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的一段話,把欺負孩子的學生挑明,有沒有用武力威脅。引來網友的一陣羨慕,這高情商的父親,太絕了!
相比之下的自己,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時刻,孩子之間,長輩之間,同行之間,只要涉及關於自身的正面衝突時,自己的腦筋像短路了一樣,所有的反應都留在了事後的一天!
暑假期間,孩子與同學之間的校外接觸多了起來,有時玩到夜間八九點,打球,追趕,這個過程中總會有小摩擦出現,打鬧中不甚抓破對方的胳膊,對方將自己的車子撞到,追趕時不小心摔一下……
當我面對這些時,我不知道如何處理,特別是對方是不說理的情況,我要麼不管,讓他自己解決,要麼事後讓孩子遠離對方!
漸漸地我發現自己處於這樣的一個誤入里,我的身體本能不會對此類事情做出反應。
如同《無聲的語言》裡面的一段描述:隱形情緒反應的餘地遠遠少於人們的預期。重要的是偏離規範的情緒性反應的習得過程是通過隱形的途徑,是有局限的,因為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還有其他反應方式。
從小受到的教育是謙讓,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忍耐,是承受,是當接受批評時默默地反思自己,於是我忘記了除了思考以外的反應。
有時我很羨慕能夠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尷尬的父母,羨慕自身很強大的父母為孩子能夠撐起一片天,羨慕愛交朋友的父母,沒曾想,其實我的羨慕也是止步於想象。
而我在這種隱形情感因素的塑造下,似乎越來越接近我的模仿對象———自己的父母,而我又成為了自己孩子的模仿對象,唯一不同的是,現在的我在不斷意識到自己的局限,自己的困惑!
我們對父母,對子女就像一根無形的繩索,越想擺脫,卻越來越相似,慶幸的是,父母給了我們更多新的認識的機會,而我們也在無形中改變着,進步着,磨合著!如同劉小東的畫作《脆弱小繩》。
畫中父輩與子輩之間生命的延續在那根從畫面上方垂下的纖細紅繩中加以暗示,像是分布於身體各處的血管,寓意出一種天然的、不可阻隔的血脈傳承。
這傳承有優勢也有劣勢,有刻意為之,也有隱形的影響,它不會消失,而是在不斷摸索,不斷前進。也許不必過多擔憂這中間隱匿的不足,將它接納,而不是膽怯它的擴大發酵,接納之後去化解和切除,就像面對疾病一樣,中醫的內外調理加上必要的手術輔助。
- 讓自己的內心不要過多的擔憂焦慮!小的摩擦比較常見,家長的擔憂會增加孩子的緊張感!
2.了解事情雙方或多方的原因,有時候總認為對方的過錯,可能自己的孩子也會有不足之處,獎罰分明!
3.樹立父母自己的威信,你的態度同樣會給孩子以及他的同學朋友以直觀感受,如果父母就是膽小怯懦的人,那自己的孩子也會容易受到別人的另眼相待!
4.多鼓勵孩子交朋友,同時父母自己也要多走出一部,成為孩子無形的榜樣!
5.積極樂觀的心態,勇敢的處事風格,讓自己幽默自信一些,給孩子正面顯形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