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頭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國內外專家給出提醒

2024年01月22日21:51:05 育兒 1480

受訪專家:航空總醫院產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武海榮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鍾財芬

懷孕後,女性身體可能面臨各種考驗,晨吐、背痛、腳腫等不適接踵而至,任何一個看似輕微的癥狀都可能預示着嚴重的問題。近日,《美國心臟協會雜誌》刊文介紹了孕期不同階段發生頭暈的原因。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婦產科主治醫師兼助理臨床教授西爾瓦娜·里鮑多博士在文中強調:“孕期頭暈極其常見,但這並不意味着可以忽視它,最重要的是全面評估導致頭暈的各種可能性。”

孕期頭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國內外專家給出提醒 - 天天要聞

孕早期(懷孕14周以內):激素變化或孕吐反應是常見誘因

里鮑多博士表示,妊娠早期,激素水平變化會引發血管擴張,導致血壓下降(妊娠後期會輕微回升)。此時流至大腦的血液相應減少,可能出現腦供血不足、腦缺氧等,從而導致頭暈。此外,懷孕早期許多女性會出現噁心、嘔吐等反應,並伴有脫水,這也可能引發頭暈。航空總醫院產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武海榮補充道,懷孕初期孕婦還容易出現食欲不振、飲食習慣改變等,加上懷孕後新陳代謝提高,血液流入胎盤為胎兒供給養分,這些使得孕婦身體耗氧量增加、血糖降低,可能發生低血糖,引發頭暈。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2019年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懷孕期間暈倒的女性,尤其在孕期前三個月,可能更容易出現不良妊娠結局(如早產),或可能有潛在的心臟病(如心律失常)。武海榮建議:“對於總體健康、沒有其他已知風險因素的孕婦來說,如果在這一階段感到頭暈,應注意保證睡眠,避免過度勞累,盡量不在空腹狀態下勞作,同時注意補足水分,以預防或減輕頭暈癥狀。”如果頭暈至昏倒,或休息後頭暈癥狀仍未改善,同時伴有呼吸急促,可能存在肺栓塞、血栓等其他潛在合併症,應進行密切監測、積極檢查,以尋找頭暈根源,避免延誤或加重疾病。

孕中期(懷孕14~28周):胎兒生長加重血液循環負擔

對大多數女性來說,妊娠中期噁心和相關頭暈會減少。里鮑多博士說:“這一階段是食慾和能量恢復的時期,如果出現頭暈,明確診斷很重要。”其中一個罪魁禍首可能是眩暈,里鮑多解釋,與頭暈不同,眩暈指對物體運動的錯誤感知,需要進行神經系統檢查才能確診,其導致的頭暈不論站着還是躺下均會發生。這一時期,頭暈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子宮生長給孕婦血管帶來了過大壓力。武海榮解釋,隨着胎兒的生長,孕婦負擔會相應增加,其中血液循環負擔增加最明顯,孕中期大概要增加1/2的血容量。“這時,有的孕婦無法自我調整,便可能因腦供血不足而出現頭暈。此外,有的孕婦還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貧血),在突然起身、站累或人多時,眼前發黑、心跳加速,坐下稍微休息才能好轉。”

無論是眩暈還是供血不足導致的頭暈,一旦發生,都可能增加孕婦跌倒風險,引發嚴重後果。武海榮建議,這一階段孕婦若有輕微頭暈癥狀,應避免突然站立或轉身,可隨時帶點小零食補充能量,平時要補充富含鐵的食物,以預防缺鐵性貧血。此外,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時應盡量保證有人陪同,避免獨自出行時發生意外難以有效應對。

孕晚期(懷孕28周以上):警惕子癇前期等危險情況

妊娠晚期頭暈可能是高血壓及相關疾病的癥狀,如子癇前期。子癇前期屬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四種類型之一,是妊娠期後半段特發疾病。里鮑多博士介紹,在美國,每25名孕婦中就有一人患有子癇前期,在高血壓、蛋白尿基礎上,出現頭痛、眼花、噁心、嘔吐等癥狀就可能患有該病。根據《美國心臟協會雜誌》2021年刊登的一份報告,子癇前期可能導致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和嬰兒死亡,還會增加孕婦死亡及日後患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誘發癲癇。武海榮表示,這也強調了醫療保健人員在孕婦懷孕期間為其定期檢查血壓的必要性。

“除此之外,這個階段孕婦身體負荷達到高峰,尤其是妊娠32~34周時,很多孕婦晚上睡不好覺,經常左躺右躺都不合適。這是因為子宮壓迫感增大,影響血液循環,孕婦即使躺下也會出現頭暈、胸悶、噁心的癥狀。”武海榮建議,這種情況應盡量避免平躺,最好採取側卧位,把頭稍微墊高一點,避免影響頭部血液循環。如果頭暈持續發作、難以改善,一定要到醫院檢查,排查病因。

嬰兒出生後:併發症風險並未消失

圍產期心肌病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心臟病,可在妊娠後期或分娩後導致心力衰竭,癥狀包括頭暈和呼吸急促。“人們通常認為,嬰兒出生後,孕婦併發症的風險就會消失,但事實並非如此。”里鮑多博士提醒,女性在分娩後應繼續留心異常癥狀,必要時向醫護人員尋求幫助。

武海榮建議,生完孩子後應持續關注血壓等指標。“近幾年,孕產婦死亡很少是由單純產科因素導致的,多與合併症有關。頭暈可能涉及神經內科、耳鼻喉科、骨科、心內科等諸多學科,若孕產婦癥狀嚴重,同時無明確病因,應組織多學科會診。”武海榮強調,頭暈只是表象,最主要的是做好疾病篩查,“知道頭暈具體由什麼原因引起,才能對症治療。”▲

責編:鄭榮華

主編:徐文婷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着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聞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一場漫長的旅行,有相聚的歡喜,也有離別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別,大到生死的訣別,我們口中常說的“永遠相伴”,在無情的時光面前,也不過短短百年。當親人突然離世,為何有些人不會痛哭流涕?其實,沒有眼淚,並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淚的人,大多是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 天天要聞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近日,吳艷妮媽媽熊艷的一段訪談,引髮網友熱議。訪談中媽媽表示:吳艷妮就像是榴蓮,人們對她的看法兩極分化,從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別人喜歡的能力。熊艷在訪談中回憶,女兒吳艷妮剛去北京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被孤立,整個競技體校的女孩都不愛跟她玩,吃飯洗澡訓練都沒人陪,她就特別鬱悶。哭着給自己打電話。熊艷開導她...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 天天要聞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第一篇叫《媽媽》。孩子說:“除了媽媽,你在所有人那裡都占內存,只有媽媽,連老師發群里的照片都捨不得刪掉。”“占內存”——這屬於像素時代的詞,被孩子拿來度量愛的深淺。我們精心清理緩存、追逐流暢,媽媽卻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 天天要聞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文|吳鉤隨筆很多家長會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把孩子當提線木偶,事事包辦;一個是“過早放手”,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可事實是——教育的真正目標,是讓孩子有主見、有方向、有判斷力,但不是讓他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獨自面對人生風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近日,鉛中毒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作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屬元素,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最應關注的有毒化學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鉛?鉛中毒距離我們有多遠?如何防範潛在的鉛暴露風險?潮新聞記者採訪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吳秀靜。“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較高鉛含量,長期食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