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欺負,父母該不該護犢子

2022年07月15日14:43:30 育兒 1391


孩子遭欺負,父母該不該護犢子 - 天天要聞

昨天,文友講了一個童年的故事。

小時候,自己個子小,常被其他同學欺負。

媽媽不會罵人,她也沒有學會罵人。就是把相同的話反擊回去,她都羞於說出口,只好默默地忍受。

她回家和爸爸訴說,可爸爸並沒有做出任何反饋。

於是,她覺得自己不被看見,不被父母所愛。一直都陷入在缺愛的漩渦。

她說:“孩子無小事,遭到欺凌,老師都很重視。但是家長通常對這件事情不夠重視。”

你要知道孩子說出來的事,對他來說肯定就是大事。

孩子打不過欺負者,她求助又得不到父母的回應。於是,她就開始自我攻擊。


孩子遭欺負,父母該不該護犢子 - 天天要聞

孩子被欺負時,家長一定要看得見孩子的委屈,並且爸爸媽媽要無條件支持孩子。

我深以為然,這樣的遭遇我也是有的。

小學三年級,我和同院子的女同學玩耍,相互扔對方沙子,你來我往,好不愜意。可最後一局她輸了,她哭着跑回家。

我走在後來,慢悠悠地晃到屋前,就聽到她爸爸指名道姓的對爸爸喊:“你女兒用沙子扔我家孩子,你得管管她。”

那時,我家門前有一口池塘,爸爸正在打水,我聽到他說:“好,我待會回家修理她。”

害怕鋪天蓋地地湧來,我拉聳着腦袋,垂頭喪氣地進了家門。


孩子遭欺負,父母該不該護犢子 - 天天要聞

我很懼怕爸爸,平常就經常挨打,心想今天肯定又少不了一頓揍。

我吃飯的時候,爸爸回來了。看到他,我手一哆嗦,“哐當”,碗里的飯散了一桌子。爸爸掃了一眼,並未言語,他端起碗默默地吃飯。

頓時,漫天的委屈,給了我勇氣。我眼淚吧啦吧地流,邊哭,邊訴:“我沒欺負她。是她先丟我沙子,我才還擊。”

爸爸聽了我的話,還是未言語。或許是我的哭訴,讓爸爸免了我的責罵和挨打。


孩子遭欺負,父母該不該護犢子 - 天天要聞

可當時恐恐懼及爸爸的沉默,在我心裡留下很深的陰影。自此我害怕衝突,只要衝突就會惴惴不安。

每當聽到孩子說:“哼,我要告訴我爸爸。”我心裡頓生羨慕,孩子受到委屈時,他第一反應是最真實的。

孩子心裡,爸爸媽媽就是自己的守護神。當自己遭到欺負時,他能想到的人就是父母。

孩子遭欺負,父母該怎麼辦呢?《喚醒孩子的內驅力》的作者梅拾櫻一家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地示範遇。

女兒錢小雅從幼兒園回來,她說:“叉叉打我了,我好好玩我的玩具,他上來就拿我的,我不給,他就推我。”

梅拾櫻馬上安撫女兒:“沒事的,閨女。他要是再推你,你告訴我,我告訴他媽,再告訴他奶奶,然後再告訴你們張老師,必須教訓這個小小子一頓。”

錢爸爸可不同意,他說:“過來,閨女,我跟你說哈,誰都不能打你,這事不能有第二次。誰再敢打你,你必須給我打回去,狠狠地打!”

這還不算完,他還親自人體示範,教女兒怎麼還擊,讓女兒練習。


孩子遭欺負,父母該不該護犢子 - 天天要聞

有這樣的爸爸媽媽,孩子的安全感肯定是足足的。隔着屏幕,我都被這樣的爸爸媽媽感動。

孩子遭欺負,父母看到了,並積極反饋。孩子所有的委屈和負面情緒就會隨之而去。

其實那一架,孩子並不需要爭個輸贏。她即使沒打過,身體上的傷也往往好治癒。因為她體會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濃厚的愛。

有愛的孩子,走在哪裡,都是信心滿滿,底氣十足。願天下父母都能看見孩子。孩子眼中無小事,當孩子遇到欺負,你的反饋,就是她歸宿。


孩子遭欺負,父母該不該護犢子 - 天天要聞

“護犢子”容易被人視為貶義,但是你的護犢子之心,只要不偏離道德和法律法規,都是最美好的愛,它會滋生孩子一生的力量,激勵着他勇敢前行。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着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聞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一場漫長的旅行,有相聚的歡喜,也有離別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別,大到生死的訣別,我們口中常說的“永遠相伴”,在無情的時光面前,也不過短短百年。當親人突然離世,為何有些人不會痛哭流涕?其實,沒有眼淚,並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淚的人,大多是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 天天要聞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近日,吳艷妮媽媽熊艷的一段訪談,引髮網友熱議。訪談中媽媽表示:吳艷妮就像是榴蓮,人們對她的看法兩極分化,從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別人喜歡的能力。熊艷在訪談中回憶,女兒吳艷妮剛去北京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被孤立,整個競技體校的女孩都不愛跟她玩,吃飯洗澡訓練都沒人陪,她就特別鬱悶。哭着給自己打電話。熊艷開導她...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 天天要聞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第一篇叫《媽媽》。孩子說:“除了媽媽,你在所有人那裡都占內存,只有媽媽,連老師發群里的照片都捨不得刪掉。”“占內存”——這屬於像素時代的詞,被孩子拿來度量愛的深淺。我們精心清理緩存、追逐流暢,媽媽卻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 天天要聞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文|吳鉤隨筆很多家長會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把孩子當提線木偶,事事包辦;一個是“過早放手”,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可事實是——教育的真正目標,是讓孩子有主見、有方向、有判斷力,但不是讓他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獨自面對人生風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近日,鉛中毒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作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屬元素,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最應關注的有毒化學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鉛?鉛中毒距離我們有多遠?如何防範潛在的鉛暴露風險?潮新聞記者採訪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吳秀靜。“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較高鉛含量,長期食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