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評選2023年最暖新聞,我一定會投“億萬富翁找回丟失25年的兒子”一票。這確實是很溫暖的一件事。在看媒體報道過去這些年的經歷以及當年丟孩子的經過時,有個細節更讓人驚嘆。
在媒體的採訪中,解克鋒說了這樣一段話:兒子解清帥被人抱走時,是1998年的春節前。當時,解清帥才3個月。妻子生下孩子後,患有子宮下垂,無法抱着孩子走遠路。所以那天,她就把孩子放到屋裡,去旁邊不足百米的菜市場買菜。只是一轉眼的功夫,孩子就丟了。
“但,這不能說是她弄丟的。”
解克鋒對妻子這句“不能說妻子弄丟了孩子”評價,真的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說出來的,假設這事發生在我們身邊,鋪天蓋地的指責就來了,別的不說,就老公的指責就足夠毀滅妻子了。
我甚至不能相信他是這樣的一個人,能說出這麼一種話。如此寬容,如此悲憫,如此感同身受,讓人難以置信。
真是,“活該這個男人發大財,活該他有福報。”因為,他的德行太好了。解克鋒不僅沒有抱怨妻子弄丟了孩子,而且即便身價千萬,自始至終對妻子不離不棄。
一個家庭最悲劇的,不是沒錢,也不是遇到事,而是遇到“指責型家人”,這種人其實也叫內耗型。
幾塊錢的碗打碎了,青菜買的不新鮮了,鞋子放的位置不對了,煮飯水放多了。明明是很小的過錯,這種人卻覺得如臨大敵,在家大吵大鬧,彷彿天就要塌了。就算是家裡有一些好事也總能從雞蛋裡挑骨頭,找到機會製造矛盾,傳播垃圾情緒。
如遇到這種家人,只要家裡有一個這樣的人,還是家庭核心人物,那麼,這個家庭一定會越來越窮,境況會越來越糟糕,更可怕的是這是代際傳遞的,沒個五代出不來這個循環,但是不一定存在有五代,畢竟,越來越多的孩子們長大以後就清醒了。
一點雞毛蒜皮的事都能“血雨腥風”,就別說這種生離死別的大事了。最近一直在看朋友發的“窮人和內耗”。究竟是因為內耗而窮,還是因為窮而內耗,這似乎沒有很好的區分誰是因果。但是,兩者都是互為循環。
其實我年幼時,隔壁村確實有一對夫妻很和諧,他們家裡也窮,孩子也有好幾個,但是儘管如此,經常也會“山歌對唱”。但是,這種家庭或者夫妻,真的很稀少了。更多情況是,窮,陷入內耗,而內耗,加劇貧窮,走入一種死循環中。
窮人的家庭內耗非常嚴重,導致他們矛盾重重的不僅是錢,還有很多他們所忽視的東西,家庭成員之間相互詆毀、埋怨,一盤散沙,每個人的身上都是怨氣,性格敏感,家庭長期的貧窮和本身所處的環境決定了家庭里的每一個人都會極度情緒化,像個火藥桶,一點燃即爆炸。
很多窮人父母莫名其妙的行為不可理喻,撒潑、哭窮、賣慘,彼此之間毫無底線的貶低、詆毀,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容易刺激到他們那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經,稍不留神就破口大罵或大打出手,本質上都是在向伴侶或者孩子索取情緒價值。
他們希望能從伴侶或者孩子身上獲取情緒價值,不停宣洩着內心的焦慮和恐慌,本質上是自己無能狂怒的表現。
說回河北億萬富翁,他還對媒體說了這些年,陷入內疚的妻子,飽受抑鬱症的折磨,他始終陪在她身邊,不僅陪妻子全國各地找兒子,而且堅信他們的兒子一定會回來。於是,努力賺錢。一邊也沒放棄找兒子。
劇本都不敢這麼寫。簡直是完美得讓人想流淚。
更多的家庭,這個時候,陷入無休止的指責中,畢竟是妻子不小心看護孩子,導致孩子弄丟的,於是,妻子在各種指責中,陷入祥林嫂的抑鬱狀態中,來來回回也不斷內疚和指責自己,最後絕對是精神恍惚,然後離婚或者走失。然後,男人再娶一個嬌妻回來。再生兒子。
這是現實版的情況。
當時,他們丟失孩子的時候,也不算富有。但是窮人家能有這種夫妻關係,這種家庭氛圍的實屬少見。在現實中,我們肉眼所見,或者我們親身體驗的情況大多數都是“夫妻本是林中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特別是婚後的生活,哪怕是一點點雞毛蒜皮,冬瓜豆腐,都能“戰火連篇”,以下這種場景,你覺得現實中可能存在嗎?有多少家庭會這樣?
楊絳在《我們仨》中說過一段話:
夫妻該是終生的朋友,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即使不是知心的朋友,至少也是能做伴侶的朋友式或互相尊重的伴侶。有時候我們總以為夫妻關係親密無間,但是沒有任何一段關係是不用心經營便能輕易獲得的。
多年前網上有一張照片特別火,江蘇省南通市發生的一起車禍,是由於妻子不小心開車撞上了路邊的消防栓,夫妻二人全都受了傷,掛了彩。丈夫並沒有責怪妻子,而是寫到:“和妻子經歷的每一件事,都值得紀念。”這是他們愛的官宣。
婚姻中有一種高級的修養,叫遇事不指責。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和,不僅僅是夫妻之間的和。還是所有關係中的和。
例如,婆媳關係,妯娌關係,兄弟關係,還有親子關係。
事實上,越是窮的家庭,這些關係就越複雜,越是窮的家庭,各種成員之間的力量也擰不到一塊,都像一盤散沙,遇到一點事,都會互相指責。
俗話說,孝不比兄,窮不怨父,苦不責妻,怒不凶兒。這話其實有一定的道理。而魯迅先生曾說:“能懺悔的的人,精神是極其崇高的。”
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做錯事,我們不是聖人,人無完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昨天晚上吃飯時,我和孩子們說,其實,不要把生活中的小事看得那麼重,其實,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如果一個人整天困在各種小事中,精神緊繃,沒有絲毫鬆弛感,精神能量被一點一點的耗光。
如果還是在充滿怨氣的內耗環境下成長,內心更容易缺乏安全感和極度敏感,做什麼事都如履薄冰,甚至可能一輩子都在內耗中度過。
所以,家裡有性格強勢而且認知水平又不高的家庭成員,對家庭來說是一種災難。所以,還是要有感恩,愛和懺悔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