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碗泡茶不燙手的3點技巧,簡單易懂,學會了給朋友們露一手

2024年04月30日08:11:53 育兒 7328
蓋碗泡茶不燙手的3點技巧,簡單易懂,學會了給朋友們露一手 - 天天要聞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春天,是一個適合出行踏春遊玩的好時節。

上周天一位外地朋友說要來福州遊玩。

並順道來茶室坐坐,喝喝茶敘敘舊。

想來與這位朋友也確實有兩年沒見了。

在聊天的過程中,他看到使用白瓷蓋碗泡茶時發出疑問:“你用蓋碗泡茶不燙嗎?我每次用蓋碗,都被燙到。”

後面了解到他使用是180毫升的蓋碗,沖泡方法是網上很火的高沖注水。

想必很多新茶友在用蓋碗泡茶也是一樣被燙到。

按理來說,正常使用蓋碗泡茶是不會覺得燙手的。

學會以下三點技巧,便能避開燙手困擾。

蓋碗泡茶不燙手的3點技巧,簡單易懂,學會了給朋友們露一手 - 天天要聞

《2》

一、蓋碗的選擇。

推薦選擇110毫升白瓷蓋碗。

首先,對於挑選蓋碗而言,蓋碗要選擇大小適中的。

一般在南方地區,蓋碗的大小選擇110毫升就可以了。

大小適中,適合絕大多數新茶友。

蓋碗的選擇不能太大,太大手難以握住,容易打翻。

而且,如果蓋碗太大,聚香的能力會減弱,揭蓋聞香更難。

蓋碗泡茶不燙手的3點技巧,簡單易懂,學會了給朋友們露一手 - 天天要聞

其次,蓋碗的厚度也有講究,很多新茶友覺得越薄的越容易燙,越厚的越隔熱。

但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真實情況是完全與之相反的。

碗壁厚,他起不到隔熱的作用,還不容易散熱。

還有就是,一定要注意碗沿的寬度。

碗沿是防燙手的重要部位。

注入沸水後,碗身會非常燙手,而越寬的碗沿越能避免被燙。

所以,在挑選蓋碗的時候盡量選擇寬碗沿的。

蓋碗泡茶不燙手的3點技巧,簡單易懂,學會了給朋友們露一手 - 天天要聞

《3》

二、注水方法。

推薦使用環壁注水法。

許多新茶友會選擇學習網上比較火的泡茶手法,尤其是高沖注水。

這些花哨的注水方式只是看起來比較好看。

高沖注水其實是比較危險的注水方法。

沸水在往下掉落的時候,有可能會濺出去,一旦濺到自己或他人身上,就有可能被燙傷。

所以還是不建議初學者嘗試。

最簡單有效的注水方式就是:環壁注水法。

在注水的時候,一手拿着碗蓋,一手拿着水壺,沿着碗壁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注入沸水,這樣能夠確保茶葉儘可能多與沸水接觸。

蓋碗泡茶不燙手的3點技巧,簡單易懂,學會了給朋友們露一手 - 天天要聞

並且,一邊注水,眼睛還要時刻緊盯水位線。

注水量要適中,接近碗沿即可。

注水太少,茶的香味和營養就無法完全被激發出來。

茶水比例失衡,茶湯會太濃,從而變得苦澀。

注水太多,也會破壞茶水的比例。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沸水漫過碗沿,使得碗沿部分變得很燙,根本沒法進行出湯。

這時候如果強行出湯,燙手是不可避免的事。

如果不出湯,這份茶也算是泡廢了。

所以,一般注水量接近碗沿的時候就可以停止注水了。

這樣,既不會導致水漫蓋碗,導致不能出湯,也不會出現注水過少的情況。

蓋碗泡茶不燙手的3點技巧,簡單易懂,學會了給朋友們露一手 - 天天要聞

《4》

三、抓握蓋碗的手法。

建議採用三指握碗法。

常用的抓握方法就是三指握碗法。

操作起來簡單,對新茶友友好,也是最安全的一種方法。

三指握碗法,就是使用慣用手(一般為右手)的中指和大拇指握住蓋碗的碗沿左右兩側。

食指搭在碗蓋的蓋鈕上,三個手指,形成穩定的三角形結構。

注意,是將食指搭在蓋鈕上,而不會扣在蓋鈕上。

蓋碗泡茶不燙手的3點技巧,簡單易懂,學會了給朋友們露一手 - 天天要聞

因為扣進蓋鈕里的時候,蓋鈕頂心也是很燙手的。

手指一旦接觸到,照樣還是會被燙到。

在出湯的時候,不管是手指還是手掌心,都不能碰到碗壁。

這樣握住蓋碗出湯,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不會燙傷。

並且,如果不想被燙,就不要悶泡坐杯。

沸水的溫度是不斷蔓延開來的,而碗沿部分,就是熱度蔓延比較慢的部位,如果快出湯,就不會被燙。

但如果進行悶泡的話,那麼還是會被燙到。

蓋碗泡茶不燙手的3點技巧,簡單易懂,學會了給朋友們露一手 - 天天要聞

《5》

學會以上三點,可以大大減少被燙到的可能性。

如果你還是覺得這樣燙手的話,可以選擇其他容易泡茶。

玻璃杯、保溫杯、馬克杯等等,甚至你還可以煮茶。

這些都是適用於白茶的喝茶方式的。

不過泡白茶最好的容器還是白瓷蓋碗。

使用蓋碗泡茶被燙並非常態,記住這些技巧要點,熟練了自然不會被燙到。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接受緣分:樂在放開 - 天天要聞

接受緣分:樂在放開

人們常說:接受他人的遠離,這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突然的沉默,還是逐漸疏遠,我們都必須學會接受這種情況。生活就像一輛前行的列車,有人與你同行,有人會在旅途中下車。有人讓你喜愛,也有人讓你感到厭惡。當有人下車時,即使依依不捨,也該說聲再見。當有人不再聯繫你時,最好
別錯過孩子“黃金五年”!認知啟蒙、語言能力雙提升! - 天天要聞

別錯過孩子“黃金五年”!認知啟蒙、語言能力雙提升!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存在着一個被教育專家稱為“黃金五年”的關鍵階段。這短暫而寶貴的時期,深刻地影響着他們未來的道路與成就。遺憾的是,不少家長未能及時認識到這一時期的極端重要性,不經意間錯過了塑造孩子未來的黃金時機。
孫子想考北大上熱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孫子想考北大上熱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朱也天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實習生 袁靜“爺爺對我的教育一直都是言傳身教的方式,他不會特意對我說你要怎麼做怎麼做,或者是給我提很多要求,他更多是以日復一日的工作,以幾十年如一日的投入精神,將他的心血投入到與銅相關的藝術創作中。”朱也天曾經這樣談及爺爺朱炳仁對他的影響。6月26日,朱炳仁孫子高考登上微博熱搜,...
這對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結局更是暖心至極 - 天天要聞

這對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結局更是暖心至極

衝突的起因在一個普通的周末傍晚,家裡的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母親正忙着準備晚餐,父親則在客廳里看電視。突然,母親走到父親面前,質問他為什麼沒有幫忙做家務。父親顯得有些茫然,他並不明白母親為什麼突然發火。母親的聲音越來越大,父親也開始不耐煩,
親子心理諮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嗎? - 天天要聞

親子心理諮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嗎?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該如何調整積極面對?我對孩子太過急切,像極我爸當年對我的樣子,也是我最討厭的樣子。如何心平氣和地看待孩子這一路走過去的印記,如何放下那份自私的執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可以感受到題主的焦慮和無奈,表面上題主是為孩子的平庸而感到失望,其實是你對於自己...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 天天要聞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在翠綠茂密的竹林中,藏匿着一群令人忍俊不禁的可愛使者——熊貓寶寶。它們宛如一顆顆精緻雕刻的玉球,圓潤得如同家中的“煤氣罐罐”,讓人一見便心生歡喜,愛意滿滿。作為中國的國寶,熊貓寶寶不僅因其黑白分明的獨特毛色和憨態可掬的模樣在全球圈粉無數,更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 天天要聞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篆書,作為中國古老書法之一,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一直為人們所稱道。在篆書書法中,其字形勻稱、線條優美,給人以古樸、端莊的美感。張德聰先生的篆書,每個字的線條都呈現出一種流暢、圓潤的美感,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享受。特別是在書寫長篇作品時,篆書的線條之美更加凸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 天天要聞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確實有一些特殊的方式,這些方式可能與其他年齡段的孩子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特殊方式:直接而強烈的表達:熊孩子可能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不經過太多的修飾或考慮。例如,他們可能會直接告訴父母他們想要什麼玩具或食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