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有些老人年輕時堅信養兒能防老,所以不管有錢沒錢,都會儘可能地多生孩子,在他們看來,多子就能多福。特別是在農村,兄弟姐妹多的話,連說話都會有更有底氣,根本不怕被人欺負。
但是有些老人,不在乎子女的多少,只在乎能不能把子女教育好。
儘管他們只有一個獨生的子女,依舊覺得自己不比別人差多少。他們可以將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付諸在這一個子女身上,只求他們能有大的成就,日子過得順遂且安生。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多子女家庭和獨生子女家庭,到底有什麼區別?
我們村裡的一位老人說了大實話,值得我們思考。
一:教育不好,子女越多矛盾越多,晚年反而越沒有保障
老人已經八十多歲了,他一共育有七個子女,如今全都步入中年。他們之中,有人混得很好,有的混得很一般,所以平常很少往來。
對於自己這個老父親,也算不上盡心。
除了逢年過節時會回來,平常很少關心自己。有心的,最多打點錢回來,沒心的,就當這個父親不存在了。
但是有一年,他們聽說老家要建高鐵站,老屋有可能被拆遷,忽然對他熱情了起來,回來看望他時還帶了很多營養品。這一舉動,反而讓老人更傷心。
原來他們竟會如此現實,在利益面前,毫無遮攔。
老人時常感慨:
“生兒育女,到底有什麼用?年輕時我以為多子就能多福,如今老了才發現,教育不好,矛盾重重,兄弟姐妹之間根本不知道親,也不知道何為孝心。這反而是一種不幸。”
細想的確如此,一個家庭是否和睦,跟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圍密不可分。如果教育不好,孩子再多,晚年也未必會有保障。
二:教育好了,哪怕只有一個獨生子女,日子也能過得分外舒心
我們村裡還有一個老人,跟他的情況截然相反。
他只有一個獨生的兒子,從六十多歲起,就被兒子接到城裡生活了,平常幫忙帶帶孫子,或者出去旅旅遊,日子過得非常愜意,而他自然也成了眾人羨慕的對象。
他的家庭很和諧,兒子和兒媳的事業也很順利,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能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和幫襯,鮮少發生矛盾。
所以你要問,多子女家庭跟獨生子女家庭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無非就是家風的區別,家風好,子女越多反而過得越好,畢竟眾人拾柴火焰高;家風不好,不管子女是多是少,日子都會過得雞飛狗跳。
三:好的家風,正確的教育,才是一個家庭是否和睦的關鍵
只有一個子女的老人跟多子女的老人,誰老了更有保障?其實這兩者之間,根本不具備可比性。
有些人子女很多,老了以後卻得不到善待,這些子女甚至還會因為爭奪財產大打出手,反目成仇;而有些人只有一個獨生子女,卻被照顧得很好。年輕時撫養孩子沒那麼大壓力,老了能把日子過得很舒心,這樣的人生反倒令人羨慕。
當然了,萬事不絕對。
有些家庭兄弟姐妹很團結,對父母很孝順,父母老了以後,但凡遇到了什麼事,兄弟姐妹都能商量着一起解決,這遠比獨生子女家庭更有優勢。
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你有多少子女,而在於你如何教育。教育好了,老了自然會享福;教育不好,不管子女多少,日子都會過得很難。
說到底,好的家風和正確的教育,才是一個家庭是否和睦的關鍵。
只有你懂得好好教育,讓子女建立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三觀,才能在晚年時得到善待,從而過得更好,更有福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