤解為“瘋了”。

不敢讓外界失望,怕辜負別人期待,即便再痛苦,他也不敢反抗。

2010年,大學畢業前夕,柳智宇在老師和父母的建議下,準備出國留學。

別人希望他去麻省理工學院,他就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

別人希望他儘早到校報到,他就早早地張羅着出國事宜。

可就在登上前往美國的航班前,柳智宇徹底崩潰了。

多年的壓抑,在這一刻如洪水般決堤,將他捲入漫無邊際的悲痛中。

他強烈地意識到一種迷失自我的痛苦,再也無法面對眼前的一切。

最終,他沒有登機,而是慌裡慌張地逃走了。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有句話很扎心:

“為了適應所有人而修剪自己,人很快就會只剩下骨頭。”

朋友希望你功成名就,你就去名利場上廝殺;

父母盼着你出人頭地,你就吃力地往上爬。

大到人生方向,生活規劃,小到胖瘦美醜,吃喝拉撒,都只看別人眉眼,不顧自己感受。

這樣活着,再苦再累也不過是迎合了別人,委屈了自己。

掙扎在別人的期待里,徘徊在他人的目光中,到最後人就只剩一副空殼。

靈魂一旦受到束縛,走到哪裡都宛如一個傀儡。

《人生每一步都算數》:人生最難的修行,是找到自己 - 天天要聞

2

尋找自己

是一段更艱難的旅程

2010年初秋的一個清晨,一輛汽車繞過繁華的市區,駛向茫茫深山。

坐在車上的柳智宇思緒萬千。

他該如何向外界解釋,又要如何躲避即將到來的風暴?

“不管了,反正下定了決心,就絕不回頭!”

中午時分,他抵達北京龍泉寺,當天下午,他就給父母、學校去了信兒。

在信中,他正式宣布:剃度出家。

一時間,輿論沸騰了!

家人哭天搶地,苦苦哀勸;老師們痛心疾首,怒其不爭。

媒體大肆報道,將“北大天才遁入空門”炒作得盡人皆知。

但柳智宇不為所動,堅持皈依,並更名釋賢宇。

出家最開始的日子,他過得十分愜意。

清幽山林,晨鐘暮鼓,打坐參禪,神遊天地……他整個人都沉浸在久違的自由與放鬆中。

他本以為這就是隨心而活,這就是找到了自己,但慢慢地,他感覺不對勁了。

首先是身體不適應,山上氣候太冷,住宿條件也十分簡陋。

加上水土不服,他就頻頻生病,而且求醫問葯也不便,大多數時間他只能硬扛。

再就是心緒不寧,他本以為出家就清靜了,沒想到寺院內規矩繁多人員繁雜。

大夥紛爭和矛盾不斷,很多時候也不能免俗,山裡和鬧市一樣,都是修羅場。

最令他迷茫的,是他始終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內心依然充滿了矛盾與恐懼。

在書里,他不止一次袒露,自己的理想一直是藉助自身能量,幫眾生脫離苦海。

可眼下,他顧全自己都費勁,更別說去幫助別人。

關於這段經歷,作者在書里坦言:

“我又覺得自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在極度耗竭的狀態中,不知接下來要走向何方。”

完全與世隔絕後,柳智宇這才發覺,“做自己”這條路沒想象的那麼好走。

但這次,他拒絕再做逃兵,而是苦心孤詣地尋找生命的出路。

因緣際會下,他接觸到了心理學,一個大膽的想法冒了出來——將佛學與心理學結合起來,為世人指點迷津。

他興沖沖地開啟計劃,可沒過多久,又發現困難重重。

身為出家人,他不能從事營利活動,而免費諮詢又無法令諮詢室正常運營。

他既不敢談錢,又怕外界非議,既堅定不了志向,又搞不清想幹什麼。

最後,他只能鎩羽而歸,草草結束了心理諮詢的事業,繼續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出家8年,兜兜轉轉,他好像又回到了原點,越來越找不到自己了。

《哲人言行錄》里,有人問泰勒斯:何事最為難?

他回答了五個字,認識你自己。

看清別人容易,了解自己很難,對抗外界容易,降服內心很難。

尋找自我的旅途中,你要面對自己的種種缺陷:懶惰、無能、膽怯、愚昧……

你要看清自己的本性,不迴避那些根深蒂固的自私、貪婪、偏見,乃至怯懦;

你還得非常清晰地認識到,這輩子最想要的是什麼,最想過的是哪種日子。

這些遠比躲避世俗更難,遠比擺脫他人期待更艱辛。

但過不了這一關,人就永遠無法找到自己。

即便你遁入空門,即便你換了工作,即便你逃到天涯海角,無法活出自我的人,痛苦一直都如影隨形。

《人生每一步都算數》:人生最難的修行,是找到自己 - 天天要聞

3

活出自我

是人這輩子最關鍵的一步

書里,作者講述了一段很神奇的經歷。

就在他異常迷茫的時刻,偶然間從佛經中讀到了一個故事。

佛陀時代,有一位富家子弟,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出家後非常不適。

為了方便他修行,佛陀特意為他安排了一間豪華的房間,並提供美食佳肴。

很快地,這位富家子因為更適合自己的修行環境,得到了證悟。

這個故事,好似神明有意指引,一下子令柳智宇開了竅。

為了讓自己開悟,人要到適合自己生存、發展的地方。

這個地方可以是寺廟,也可以是紅塵。

於是,他靜下心來想了很久很久:

從兒時的乖順到後來的壓抑,從避世修行到修行中的困惑,從眼下的境遇到未來的計劃……

最終他想通了。

他還是要從事心理諮詢行業,他可以回到人群,回歸紅塵。

2018年,柳智宇下山。

兩年後,他對佛祖做完最後的懺悔後,還俗成為五戒居士。

從還俗到現在,他先後在網上開通“佛繫心理服務項目”,組建心理諮詢團隊,打造線下心理服務熱線,並辦講座、出書,組織義診等等。

他以“創業者”身份自居,賺到了一些錢,但也引來很多負面聲音。

但這一次,他不再害怕,更不會辯解,也絕不會做違心的事。

他很確定,現在做的事,就是他該做的,如今的樣子,是他最喜歡的。

他將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在書里,作者還寫過一個夢境。

還俗後的一天晚上,睡夢中,他看見一片紫色的夜空,月光從枝丫的縫隙飄落,莊嚴而深邃。

夢醒後,柳智宇寫道:“我的心也如花朵綻放,滿是喜悅與慈悲。”

這一刻,他就像佛陀的那位富家弟子,在適合他的處境中,完成了修行。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說,人只有忠於自己,才能度過極好的一生。

當我們越過世俗的障礙,擺脫內心的迷障,才算真正開始活。

你將看見真實的自己,悟透此生的使命,也將重拾信心與勇氣。

人生最大的遺憾,從來不是你有沒有成功,會不會出名。

而是直到長日盡頭才發現,奔忙不休數十載,你卻從未有一刻在為自己而活。

所以說,先找到自己,是人這輩子最關鍵的一步。

即便阻礙重重,即便腹背受敵,都不要停止探尋自己的腳步。

幸福,源自內在的覺醒,而非外在的追逐。

頓悟了這一點,人就活明白了。

《人生每一步都算數》:人生最難的修行,是找到自己 - 天天要聞

俞敏洪在一期對談中,和柳智宇深入探討過這本書。

俞敏洪認為,這本書絕非柳智宇的自傳,而是在和大家討論一個問題——如何安頓自己的身心。

柳智宇也在書里寫道:

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無論多麼忙碌,取得多大成就,都有一種無意義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所以,愈發迷茫、麻木,乃至痛苦。

鑒於此,他才不遺餘力地,通過剖析自己來為眾生提供一種自救的路徑。

那就是擺脫外界羈絆,找到心之所向,勇敢地去做自己。

就像哲學家黑塞說過的一段話: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對一條道路的嘗試,是一條小徑的悄然召喚。

覺醒的人只有一項義務: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裡。

不管命運賜予什麼,不管生活通向哪,別怕走彎路,大膽往前走。

請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你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 天天要聞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黃沙漫卷的玉門關外,駝鈴與羌笛穿越千年時空,在《燕雲十六聲》的河西篇章中交織成一曲蕩氣迴腸的江湖長歌。這片連接西域與中原的蒼茫土地,正以聲音為經緯,編織着比刀光劍影更深刻的江湖敘事——河西原聲樂輯已於網易雲音樂全線上線,邀你以耳為舟,共赴一場穿透時空的音律奇旅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園丁般精心培育着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卻不經意間播下了荊棘的種子。生活的模樣,歸根結底,不過是“選擇”二字的映照。你的時間傾注於何處,你的成就便綻放在哪裡。以下這三個地方,若能學會捨得,有舍方有得,花費的時間,才算真正賦予了意義!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