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在動物園摔打孔雀:生命教育不容忽視

2023年01月29日19:27:12 育兒 9173

熊孩子在動物園摔打孔雀:生命教育不容忽視 - 天天要聞

□李力(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

1月28日,江蘇無錫一男童闖進動物園孔雀活動區追趕並摔打孔雀,此事引發關注。網傳視頻畫面顯示,一男童突然衝進動物園內的孔雀活動區,抓住一隻孔雀尾部將其舉起,並多次往地上摔打,一旁的遊客嘗試呼喊制止未果。29日,該動物園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工作人員當場已將其制止,並對男童與其家長進行了批評教育。(1月29日《南方都市報》)

在動物園中,孔雀因為光鮮亮麗的尾羽經常吸引人們的目光。動物園選擇免費開放景區,本意是想讓遊客能夠近距離看到動物,感受親近自然。但此次事件中小孩對孔雀的猛扯摔打粗暴行為,令人十分憤怒,傷害了孔雀豈能一走了之?

實際上,發生在動物園裡的拔孔雀羽毛這一行為,只是不文明觀園現象的一個縮影。因為缺乏對動物的愛護之心,一些人在觀看動物園時經常表現出不文明的一面:敲打恐嚇、拔毛掐肉、大喊大叫、隨意投喂……這些惡意行為屢禁不止,也警醒着人們:高質量的生命教育應被提上日程了。

當下,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願意走進動物園去觀看動物、親近自然。但是,在觀看過程中,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真正去保護動物。動物與人類一起造就了現如今生物鏈的豐富多樣性。但我們在觀賞動物時,常常容易忽視動物和人類是同等重要的,在一些人眼中,玻璃裡面的只是“玩物”,不是動物。

於是,我們經常能看到動物園裡有遊客想偷偷伸手去摸動物,無論是兇猛的獅子老虎,還是溫馴的麋鹿孔雀,甚至會有人以摸到了動物為豪。在沒有工作人員的指導和允許下,這樣的行為容易對動物造成傷害,與此同時,動物也有可能因過激反應而反過來傷害人類。我們既然要愛護動物,保護生命,就應該記住觀賞動物時“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同時,此次事件中熊孩子傷害動物行為的背後,反映的是相關家庭教育的缺失,這也說明生命教育更要從小抓起。小孩對孔雀的粗暴行為,折射出了小孩內心的黑暗一面,他無視孔雀的掙扎,只想玩弄蹂躪孔雀,這是對生命的踐踏。而家長對小孩的行為非但沒有及時批評教育,沒有正視對小孩的生命教育,反而是放任不管不顧,在工作人員驅趕後才阻止。若長此以往對孩子肆意縱容,今日受傷的可能是一隻孔雀,等小孩長大後有可能對社會造成其它的危害。“他還小”絕不能成為小孩逃脫責任的借口,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對小孩的溺愛只會成為一把懸樑之劍,終有一天會害了他。

萬物皆有靈,我們應該要對生命敬畏。這次事件足夠讓人警醒,孔雀雖然不是人類,但是也經不起摔打折騰,任何生命都是平等存在的,喜愛動物不能成為傷害的理由,約束我們的行為才能讓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生命,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生命教育實踐的真實體現。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 天天要聞

聽見河西的千年心跳——《燕雲十六聲》原聲樂輯

黃沙漫卷的玉門關外,駝鈴與羌笛穿越千年時空,在《燕雲十六聲》的河西篇章中交織成一曲蕩氣迴腸的江湖長歌。這片連接西域與中原的蒼茫土地,正以聲音為經緯,編織着比刀光劍影更深刻的江湖敘事——河西原聲樂輯已於網易雲音樂全線上線,邀你以耳為舟,共赴一場穿透時空的音律奇旅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園丁般精心培育着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卻不經意間播下了荊棘的種子。生活的模樣,歸根結底,不過是“選擇”二字的映照。你的時間傾注於何處,你的成就便綻放在哪裡。以下這三個地方,若能學會捨得,有舍方有得,花費的時間,才算真正賦予了意義!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