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接受批評、愛發脾氣、跟自己較勁,根源在這裡!
引導孩子說出情緒,實現高效溝通!
這是防禦性傾聽
生活中,家長一跟孩子說話,孩子就生氣。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叫做“防禦性傾聽”
在溝通的過程中,對方防禦着你,曲解你的意思,從而開啟各種自我保護,最後雙
方溝通未到位,誤解了對方的意思。
防禦類傾聽三種基本表現形式:
1. 自我辯護
2. 攻擊對方
3. 容易迴避
防禦性傾聽的表現
自我辯護——找證據來維護自己的立場
他覺得被攻擊了, 就會急於辯護,而無法准
確了解對方到底想表達什麼,造成交流偏差。
攻擊對方——把對方壓下去, 就沒有威脅了
正是這種攻擊的你來我往, 導致關係破裂,
有時候選擇了軟暴力,不反駁也會可以疏離。
容易迴避——下意識逃避問題
本質上就是迴避話題, 岔開話題,會使雙方產生誤解
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1.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
如果我們不去引導孩子識別情緒,孩子大概率依照本能生氣,進而情緒不穩甚至崩潰。
情緒表達第1步是 “說出來”,發生了什麼事,他有什麼感受,有什麼需求,平靜表達。
2.家長要接納孩子的情緒,一起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表達出來,我們不重視,甚至是反對,對孩子的傷害會更大。
任何情況下, 我們都應該無條件愛孩子,在這個前提下,再安撫孩子情緒,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