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和孩子交流,順帶做2件事,語文水平大幅提升,幸福長留心底

2024年03月24日21:11:51 育兒 9634

那是一個盛夏的夜晚,繁星閃爍,星空低得觸手可碰。夜已很深很深,我們幾個孩子和爺爺一起在院子里一邊摘花生,一邊聊着天。

聊天的內容是什麼,我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那天的夜色很迷人,月亮很大很亮,涼風習習,給人一種置身於童話世界的感覺。

大家就這麼聊着,笑着,突然天空黑了,我抬頭一看,原來又圓又滿的月亮不見一半,很快另一半也被黑暗吞沒了。

我們小孩子第一次看到這景象,既新奇又害怕,爺爺說那是月全食。接着爺爺吧啦吧啦一頓輸出,為我們講解什麼是月全食。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二三十年,但是這一幕,伴隨着溫暖,生動地烙印在我的腦海里

就在敲下文字後,我又哭了了。最近這些年,每憶及爺爺,我的心好像被人不小心撞了一下,帶着一些不強不弱的刺痛感,憶及深處,甚至還會莫名其妙哭泣,就像此刻一樣。

平日和孩子交流,順帶做2件事,語文水平大幅提升,幸福長留心底 - 天天要聞

印象中的爺爺,視力超級好,沒事的時候愛看新聞,偶爾還會捧着書側着頭細細地看,會寫毛筆字,但寫得一般。

小時候爸媽為生活奔波,鮮少在家,童年我和爺爺在一起的時間,比我爸媽呆在一起的時間要長。

他對我很一般,可儘管這樣,他還是給我留下了一些明亮的記憶。

也正是這些記憶,讓我在思念他的時候,把一些以前一起生活過的痕迹,一點一點串連起來,重溫舊日珍貴的時光。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電影《尋夢環遊記》中的這個理念,我無比贊同。

我們總想給孩子留下什麼,卻不知道該留下什麼。其實語言就夠了,它可以給我們的心靈種下一粒一粒幸福的種子,等待合適的時機生根發芽。

父母總怕孩子寫不好作文,畢竟作文在語文考試中佔去了半壁江山,寫不好作文,丟分多。

提高作文素養,不一定非得讀多少書才行,平日里和孩子交流,順帶做好2件事,給孩子的心靈留下溫暖鮮活的記憶,那麼生活就是一部行走的素材庫。有豐富的素材在手,孩子寫作文就能信手拈來,為己所用。

平日和孩子交流,順帶做2件事,語文水平大幅提升,幸福長留心底 - 天天要聞

寫作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事情,只要用最平實的語言,把當下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寫下來就行。

就像這篇文章開篇那樣,因為事情是發生過的,而且很鮮活,我只要順着思緒把發生過的事情,用平實的語言寫下來就好了。

因為不用大費周章地在大腦深處搜索信息,寫的過程也很舒服。

1.多使用長句

語言是認知世界的工具,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語言老師。

平日跟孩子溝通,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用耳朵去檢索聽取到的內容,用大腦去提煉語言中的重要信息。

我認識一個阿姨,退休前是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她平時跟孫子聊天的時候,經常使用長句,偶爾會加入少量有適當難度的詞彙

比如想讓孩子把玩具收拾好,我們會說,“xxx,把這個玩具車放入箱子里。"

她會說,“xxx,把藍色的玩具車放在繪本旁邊的箱子里。”

準備削蘋果吃,她會笑着對孩子說,“這蘋果像胖娃娃的臉蛋,紅彤彤的,肯定很美味。”削完遞給孩子一塊,自己又大大地咬了一口,“嗯!又大又紅的蘋果吃起來就是不一樣,甜甜的,脆脆的,真好吃!”

平日和孩子交流,順帶做2件事,語文水平大幅提升,幸福長留心底 - 天天要聞

在這樣的語言環境的浸潤下,孩子不但能積累大量的詞彙量,還能構建複雜的語言模式,磨練語文能力,提高寫作能力。

現在孩子讀二年級了,阿姨給我看了孩子寫的日記。孩子寫的雖然都是生活中很小的事,有時只有三兩句話,但是在他的筆下每件小事都很鮮活,文字間充滿了靈性

孩子低年級時,不妨學着阿姨的說話方法:對說話內容加以修飾,用長句表達出來

2.講自己的故事

孩子看到我們的婚紗照上沒有他的身影,很是好奇。我笑着說,“那時你還沒來到這個世界上啊。”

“沒有我的世界,是怎樣的?”

於是我就給他講了我們的故事,講述我的童年,我的人生經歷,他聽得津津有味,比聽我講書上的故事還認真,眼睛睜得大大的,生怕一不留神聽漏了哪一句

爸媽以前偶爾也給我講他們的童年,講他們過去一瑣碎小事,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心生感觸,感覺和他們的心理距離又近了一些,他們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又立體了一些

平日和孩子交流,順帶做2件事,語文水平大幅提升,幸福長留心底 - 天天要聞

我發現,父母的人生故事對孩子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為什麼不借這個機會,把自己的一些好的人生觀傳遞給孩子,幫助他認識人生,鼓勵他思考的人生的意義呢?

語言最養人,也最養腦,這些經歷都是發生在父母身上的,孩子在聽的過程中又是滿懷期待,比起書上的故事,它們更加有溫度,更容易留存在心底。

如果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鼓勵孩子去思考,然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必要時以日記的方式寫下來,這不就能鍛煉到他的思考能力與寫作能力了嗎?

再說了,爸爸講他的人生故事,媽媽也講她的人生經歷,其他家人也講,這不是活生生的素材庫嗎?

寫作文最怕無話可寫,這些事都發生在家人身上的,鮮活有溫度,是觸動過心靈的,寫起來流暢自然,即使用的是平實的語言,也能寫出富有感染力的文章。

所以,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和作文素養,何不從深度的對話開始,從講述自己的故事開始呢?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親戚一個逗娃動作把孩子送重症監護!醫生:影響智力!父母崩潰 - 天天要聞

親戚一個逗娃動作把孩子送重症監護!醫生:影響智力!父母崩潰

文|菁媽很多無知的大人特別喜歡逗孩子!有時候會讓孩子羞愧難當比如讓孩子當面跳舞,孩子不願意就在旁邊說孩子小氣,出不了眾。有時候會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比如孩子在老家的戶外洗澡,洗完澡沒穿衣服的時候,親戚就逗孩子,這個小雞雞能給我嗎?我用糖跟你換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 天天要聞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文:王姐 素材:於悅悅(聲明:作者用第一人稱寫故事,故事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請理性閱讀!)我叫於悅悅,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是土生土長的城市人。我的父母都是老師,從小我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後來一路順利的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後,留在了省城工作
親子家庭日 樂趣享習俗 - 天天要聞

親子家庭日 樂趣享習俗

5月24日,小女孩在展示製作好的手工龍舟。 當日,中鐵建工青島上合大廈項目部舉行“童心同行 粽享端午”親子家庭日活動,邀請職工家屬及子女一起包粽子、做龍舟,開展互動趣味遊戲,了解中華傳統習....
我以為是媽媽讓教官打我的,13歲女孩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 - 天天要聞

我以為是媽媽讓教官打我的,13歲女孩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

"媽媽,我以為是你讓教官打我的"。當13歲女孩說出這句話,狠狠打了誰的臉?1湖南益陽強兵戶外拓展實踐基地發生體罰事件。王女士說,她13歲的女兒小龔,在封閉式訓練期間被教官毆打,但基地負責人卻說這是"輕微教育"。這場羅生門式的爭議,撕開了特殊教育行業長期存在的監管裂痕,更暴露出一個令人心驚的細節——當孩子哭着...
1個月內3起生命悲劇,“棍棒式教育”毀了多少孩子? - 天天要聞

1個月內3起生命悲劇,“棍棒式教育”毀了多少孩子?

“棍棒教育”再釀慘劇。近日,據媒體報道,浙江杭州年僅9歲的天才圍棋少年朱某某,在受到父親家暴後跳樓身亡。多名知情人士稱,曾目睹朱某某父親毆打孩子,“其父親任何負面情緒都會化作在孩子身上的施暴”。據了解,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發現,這樣的悲劇並非個例。僅今年5月,山...
《咱們小時候沒有手機,為啥比現在孩子更會玩?》 - 天天要聞

《咱們小時候沒有手機,為啥比現在孩子更會玩?》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小妹這廂有禮了!?前些天看見小孫子捧着手機不撒手,突然想起我們那個沒手機的童年。那時候的日子啊,像村頭老槐樹上的知了,熱熱鬧鬧地擠滿了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