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咬碎體溫針,醫生媽媽讓娃喝牛奶吃韭菜餅丟衣服,卻不上醫院

2022年11月14日23:50:15 育兒 1245

文|菁媽

孩子咬碎體溫針,醫生媽媽讓娃喝牛奶吃韭菜餅丟衣服,卻不上醫院 - 天天要聞

01

2020年10月16日,國家葯監局發布《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通知,通知裡面要求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孩子咬碎體溫針,醫生媽媽讓娃喝牛奶吃韭菜餅丟衣服,卻不上醫院 - 天天要聞

《關於汞的水俁公約 》是因為日本水俁這座城市,在20世紀中期發生過非常嚴重的汞污染事件,也就是著名的日本水俁病事件!當時中毒的人嚴重的出現腦損傷,癱瘓,語無倫次,所以汞中毒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

孩子咬碎體溫針,醫生媽媽讓娃喝牛奶吃韭菜餅丟衣服,卻不上醫院 - 天天要聞

在2013年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辦的“汞條約外交會議”在日本舉辦,通過了《關於汞的水俁公約》,包括中國的87個國家和地區都簽約了公約,在2020年起,禁止生產和進出口含汞產品。

而水銀體溫針和水銀血壓計裡面主要就是水銀產品,也就是汞。

但現在很多家庭還是習慣用水銀體溫針

孩子咬碎體溫針,醫生媽媽讓娃喝牛奶吃韭菜餅丟衣服,卻不上醫院 - 天天要聞

02

三歲的思涵前幾天感冒發燒了,老師要求感冒發燒的孩子不能上幼兒園,所以只好留在家裡面,而且要求媽媽每天上報思涵的體溫。

剛好是還因為發燒,媽媽也是每天給他量體溫。

媽媽在家準備了額溫槍,也有水銀體溫計,但媽媽自己本身就是急診科的醫生,覺得額溫槍不太準確,還是習慣用水銀體溫針給孩子量體溫。

這一天媽媽把水銀體溫計夾在思涵的腋下,然後跟思涵說,媽媽去廁所你不要動啊!

好奇的詩涵在沙發上坐了兩分鐘,發現媽媽還沒有動靜,於是把體溫針拿出來,像媽媽一樣抬高去看,卻發現自己啥也看不到。

於是還把體溫針放到嘴巴裡面去,還用手上下的撥動體溫針,沒想到脆弱的體溫針一下子就碎了!

孩子咬碎體溫針,醫生媽媽讓娃喝牛奶吃韭菜餅丟衣服,卻不上醫院 - 天天要聞

水銀體溫計碎的那一剎那,媽媽剛好也從廁所出來!

看到兒子思涵嘴巴裡面的半截體溫針和手上的半截體溫針,媽媽趕緊說,兒子不要動。

孩子咬碎體溫針,醫生媽媽讓娃喝牛奶吃韭菜餅丟衣服,卻不上醫院 - 天天要聞

接下來媽媽的幾個動作讓人匪夷所思,卻讓醫生度點贊

動作一:找個容器

隨手抄起旁邊的一個廢棄礦泉水瓶,小心翼翼地戴上手套,然後把孩子手上的水銀體溫針,以及嘴巴裡面的半截體溫針輕輕地放到礦泉水瓶裡面,趕緊把瓶蓋蓋上。

【為何這樣做】

孩子剛剛弄破的水銀體溫針裡面還會殘留着水銀,所以媽媽把體溫針連同水銀一起放到礦泉水瓶裡面蓋起來,就是防止裡面的水銀蒸發出來污染空氣。

孩子咬碎體溫針,醫生媽媽讓娃喝牛奶吃韭菜餅丟衣服,卻不上醫院 - 天天要聞

動作二:剪破孩子的衣服給孩子洗澡,開窗通風

思涵媽媽用剪刀剪掉孩子身上的衣服褲子,然後裝到袋子裡面,把自己的手套也脫下來扔在裝衣服的袋子里,同時把家裡面的門窗打開。

把孩子抱到洗手間,打開洗手間的窗戶和抽風機,要奶奶給他洗澡,還把沙發上的坐墊也拿起來扔到袋子里。

【為何這樣做】

孩子打破水銀體溫針,衣服上可能會沾染水銀,所以媽媽沒有用脫的,是為了防止脫衣服的時候,水銀被抖落污染空氣,而是輕輕的把衣服剪壞,連同媽媽剛才戴的手套以及孩子坐的沙發墊子一起丟了。

給孩子洗澡的時候,打開窗戶和吹風機,就擔心孩子身上還有水銀,開窗通風是避免水銀污染空氣的好辦法,同時是把孩子身上的水銀也清理乾淨。

孩子咬碎體溫針,醫生媽媽讓娃喝牛奶吃韭菜餅丟衣服,卻不上醫院 - 天天要聞

動作三:查看孩子口腔

打開手電筒查看孩子的口腔,發現孩子的口腔沒有破損,這才長吁了一口氣。

【為何這樣做】

汞有三種形式,一種是水銀,一種是離子汞,另外一種是有機汞。

水銀體溫針裡面的水銀是屬於非結合形式,它是屬於鈍性金屬,不容易變為遊離形式,也不容易吸收。

之前日本水俁病是因為排出來的是有機汞。

水銀體溫針裡面的水銀,如果只在消化道的話是沒有辦法被吸收的,除非在口腔或者是胃腸裡面有破損,通過血液可能會被吸收,引發中毒反應。

所以媽媽會用電筒來看一下孩子弄破水銀體溫針的口腔裡面有沒有傷口,如果沒有傷口就不用太擔心。

孩子咬碎體溫針,醫生媽媽讓娃喝牛奶吃韭菜餅丟衣服,卻不上醫院 - 天天要聞

動作四:趕緊讓孩子喝牛奶

牛奶,豆漿或者是雞蛋的蛋清裡面有大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會跟水銀裡面的汞結合,這樣可以很好地保護消化道

動作五:讓孩子吃韭菜雞蛋餅

樓下早餐檔裡面就有韭菜雞蛋餅麥,媽媽趕緊到樓下買了5個,讓孩子今天其他的食物都不用吃了,就專門吃韭菜雞蛋餅。

因為韭菜是一種粗纖維的食物,進入孩子的腸道會促進腸道的蠕動,可以儘快把腸道裡面的水銀排出來。

孩子咬碎體溫針,醫生媽媽讓娃喝牛奶吃韭菜餅丟衣服,卻不上醫院 - 天天要聞

動作六:把衣服和礦泉水瓶處理

衣服和礦泉水瓶都可能含有水銀,媽媽就專門拿到了有毒有害物品回收站去丟了。

思涵媽媽是一個急診科的醫生,她知道去醫院也是做X光,照照孩子肚子裡面有沒有水銀,有水銀也只是讓孩子多吃高蛋白和高纖維的食物,所以去醫院和在家處理的方式是一樣的。

所以媽媽了解一些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也能避免急匆匆地去醫院,反而浪費了處理的時間。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加速戰略布局!伊利金領冠全球新品香港發布,開啟嬰幼兒營養全球化新征程 - 天天要聞

加速戰略布局!伊利金領冠全球新品香港發布,開啟嬰幼兒營養全球化新征程

5月20日,伊利集團在香港舉辦全球新品發布會,推出金領冠珍護鉑金、金領冠托菲兒敏益、金領冠托菲兒敏初三款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品。發布會現場,伊利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第一品牌“金領冠”與香港最大的健康零售連鎖品牌萬寧達成戰略合作,將全面進入香港200餘家萬寧門店及線上銷售,正式登陸香港市場,標誌着伊利嬰幼兒營養品...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象 - 天天要聞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象

年少不懂事,老來才知其中味。歲月沉澱,我們能看清世事;人生有波折,我們更懂親情;閱歷多了,我們才體會到父母引導的意義。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適度引導,是我們人生路上最寶貴的東西,能讓我們在歲月長河裡穩穩地走。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
父母成了“兒童經紀人”?“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頻出 - 天天要聞

父母成了“兒童經紀人”?“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頻出

原標題:“曬”娃變“啃”娃?“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調查哭鬧打架、暴飲暴食、測評成年人化妝品、模仿奇怪行為……半月談記者發現,多個社交平台上的親子賬號雖流量火爆、吸粉眾多,但其發布的短視頻引發爭議。一些“親子流量”賬號已從記錄孩子成長異化為製造營銷“商機”。用小孩哭鬧打架來“吸睛”?“試一款不脫妝的...
兒子一句“吃了葯喝啤酒”,媽媽一直記心裡救了他一命 - 天天要聞

兒子一句“吃了葯喝啤酒”,媽媽一直記心裡救了他一命

人們常說的“頭孢配酒,說走就走”不可輕視。近日,重慶市渝北區公安、消防、衛生部門聯合,成功將一名酒後服用感冒藥陷入昏迷的年輕男子從死亡線上拉回。“我聯繫不上兒子了,他現在有可能很危險!”5月14日,渝北公安悅來派出所接到一位母親的求助。原來,市民代女士與獨居的兒子劉某失聯已近10小時,沒有兒子的消息,心...
《是女兒是媽媽》:李嘉格的“婆媽”困局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李嘉格的“婆媽”困局

看《是女兒是媽媽》,還蠻心疼李嘉格的。 我都有點擔心她的精神狀態了,長期處於如此複雜難解的情感關係中,自己暴飲暴食很容易情緒崩潰,也會影響到她自己的身體,嚴重的精神內耗,更會危及到她自己跟....
湘潭“三網聯動”築牢母嬰安全生命線 - 天天要聞

湘潭“三網聯動”築牢母嬰安全生命線

視頻監控截圖。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楊莉莎 通訊員 蘇艷敏 湘潭報道“醫生,醫生!我老婆要生了!”5月4日11時44分,湘潭市婦幼保健院綠色通道傳來急促呼喊,孕38周+2天的尹女士被丈夫攙扶着踉蹌入院。當轉運床剛抵達婦產科急診室,新生兒的小腦袋已完全娩出。“就地接生!”醫護人員瞬間啟動“快進模式”,消毒鋪巾、托舉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