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老家農村,感觸很深,不光是農村人生活水平高了,連文化程度似乎也高了不少,從名字可以看出:
1、我們這一代人,50-70後的名字都很土,男孩按輩分,如我們這一代是“化”字輩,如“化明”、“化章”、“化良”“化堯”、“化文”;而女孩大多用“小”,如“小文”、“小梅”、“小妹”、“小蘭”、“小紅”。尤其是“小蘭”、“小梅”重名多。
本大媽名字雖然沒有一個“小”字,但在現在人眼裡,俗氣至極,並且重名特別多。
有一次在湘雅醫院拍片,拿片子時,醫生讓報名字,結果有7人同名,只能報身份證號碼了。
2、我們的下一輩,是“陽”字輩,如“陽盛”、“陽山”、“陽軍”、“陽勇”,但也有少部分不按輩分取了,如“海波”、“祖德”等;女孩也不用“小”字了,如“玉瑩”、“園園”、“杜娟”、“夢麗”、“娜娜”等。
我弟弟兒子是我取的,他馬年出生,就用“馳”,怕重名,再加個一個字“兮”,李馳兮,希望他成為李家一匹千里馬。現在正讀大學,是不是千里馬,還看不出。
3、我們的孫輩,我都不知道什麼輩分了,反正堂兄的幾個孫子女叫“雨謠”、“雨桐”、“雨芊”、“睿康”、“皓康”。
村裡一位文化人給他一對雙胞胎兒取名“笑逸”、“笑珥”,大家笑他懶,用“一”、“二”取名。但這名字很難重名,未嘗不好。
隊里還有人取4個字的“李胡冰瑩”、李胡冰潔”兩姐妹,家裡老婆能幹。
然後,就是一堆“子”“梓”:子豪、子陽、子浩、梓涵、梓潼、梓琪。和城裡沒兩樣。
4、孩子的名字一般由父親取,現在都是夫妻商量的。我兒子名字是老公取的,那時我沒話語權。
現在小孫女的名字卻是親家母花了888元請所謂大師取名的。取得很一般,大師大概仙幻電視看多了,唉!不說了。兒媳婦給她取了個英文名“RoIiie”說是“蘿莉”,我就叫她“肉寶”,家裡親戚們都叫“肉寶”了,大名留給老師叫吧。
我兒子是個馬大哈,家裡有人民大學研究生、有教師,非要允許丈母娘請外面不知有沒有讀過高中的所謂大師取名,真是無語。
5、人常說取名男《詩經》女《楚辭》,可是現在寶寶取名,一定要避免《詩經》、《楚辭》這個所謂“驚艷”的坑。詩經3.9萬字,楚辭只有3.4萬字,而每年1000多萬嬰兒出生,如果都來湊這個詩經楚辭的熱鬧,尤其是王李張劉陳等大姓氏,名字估計又要爛大街了!
本大媽很欣賞一些簡單的字,小學生都認識的字作為孩子名字,如:亭、台、樓、閣、濃、淺、淡、默等,最討厭連語文老師都叫不出、自己花大半年從字典里找的生僻字名字。
6、有些家長給孩子取名還是上點心吧,取的名字多念念,諧音字就別用:劉產、賴月京(還是男的)、楊偉、范劍、姬從良、范統、夏劍仁、朱逸群、秦壽生、龐光、杜琦燕等。
有些名字沒問題,但說話時一不小心就讓人尷尬了。
公司來了個女同事,還是個年輕的美女。但卻有個男性化的名字,叫:柳長城。旁邊一男同事聽到“長城”二字,頓時豪邁倍兒爽,張口來了句:不上長城非好漢……瞬間鴉雀無聲,新來的女同事紅着臉低着頭走了,這男同事也站那裡凌亂了。
孩子的名字相伴他們一生,也代表着家庭的傳承和期望,也會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和職場發展。一個好的名字,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還可以有助於孩子自信和成功。
條友們,大家有見到好聽且有意義的名字嗎?在評論區說說。
#文章首發挑戰賽##記錄我的2024##頭條創作挑戰賽##看見人間百態##今日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