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父母的兩難處境,您有過嗎?

2022年06月30日21:45:19 育兒 1626

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社會裡,我們不能控制和命令別人。平等,就是每個人都有為自己做決定的權利。這使得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父母也失去了對孩子的統治權。我們經常不知道該拿孩子怎麼辦。孩子們不分時間地點,常常做出讓大人頭疼甚至討厭的事來。比如去遊樂園,本來是全家都開心的事情,但事實上大部分時候,家人們很難玩得愉快。

現代父母的兩難處境,您有過嗎? - 天天要聞

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場景:疲倦又亢奮的孩子們叫喊着“還要”“再來”,煩躁的家長生氣地說:“不能再玩了!”可是很快又因孩子的尖叫哭鬧而妥協。爸爸們煩惱又無奈地掏出錢包,花掉他們原本沒打算花的錢。在這樣的公共場合,打孩子屁股也屢見不鮮。最後常常以媽媽們拖着掙扎反抗的孩子們回家這樣的情形收場。回到家,家長們還會抱怨:“早知道不該帶你出去玩!”

孩子們在餐廳里的表現也常常讓人抓狂。他們在椅子上坐不住,動個不停,或者不顧旁人大聲喧嘩,在餐廳里跑來跑去。還有很多孩子非要哄着勸着餵食,才肯吃飯。在超市,孩子們經常玩旋轉門和護欄,在過道上亂跑,要買這個要買那個,得不到時就發脾氣,或大哭大鬧。

在類似的公共場合,我們經常看到行為不良的孩子在生氣、發脾氣、尖叫,而一旁的家長疲憊不已,束手無策,氣憤暴躁。而在家裡,很多孩子表現得不配合,不願意承擔做家務的責任。他們常常大聲吵鬧,不管不顧,不守規矩,沒有禮貌。他們的行為經常顯得對家長和其他長輩不夠尊重。他們一再跟家長對抗,而家長卻無計可施。

不聽話的孩子讓我們不知如何是好。我們試着用各種方式安撫他們,比如乞求、命令、哄騙、處罰以及賄賂,目的只是想讓孩子們守規矩。一位奶奶沮喪地說:“現在的孩子真不聽話!”孩子們無禮、違抗的行為普遍到家長們都習以為常了:“小孩子就是這樣的。”

學校里,許多孩子不願意承擔學習的責任。老師們要求父母親操心孩子的作業,卻又無法告訴家長們怎麼做才不用打屁股或說教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完成作業。

現代父母的兩難處境,您有過嗎? - 天天要聞

還有“問題孩子”,關於這個話題的新聞報道越來越多,這類孩子的犯罪年齡也越來越小。法庭要求家長們不要讓孩子晚上在外遊盪,卻沒有指導具體怎麼做。全美範圍內,關於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報告也越來越多,可沒有人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越來越多的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感覺到沮喪和煩躁。家長們都希望培養出快樂和自律的孩子。而事實上,孩子們卻常常感到不滿、無聊、低落,並表現出傲慢或者以自我為中心。兒科醫生和精神科醫生的研究表明,精神嚴重失常孩子的數量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然而很少有人真正意識到家長教育的重要性。家長們好像喪失了教育孩子的能力,而老一輩家長似乎不用人教他們怎麼養孩子。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過去有一套社會公認的教養孩子的規範體系,每個家長只要遵循社會標準就可以了。到了當代,我們確實需要發展 大規模的家長教育,為什麼會這樣呢?

很多人說,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成人缺乏安全感,情緒不穩定,思想不成熟,不是孩子的好榜樣;社會缺乏道德規範或健康的價值觀,或者沒有宗教信仰。確實,現在的道德觀念發生了改變,但當代社會中,人們對危害社會的事件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說明現在的社會道德標準不但沒有下降,反而遠超以前。

而說到安全感,每個時期都有讓人感到不安或壓抑的事件,不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濟恐慌,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或是原子彈爆炸、氫彈爆炸等。我們還聽到許多人說“現在的年輕父母和孩子都不夠成熟”。成熟,是個含混的詞,通常指的是“不幼稚”。用“不成熟”形容一個人時,也就暗示着“幼稚、孩子氣”是缺陷。

藉著“有禮貌”和“適應社會”之名,我們似乎更願意讓人們顯得世故,而不是流露真實感受。實際上,“成熟”指的是心智得到完全成長,潛力得到充分發展。只有少數人能認知體會這種快樂。完美的成熟,需要用一生來完成。怎麼能用“成熟”來要求孩子或是年輕人呢?

還有,“成年人從來沒有做過孩子的好榜樣”。在過去的年代,孩子不可以做大人做的事。大人常說“照我說的去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去做”。在宗教領域,擔任神職人員的家長及有虔誠宗教信仰的家長,和他們信仰無神論的鄰居一樣,在管教孩子方面遇到各種挑戰。

現代父母的兩難處境,您有過嗎? - 天天要聞

教堂的主日學校里,經常因為有孩子不聽老師的話,課堂變得混亂。每個主日學校的老師都能證明,普通學校存在的問題,主日學校也存在,有時候還更嚴重。問題的癥結隱藏得很深,這些事實表明,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孩子。傳統方法已不適用於今日,而我們還沒學會新方法。

在養育孩子方面,每種社會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都逐漸衍生出相對明晰的社會規範。因此,對早期社會進行研究比較,是了解現今社會育兒規範的絕佳方式。不同族群有不同的傳統文化、不同的教養方式,其成員也相應發展出特有的行為規範、性格特徵,以及遇到困難和挑戰時的應對方式和習慣。長期發展下來,族群中的男性、女性和孩子都很清楚他人對自己的期望是什麼。每個人的行為模式都建立在長期發展出來的文化傳統之上。

當今一個普遍現象,是家長給予孩子無限自由,結果孩子成了“小霸王”,父母成了孩子的僕人。孩子享受所有的自由和權利,而家長則承擔所有的責任和義務。這根本不是民主。父母這樣做,就會承擔給孩子過分自由的可怕後果:他們要替孩子掩飾,替孩子承受懲罰,容忍孩子無禮,對孩子的要求不斷妥協,喪失了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

而對孩子來說,雖然不明白原因是什麼,但能感受到生活沒有限制,沒有任何約束,沒有規則引導。他們更加為所欲為,不去了解、學習、適應集體和社會生活的限制和規則。這樣的狀態,會妨礙孩子對集體生活和夥伴發展表現出應有的興趣,讓孩子覺得混亂和不適,問題和挑戰增多。

清晰和明確的界限,能給人安全感,讓人清楚自己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和職責。否則,人們將感到無所適從。即使孩子不斷努力,想要“找尋自我”,找到自己的價值,卻沒有方向。我們經常見到很多孩子,他們可以為所欲為,可以目中無人,卻很不快樂。這就是原因。自由必然與規則相伴,沒有規則,就不會有自由。

要幫助我們的孩子發展出人生成功所要具備的性格和能力,應該改變已經過時的強權方式,建立基於自由與規範責任的新方式和秩序。不能再強迫孩子絕對順從,而應該用激勵和鼓勵的方式,讓孩子主動遵循應有的規則。我們需要用新的育兒方式替代過時的傳統方式。

我是幸福孕孕,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有愛有思想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點贊和評論,更多育兒知識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溝通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幼兒園吃出鉛超標?孩子掉頭髮流鼻血誰負責? - 天天要聞

幼兒園吃出鉛超標?孩子掉頭髮流鼻血誰負責?

孩子在幼兒園吃飯,結果吃出了血鉛超標、掉頭髮、流鼻血。甘肅天水的褐石培心幼兒園,一年學費一萬多元。家長以為花高價能買個安心,沒想到換來一場噩夢。多個孩子出現拉肚子、掉頭髮、流鼻血癥狀,檢查發現血鉛異常。醫生初步判斷與飲食有關,但具體是哪一頓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着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絡、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着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着,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