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周口的石先生,這兩天似乎着涼了,出現一些感冒癥狀,服藥後癥狀減輕。兒子緊隨其後,出現諸多不適癥狀,流鼻涕、發熱、渾身無力,帶着孩子到我這檢查,最終確診為乙流。
“難道是自己傳染給孩子的?”石先生感到很愧疚。我告訴他,最近乙流的孩子都這樣,要麼是家長傳的,要麼是同學傳的。
什麼是乙流?
乙流是流行性感冒的一種,是由乙型病毒感染引起的,在特定的季節出現。
乙流的潛伏期是1-4天,它的傳播速度很快,說話、觸摸等方式都是它的傳播渠道。
大多患兒往往突發高熱,體溫達到39-40℃,伴隨有頭痛、渾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癥狀,以及嘔吐、食慾下降、腹瀉等消化道癥狀,還有咳嗽、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癥狀。
甲流和乙流有啥區別?
無論是甲流還是乙流,都是流行性感冒的一種。兩者表現差別不大,都會出現反覆發熱的現象;在傳染性這一塊,甲流的傳播速度要比乙流快的多,因此體質差的小朋友,我都建議他們在冬季來臨之前去接種流感疫苗,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乙流和普通流感有啥區別?
乙流和普通流感有很多相似之處,出現普通感冒時,孩子也有流鼻涕、鼻塞、發熱等表現,因此家長很難準確辨別。通常來講,乙流患者容易反覆發熱,突然發高燒,並且持續不退,全身酸痛、乏力感也更加明顯。
為什麼要告訴大家區分乙流的方法?
這是因為乙流來勢洶洶,癥狀比較多,治療時需要用到抗病毒類藥材,才能更快的痊癒。而那些大家熟知的青霉素、頭孢等抗生素,是對抗細菌的藥材,對乙流無效。辨證不對,治療白費,不能對症下藥的話,也只是在耽誤患者的病情而已。
孩子甲流剛剛痊癒,再得乙流屬於反覆感染嗎?
甲流和乙流是不同的病毒引起的,是兩種不同的疾病,體內所產生的抗體也是不同的,因此很多孩子在甲流痊癒後,很快無縫銜接,感染了乙流。
事實上,今年自入秋以來,兒科門診一直呈“爆滿”狀態,家長們都無奈的感嘆:“今年的孩子太難了!”支原體、新冠、甲流、乙流……輪番上陣,很多小朋友在短短的兩三個月內,已經病倒了三四次,孩子老是沒精打采,小臉蛋也快速消瘦下去。
家住湖南的劉女士在後台給我留言:“主任,我家孩子說很多同學都感冒了,我怕孩子被傳染,能不能先給孩子吃點奧司他韋預防一下?”
對此我要強調一點:孩子周圍有流感患者時,不要讓孩子服用預防藥物。
孩子總是要上學的,學校是公眾場合,學生很多,一直吃藥預防不是辦法,家長們可以轉化一下預防思路,讓孩子戴好口罩,勤洗手,多消毒,適當運動,增強體質,學校也可以及時開窗通風,定時消毒。
如果是家中有家庭成員感染乙流,就要做好隔離工作,盡量不要和孩子有不必要的接觸,靠近孩子時要戴好口罩,與孩子分房睡,自己的衣物、用過的碗筷,也盡量分開處理,及時做好掃灑消毒工作。
怎麼吃能提高孩子免疫力?
我們必須承認,對於孩子來說,良好的飲食,對身體的健康至關重要。
1、孩子脾胃消化能力不如成人,因此我建議餵養孩子採取少量多餐的形式,保證食物的多樣化,營養才能跟得上;
2、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需要足夠的優質蛋白,可以多吃一些雞肉、牛羊肉、魚肉、酸奶、豆漿等等;
3、水果和蔬菜能夠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有利於提升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但是冬天比較寒涼,適量吃就好。
經歷今年各種傳染性疾病的輪番轟炸,家長們也應該明白:現在是拼免疫力的時代,無論何時,睡眠充足、合理飲食和有效鍛煉,都會不斷的提升免疫力,在疾病面前,都是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