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出國旅遊用過奢侈品,才算見世面?

2023年09月23日10:22:10 育兒 1854

只有出國旅遊用過奢侈品,才算見世面? - 天天要聞

最近,我聽到一個朋友的抱怨:

她的孩子因為未能辨認出一個外套的標誌,被同學戲弄,說他沒見識。

孩子回到家後感到很難過,不停地自言自語,稱自己被同學戲稱為"鄉巴佬"。

聽着孩子的抱怨,媽媽也感到心疼。

確實,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

孩子見沒見過世面,是有差異的。

因此,為了讓孩子見世面,

每當假期來臨,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孩子被送到國外參加學習之旅,增長見識。

有一位朋友因為無法讓孩子出國留學,感到自責地告訴我:

見世面似乎是富人的專屬待遇,而像我這樣的經濟困難家庭哪有那麼多時間帶孩子去見識世界。

這引發了一些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的問題:

出國旅行是否就意味着真正的"見世面"?缺少財力是否註定無法見世面?

那麼,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只有出國旅遊用過奢侈品,才算見世面? - 天天要聞

只有出國旅遊用過奢侈品,才算見世面? - 天天要聞

見過世面的孩子,並非自認高人一等

看遍天地,洞見自我,理解眾生。

不可否認的是,一個人親身領略過更廣闊的世界、接觸到更多豐富多彩的環境,大腦發育往往更為全面,思維也會更加靈活和開放。

曾經有一對80後年輕夫婦引起了廣泛關注。

他們積攢了一些錢,但卻沒有選擇為孩子購買價值數百萬的學區房,而是毅然辭去工作,帶着他們孩子踏上了環球旅行之路。

在人文地理和各地的文化影響下,孩子成長迅速。

相比同齡人,他更為成熟,陌生環境下從不感到不安。

在熟悉的環境中,他充滿好奇心,總是充滿主見。

"見世面"這個概念對不同人來說有不同的定義。

如果非要給"見世面"下一個定義,

我認為,網上一個廣受讚譽的評論給出了一個很好的回答:

真正的"見世面"之後,最大的收穫在於思維方式的改變。

見過壯麗的江山大河,就不會被山溪所困擾。

見過多彩的人生百態,就不會被瑣碎小恩小惠所困擾。

見過世界的廣袤,就能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經歷過世界的歷練,不是為了讓孩子更有話題,也不是為了讓他們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

而是因為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更真實的生活,

他們知道了美好,也懂得了不美好。

他們明白了山外還有更高的山,天外還有更廣闊的天。

他們既不過於自卑,也不盲目自信。

他們能夠分辨世界的複雜,洞悉自己的本質。

這種"見世面"帶來的不僅是見識,還有一份溫和,一份自知,一份從容。

只有出國旅遊用過奢侈品,才算見世面? - 天天要聞

只有出國旅遊用過奢侈品,才算見世面? - 天天要聞

只有領悟心中的真諦,才能真正見世面。

現如今,許多家長將"見世面"與物質富足等同起來。

曾經我認識一個朋友,她的家境相當不錯,供養孩子去國外留學。孩子回國後,開始尋找工作。

然而,因為她曾經"見過世面",她的生活要求變得更高,不斷地購買名牌包包。

雖然她對於時尚品牌、口紅和化妝品了如指掌,但她的工作卻不穩定,不斷地換工作。

最終,由於工作困難,她決定辭職回家,但卻背負着沉重的債務。

她的生活逐漸陷入低谷,最後還是依賴父母償還債務。

為什麼有些孩子能夠"見世面",而有些不行呢?

關鍵在於每個人的體驗和領悟能力。

實際上,孩子不僅需要"看見",還需要內心的領悟。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

"在這個時代,天下不屬於有錢人,也不屬於有權勢者,而是屬於有智慧的人。"

人生中的各種經歷和感受,都構成了世界的一部分。

培養孩子的感知力,才能讓他們真正"見世面",否則即使去過很多地方,也可能麻木不仁。

只有出國旅遊用過奢侈品,才算見世面? - 天天要聞

只有出國旅遊用過奢侈品,才算見世面? - 天天要聞

"見世面"實際上是在拓寬人生視野

人們常說要帶孩子"見世面",但父母自身的視野也是孩子"見世面"的關鍵。

這與父母是否富有並沒有太大關係,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思維和生活方式。

父母的視野不僅僅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還會影響孩子的世界觀。

即使父母工作繁忙,也應該抽出時間帶孩子出去旅行。

無論是動物園、街頭巷尾還是菜市場,都可以成為孩子"見世面"的機會。

與孩子一起觀察並解釋一些以前忽略的事物,分享各種知識。

這一切都有助於孩子的成長和視野的拓展。

只有父母能夠容納天地,也能夠包容他人,孩子才能學會這種氣度。

擁有廣闊視野的父母能夠為孩子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見世面"。

只有出國旅遊用過奢侈品,才算見世面? - 天天要聞

只有出國旅遊用過奢侈品,才算見世面? - 天天要聞

"見世面"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幸福感

最後,我想說,所謂的"見世面"實際上只是一種途徑。

與其追求孩子的"見世面",不如關注他們如何感受幸福。

除了經歷世界,作為父母,我們不應忽視更重要的事情:

孩子是如何建立自尊心和價值觀的?

他們是否能從生活中的點滴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孩子是否明白自己的目標和生活的意義?

這些問題都至關重要,它們能夠幫助孩子克服生活中的挑戰。

如果將來孩子覺得去鄉村支教比留在大城市更有意義,你會怎麼選擇?

"見世面"固然重要,但最終的目標應該是讓孩子過上幸福、有趣、充實的生活,讓他們變得智慧而包容。

所以,讓自己放鬆些吧。

只有經過父母的有心教育,孩子才能擁有內在的智慧。

要讓孩子"見世面",並不一定需要金錢,但父母的愛卻是不可或缺的。

當孩子長大成人,成為父母時,即使生活簡樸,他們也能在與伴侶相愛時感受到生命的激情。

即使物質生活有所不足,他們也能從小小的幸福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領略美好。

這一切不取決於金錢,而取決於內在的品質。

如果真的想要給孩子"見世面",那麼作為父母,首先要努力提升自己,以身作則,用內在的品質來影響他們。

這才是最好的"見世面"方式。


聲明:本站尊重原創,素材來源於網絡,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 天天要聞

川渝媽媽是怎麼做到統一的?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愛瑾,感謝大家點點關注,找我不迷路哦!!!今天是母親節,在這裡祝天下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有一種愛,叫川渝母親對子女的愛!這種愛帶點陰陽怪氣,陪伴着我們長大,成年後,又傳承給孩子:我媽媽:一天到黑懶收拾,現在找不到怪那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 天天要聞

因為是一個母親,所以更要懂得愛自己

今天是母親節,朋友圈裡到處都是曬母親節禮物的!是女兒,是媽媽,是兒媳,這是我的多重角色,作為女兒,我希望我的媽媽健康長壽,媽媽健康了,我們才能安心的工作,才能安心的照顧好小家!作為媽媽,我希望我的孩子永遠平安健康!作為兒媳,我也希望我的婆婆
退休後才發現:原來夫妻恩愛全是演給孩子看的 - 天天要聞

退休後才發現:原來夫妻恩愛全是演給孩子看的

搭夥半輩子,戲散場了才看清年輕時候,總覺得兩口子吵架不吉利,在孩子面前裝也得裝出和睦樣。摔了碗要憋着火笑,心裡涼透了還得並排散步。那時候想着,演戲是為了孩子好,別讓娃在提心弔膽里長大。可等到孩子成家搬走了,退休在家大眼瞪小眼,才發現——戲台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母親節致敬我親愛的媽媽 監利市白螺中心小學五(三)班鄒知夏 親愛的媽媽今天是我們相遇的第1524天,相識的1831天,多出的307天是我在你肚子里和你單獨生活的天數。都說虛歲的來源是和媽媽最親密的十個月。 從這1524天里我見到了一位正值青
李寧YOUNG母親節親子跑"陪伴有愛" - 天天要聞

李寧YOUNG母親節親子跑"陪伴有愛"

5月10日清晨,朝陽公園的綠茵場上,近20名跑團母親與孩子以一場特別的奔跑,為母親節留下難忘回憶。李寧YOUNG以“奔跑同行,伴你有YOUNG”為主題,發起母親節親子跑特別活動,通過2公里的趣味賽道、親子運動與溫情互動環節,用奔跑致敬母愛力
楊樂樂和媽媽做蛋糕過母親節,豪宅意外曝光,到處可見收藏品 - 天天要聞

楊樂樂和媽媽做蛋糕過母親節,豪宅意外曝光,到處可見收藏品

5月11日是母親節,原湖南衛視主持人楊樂樂曬出自己和媽媽一起過節的視頻。因為最近幾年楊樂樂沒有在上班賦閑在家,所以她把媽媽從老家接到長沙和自己同住。楊樂樂媽媽今年已經80多歲了,但是身體還是十分硬朗,住到女兒家之後也沒有當甩手掌柜,只會享受
長沙媽媽的幸福告白:母親節這天,我當媽媽了! - 天天要聞

長沙媽媽的幸福告白:母親節這天,我當媽媽了!

5月11日11:08,長沙普瑞醫院的手術室傳來一聲清亮的啼哭。窗外的香樟樹正搖曳着初夏的光影,長沙的陳女士在丈夫的陪伴下,迎來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一個體重7.2斤的健康男嬰,用他有力的哭聲為這個母親節譜寫了最動人的序曲。“母親節這天,
85新寵竟比95寶寶強?幻唐志龍蜥打造,99隱攻最佳胚子! - 天天要聞

85新寵竟比95寶寶強?幻唐志龍蜥打造,99隱攻最佳胚子!

鎮岳龍蜥是《幻唐志》電腦版新出的六技能寶寶,85級就可攜帶,其優秀的攻擊資質註定了這隻BB不止在89這個小眾的等級段才有人攜帶。一、打書思路鎮岳龍蜥變異滿資質達到:1580攻、1430、1450、1119、1560,帶上飾品可使所有資質提升20點達到1600的攻擊資質+1580的速度資質。六技能這個資質,即便放在109也是非常強大的。沒有...
轉給媽媽看 警惕這些泄露個人信息的“溫情陷阱” - 天天要聞

轉給媽媽看 警惕這些泄露個人信息的“溫情陷阱”

在這個充滿溫馨與感恩的母親節,當我們通過網絡為母親送上祝福、挑選禮物時,卻有一些不法分子悄然盯上了這個特殊時刻,利用各種手段竊取個人信息,給母親們的網絡安全帶來威脅。讓我們通過一些真實案例,了解母親節期間可能遭遇的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案例一“貼心” 服務背後的信息黑手李女士在母親節前夕,通過某電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