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芊和
當孩子說:“媽媽,放假了我想看動畫片。”
你會怎麼回答?
孩子愛看動畫片是天性,與其禁止不如幫孩子挑選優質內容。
美好的畫面、生動的故事,能豐富孩子精神世界,滋養孩子純凈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助力孩子的成長。
好的教育不是枯燥的說教和嚴厲的管控,而是讓孩子在娛樂中受到教育,在快樂中有所收穫。
下面這8部經典動畫電影,不僅好看,還蘊含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在這個假期,陪孩子一起品味經典,共度美好親子時光吧!
01《獅子王》
給孩子最生動的挫折教育,讓孩子勇敢承擔責任,不怕面對困難
豆瓣評分:9.1 ,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
片長:89分鐘
適合年齡:4歲+
關鍵詞:困境 責任 勇敢 愛 陪伴
小獅子辛巴是“榮耀之地”國王木法沙的兒子,
深受父母疼愛的它在父親庇護下無憂無慮地成長。
然而,辛巴的叔叔刀疤因為覬覦國王寶座,設計害死了木法沙,
還讓辛巴以為是自己誤入土狼的包圍圈導致父親意外身亡。
前一晚還在循循善誘,答應要陪伴辛巴一輩子的父親,
轉眼就一動不動地躺在塵土中,甚至連一句遺言都沒有。
辛巴在內疚絕望之時被刀疤逼迫得遠走他鄉,
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狐獴丁滿和疣豬彭彭,
這兩位小夥伴在辛巴最失意和困難時,伴隨他一起成長,教會它生存技能。
在朋友的陪伴下,辛巴不僅經歷了最光榮的時刻,也經歷了最艱難的挑戰。歷經生、死、愛、責任的考驗,最終登上了森林之王的寶座。
這部經典老動畫是幾代人的童年回憶,小獅子辛巴從一個懵懂無知、不願承擔責任的頑童,成長為勇敢堅強、無私無畏的獅王,
它的故事會讓孩子明白:“生命中的痛苦會讓人成長,經歷過挫折,我們才能足夠堅強。”
就像電影中老狒狒拉飛奇對辛巴的那句告誡,我們也要告訴孩子:“要學會從痛苦中汲取教訓。”
無論遇到什麼困境,即使跌落谷底,也要學會平和對待,默默蓄力,終有絕地反擊,夢想成真的那一天。
02《頭腦特工隊》
給孩子最有用的情緒教育,讓孩子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
獲得第88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
片長:95分鐘
適合年齡:5歲+
關鍵詞:心理學科普 情緒 親情 成長
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如何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孩子認知情緒、管理情緒,我想沒什麼比皮克斯的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更適合帶孩子去觀看了。
天真快樂的小女孩兒萊莉,在父母的呵護下享受着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一起長大的朋友,溫馨陪伴的家人,還有她最愛的曲棍球運動,在她的頭腦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美好的回憶。
而這一切的創造者,是她大腦中的5個頭腦特工隊隊員:樂樂、憂憂、怕怕、厭厭和怒怒。
他們代表着人類不同的情緒,控制着萊莉的喜怒哀樂,塑造着萊莉的性格,
但爸爸的工作調動打破了一切,萊莉不得不告別自己最好的小夥伴,離開充滿回憶的老房子。
陌生的環境、逐漸失落的友情讓萊莉無所適從,
她的負面情緒逐漸累積,內心美好的世界漸次崩塌。
成長總是伴隨着失去,是用徹底忘記來告別,還是在廢墟上重建新城?
關鍵時刻,頭腦特工隊歷盡千難萬險重建大腦總部,萊莉不再壓抑自己的悲傷和難過,在父母面前釋放情緒,最終重回快樂。
這部電影用無與倫比的創意,給我們進行了一場心理學科普。
它會讓孩子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自我,特別是生命中的那些“負面情緒”的重要作用:
悲傷讓我們停下來思考,變得深刻;
恐懼使我們未雨綢繆,保證安全;
憤怒為我們划出底線,不被侵犯;
厭惡阻止我們跟風從眾,活出自我。
影片的最後,萊利的故事結束了,然而孩子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從單純走向複雜,從孩童變成大人,
童年的消逝宣告着,記憶從此不再毫無雜質,交織的情緒讓回憶開始五味雜陳。
然而這正是人生。
03《尋夢環遊記》
給孩子最好的“死亡”教育,用最詩意的方式讓孩子看待死亡
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
片長:105分鐘
適合年齡:6歲+
關鍵詞:死亡 夢想 親情 關愛 奇幻
這部電影被譽為皮克斯動畫的巔峰之作,以回憶與遺忘的情感核心,講述了一個關於親情、死亡和愛的故事。
每個人都會經歷三次死亡,呼吸停止時,是生物學上的死亡;
舉行葬禮時,是社會學上的死亡;
當他被這世界上最後一個人忘記時,才是真正永遠的死亡。
這就是《尋夢環遊記》中關於死亡最催淚的設定——終極死亡。
故事的靈感來源於於墨西哥亡靈節,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一心想要成為音樂家,卻遭到了整個家族的強烈反對。
一場意外中,米格穿越到了亡靈國度。
在這裡,供奉的遺像是牽引家人回家的通道,
駐留的記憶是保持亡靈存續的神力,熱鬧的音樂是喚醒思念啟封的藥引,原來只要有愛,死亡的世界也可以變得如此五彩斑斕。
但是,米格必須在太陽升起之前得到一位親人的祝福,否則將會永遠留在這個世界。
在尋找親人的途中,他邂逅了落魄樂手埃克托,兩人在亡靈世界開始了一場冒險之旅。
《尋夢環遊記》用驚艷的特效,一改傳統認知中黑白的死亡基調。
瑰麗的燈火萬家,搖曳的燭光千盞,讓我們在亡靈的世界中體驗一場絢麗的視覺盛宴。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會讓孩子明白,死亡最可怕的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被所愛之人遺忘。
當米格對着快老成一尊雕塑的太奶奶唱起那首《RememberMe》,曾經的小女孩終於被喚醒了記憶,那首父親為自己寫的歌,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即使沒有人能夠戰勝死亡,但愛會讓生命成為永恆。
04《飛屋環遊記》
給孩子最美好的情感教育,讓孩子明白愛的意義
獲得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
片長:96分鐘
適合年齡:6歲+
關鍵詞:夢想 愛情 孤獨 失去 陪伴 釋懷
在人的一生中,孤獨是永恆的主題,那些我們用心愛過的人,那些曾經擁有的美好終將逝去。
在孩子的成長中,如何教他們面對失去?
我們可以帶孩子看看這部《飛屋環遊記》。
影片的開頭,短短十幾分鐘的無聲畫面,講述了一對夫妻從激情追夢的年幼時代,到溫馨相伴的半生光陰。
卡爾和愛麗共同的夢想,是去南美洲失落的“天堂瀑布”探險。
兩人一起長大結婚相伴到老,
可生活中各種突如其來的意外,卻讓為探險而存下來的錢一次次用完,
時間改變了一切,兩個人由黑髮變成白髮,
探險的夢想沒變,可愛麗卻去世了。
原本不善言辭的卡爾變得性格怪癖,因為房屋拆遷,他成了遠近聞名的釘子戶。
為了完成妻子的畢生心愿,卡爾決定帶着滿是回憶的老房子去實現曾經的探險夢,色彩斑斕的氣球帶着老屋子平地而起飛向空中。
途中,卡爾的飛屋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小男孩羅素。
兩人一起開始了一場險刺激的探險之旅。
故事的結局,為了打敗壞人,卡爾拚命守護的老房子飛走了,
可它正好降落在了仙境瀑布旁。
卡爾不僅實現了老伴愛麗的遺願,也走出了自己用回憶禁錮的心靈牢籠。
當卡爾翻開愛麗的日記才發現,原來在愛麗心裡最美好的事不是去冒險,而是和他相依相偎的那些日子。
雖然他們擱置了環遊世界的冒險,但彼此廝守已讓人生足夠圓滿。
看完電影,或許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生活永遠不該失去的是愛與希望。
不論結局如何,只要我們曾經愛過就夠了,因為關於愛和陪伴的回憶永遠不會褪色。
05《心靈奇旅》
給孩子最有意義的夢想教育,讓孩子更加了解活着的意義
獲得第93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2021)
片長:101分鐘
適合年齡:6歲+
關鍵詞:人生目標 價值 意義 平凡
人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
這可能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思考的問題。
我們給孩子講了太多的夢想、目標和意義,這一次讓我們給孩子一場關於平凡的教育。
故事的主人公喬伊是一個中學音樂老師,他有一個爵士樂的夢想。
在屢次面試失敗後,他終於得到了一個夢寐以求的演出offer,卻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掉入了下水道。
在實現夢想的半路死去,喬伊的靈魂當然不甘心。
在所有靈魂投胎之前存在的空間——生之來處,
一心想回到地球,實現夢想的喬伊,遇到了孤僻而厭世的靈魂“22”。
遲遲找不到投生“火花”的22,已經在生之來處遊盪了幾千年。
一次陰差陽錯的經歷,22進入了喬伊的身體,兩人重返地球,開始了一段奇妙有趣的生命之旅,並開始重構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這部影片用最直接形象的方式拉開了生活哲學命題,把經歷了豐富的人生才能捕捉到的細節,完美幻化在作品裡。
看完電影你會明白,枝頭掉落的樹葉,街頭鼓起的排風,
地鐵里忙碌人群中的歌聲,角落裡飢腸轆轆時的披薩,這些再平凡不過的東西,才是我們生活中最真實的美好。
宇宙太大,地球太小;夢想太重,生命太輕。
每天有無數個靈魂經歷錘鍊,奮力沖向地球;也有無數靈魂被生活壓垮,迷失進漠漠荒野。
如何活出人生的精彩,找到生命的意義?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當你愛上生活的一刻,就找到了激活生命的火花,當你跑在追夢的途中,就擁有了最充實的人生。
06《機器人總動員》
給孩子最有趣的環保教育,讓孩子敬畏自然,健康生活
豆瓣評分:9.3 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
適合年齡:6歲+
關鍵詞:科幻 環保 愛情
片長: 98分鐘
公元2805年,人類科技高度發達,整個地球卻因為被垃圾覆蓋,早已不再適合生命生存,
人類不得不乘飛船離開故鄉,在宇宙漂泊,等待地球恢復生機….
臨行前,人類留下了名為WALL-E (地球垃圾分裝員)的機器人清理地球垃圾。
天長日久,WALL-E接連損壞報廢,只剩下最後一個還在進行着永無休止的工作。
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它開始擁有了自己的意識,它像人類一樣生活,擁有人類的情感,它有點收集癖,喜歡看電影,還有一隻蟑螂朋友作伴。
直到有一天,一艘來自宇宙的飛船帶來了一個名叫EVE的機器人,
打破了它一成不變的生活……
一段發生在機器人之間無言的愛情就此展開。
與此同時,人類命運也因為WALL-E意外收集的一顆植物種子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終,人類歷盡艱難險阻重返地球,
兩個機器人也終成眷屬….
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人類的未來會如何發展?
是我們應該引導孩子思考的問題。
影片用對人類命運的無限憂思和美好期待的警示箴言,告訴孩子敬畏自然、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其中對現代人不良生活習慣的反思,也讓孩子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明白運動對生命的積極意義。
更重要的是,這部影片會讓孩子懂得,科技不一定會讓世界更美好,但愛一定會。
07《青春變形記》
給孩子最好的青春期教育
片長:100分鐘
適合年齡:6歲+
關鍵詞:成長 煩惱青春期 母愛 親情
利落的刀工,
嫻熟的顛勺,
精準的用量……
這不是什麼“舌尖上的中國”,而是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青春變形記》。
這部由皮克斯首位華裔女導演執導的外國動畫片,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元素:唐人街的紅色燈籠、祠堂的青瓦粉牆、媽媽的翡翠色旗袍。
13歲的華裔女孩“美美”生活在一個充滿中國文化的家庭,電影精準地捕捉到了中式母女之間那種有毒又有愛的羈絆。
媽媽對女兒高標準嚴要求,百分百“為你好”,干涉女兒的社交友情,
隨時隨地站在女兒身後,關注着孩子的一切。
但媽媽令人窒息的愛撞上了女兒敏感的青春期,她意外發現了情竇初開的美美藏在日記本里的秘密,
由此開始了一場叛逆女孩與完美老媽的戰爭。
影片中最別出心裁的設定,是用一隻紅色小熊貓,來隱喻少年的青春期。
13歲的美美只要情緒一激動,就會變身成紅色小熊貓。
導演石之予說:每個人的青春期,都會覺得自己變成了一隻情緒化的、荷爾蒙分泌旺盛的野獸。
在成長的陣痛中,原本乖巧的美美一時無法在“聽媽媽的話”和“追隨自我”間找到平衡。
是把心中“任性的野獸”封印起來,還是勇敢的成為“真正的自己”?
影片最後,美美做出了遵從內心的選擇,
而媽媽也在經歷了一系列事件後最終釋懷,選擇了理解美美。
如果你有女兒,一定要帶她去看這部電影,如果你的女兒正值青春期,一定要和她一起看這部電影。
從少年走向成人,每個孩子都是曾經的我們,他們也將長成未來的你,孩子的青春期,又何嘗不是父母的治癒期!
08《老人與海》
給孩子最生動的挫折教育
豆瓣評分:8.9 獲得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
適合年齡:5歲+
關鍵詞:困境 堅持
片長: 20分鐘
經驗豐富的老漁夫聖地亞哥已經整整84天沒有捕到魚了。
一日,他與忘年交小男孩馬洛林相約出海,
沒想到卻很快釣到了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
可大魚卻將魚鉤吞進腹中,拖着漁船在海里無目標地游弋。
老人搏鬥了兩天兩夜,終於殺死了那條筋疲力盡的大魚,沒想到卻在返航途中引來了鯊魚圍攻。
老人拚死要保住那極不尋常、又來之不易的收穫,但大魚最終還是被鯊魚吃光了,他只帶回一副巨大的魚骨架。
這部改編自海明威經典名著《老人與海》的動畫短片,是在玻璃上繪製完成的。
儘管它的清晰度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不夠完美,但它獨特的油畫渲染特效卻和原著的意境非常匹配。
或許我們已經對故事的情節耳熟能詳,但是跟隨影片精美的畫面,我們可以讓孩子再一次感受到老人身上讓人感動的品質:
泰然自若地接受失敗,沉着勇敢地面對死亡。
童年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美好的時光,但成長的道路卻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
每一個孩子在人生中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困境、挫折和失敗,但是,看完這部動畫片,我們要告訴孩子: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
只要擁有永不服輸的鬥士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度,即使失敗了也是英雄。
寫在最後:
好的教育不是枯燥的說教和嚴厲的管控,而是讓孩子在娛樂中受到教育,在快樂中有所收穫。
美好的畫面、生動的故事,在無形中影響着孩子的行為,塑造着孩子的品格,讓孩子感受到愛與被愛的力量。
比起教孩子學業優秀、事業成功,我們更應該教會孩子的是如何去愛,因為只有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收穫心靈的平靜和幸福。
作者:芊和,熱情的生活家,冷靜的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