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抗菌治療和免疫預防,來看專家建議

2021年09月23日18:55:05 育兒 1793
兒童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抗菌治療和免疫預防,來看專家建議 - 天天要聞
流感嗜血桿菌(HI)感染是兒童常見的疾病,臨床以菌血症、腦膜炎、肺炎、中耳炎鼻竇炎和外陰陰道炎常見。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感染學組、中國兒童感染性疾病病原學及細菌耐葯監測(ISPED)協作組和中華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組織國內專家共同制定了《兒童流感嗜血桿菌感染診斷及治療專家建議》,對HI感染的診斷、抗感染治療策略提出建議,對疫苗預防提出新的思考。

抗菌治療

不同地區可結合當地HI體外葯敏特點選擇敏感抗菌藥物,對於已經在進行抗菌藥物治療者,可結合表1的規則確定是否更改抗菌藥物。

兒童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抗菌治療和免疫預防,來看專家建議 - 天天要聞

1.肺部感染:輕症肺炎推薦口服頭孢地尼或頭孢克肟第三代頭孢菌素。重症者應靜脈用藥,首選頭孢曲松,50~80mg/(kg•次),1次/d,或選擇頭孢噻肟50 mg/(kg•次),每8小時1次,療程5~7 d,有膿胸等肺部併發症者療程酌情延長至2~4周甚至更長。

大環內酯類敏感的HI感染,若患兒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過敏,阿奇黴素可作為次選用藥。對阿奇黴素敏感的HI,可能對克拉黴素耐葯,兩者體外葯敏結果不完全一致,在選擇治療用藥時應予注意。

2.中耳炎:局部治療包括清潔耳道,引流膿液。HI對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可局部應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較重患兒可酌情考慮全身治療,如口服第三代頭孢菌素;嚴重病例可酌情考慮靜脈滴注頭孢曲松、頭孢噻肟等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總療程不少於7 d。

明確HI感染且對阿奇黴素敏感者可優先予阿奇黴素口服。由NTHi引起者因細菌極易在兒童中耳形成生物膜而致治療失敗,可以考慮聯合應用阿奇黴素等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抑制細菌生物膜的形成,增強抗菌效果。

阿奇黴素劑量5~10 mg(kg•次),1次/d,總量30 mg/kg,3~5 d為1個療程。

3.急性鼻竇炎:抗菌藥物首選第三代頭孢菌素口服;嚴重病例可酌情考慮靜脈滴注頭孢曲松、頭孢噻肟。治療療程為臨床癥狀明顯控制後7 d。

4.結膜炎:白天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次1~2滴,每4~6小時1次,晚上使用左氧氟沙星眼膏,直至病情痊癒。必要時先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

5.外陰陰道炎:局部清潔可用0.5%~1.0%的聚維酮碘溶液。抗菌藥物包括局部應用左氧氟沙星凝膠,多數能治癒。生殖道菌株一般對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敏感率較高,癥狀較重者也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呋辛或第三代頭孢菌素。

重症感染者尤其同時合併呼吸道感染者可靜脈應用前述抗菌藥物,一般療程7~10 d。

6.無局部病灶的敗血症:首選頭孢曲松,50~80 mg/(kg•次),1次/d,或選擇頭孢噻肟50 mg/(kg•次),每8小時1次;重症患者則可考慮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如美羅培南,20 mg/(kg•次),每8小時1次,療程1周,伴隨中性粒細胞減少者美羅培南20~40 mg/(kg•次),每8小時1次,療程可適當延長。

7.化膿性腦膜炎:HI化膿性腦膜炎首選頭孢曲松,50 mg/(kg•次),每12小時1次,或選擇頭孢噻肟50 mg/(kg•次),每6~8小時1次。對頭孢菌素過敏患者可考慮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美羅培南,40 mg/(kg•次),每8小時1次,無併發症和免疫缺陷患兒總療程10~14 d,或用至腦脊液正常後5~7 d。有硬膜下積液或積膿等併發症應適當延長療程。歐洲臨床微生物和感染性疾病協會制定的急性細菌性腦膜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建議對由β內酰胺酶陰性氨苄西林耐葯HI引起者應選擇頭孢曲松或頭孢噻肟聯合美羅培南。

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推薦在抗菌藥物第一次給葯前或與之同時予地塞米松0.15 mg/kg靜脈注射,每8小時1次,連續3~5 d,有利於抑制炎症反應和減輕HI腦膜炎引起的聽力損害。

免疫治療

接種疫苗是預防兒童HI感染的有效手段。目前唯一可接種的HI疫苗是Hib疫苗,常用產品有Hib疫苗、Hib-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簡稱百白破)四聯疫苗、Hib-百白破-脊髓灰質炎五聯疫苗,於2、3、4月齡接種;也可選擇Hib-腦膜炎球菌A型和C型三聯疫苗,於3、4和5月齡接種,對預防Hib感染有免疫保護。目前尚無預防NTHi感染的疫苗產品。肺炎球菌10價多糖一蛋白結合疫苗以HI外膜蛋白D為載體蛋白,研究發現在肺炎球菌10價多糖.蛋白結合疫苗覆蓋的地區,肺炎鏈球菌性疾病減少的同時,HI感染率也有顯著下降,接種肺炎球菌10價多糖-蛋白結合疫苗後兒童體內外膜蛋白D抗體水平處於較高水平,提示以高度保守的HI外膜蛋白為候選抗原研製不依賴莢膜型的HI疫苗是可行的。

以上內容摘自: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感染學組,中國兒童感染性疾病病原學及細菌耐葯監測協作組,中華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兒童流感嗜血桿菌感染診斷及治療專家建議[J] .中華兒科雜誌,2019,57(9):663-668.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南京一醫院68萬“定製”985混血寶寶?基因優生學捲土重來? - 天天要聞

南京一醫院68萬“定製”985混血寶寶?基因優生學捲土重來?

描述: 南京某醫院推出“精英試管嬰兒”服務,號稱68萬元即可定製985碩士基因混血寶寶,更提供性別選擇、精子“選秀”等服務,引發巨大倫理爭議!這究竟是科技進步還是道德淪喪?生育權與基因優生學,我們該如何平衡?正文最近,一條消息在網上炸開了鍋
鼻炎孩子——3種果子輪流吃,對付鼻炎“火力全開” - 天天要聞

鼻炎孩子——3種果子輪流吃,對付鼻炎“火力全開”

在和很多家長交談的過程中,發現大家還是比較傾向於食療方,這和我“葯補不如食補”的治病理念也是契合的。當然了,就算要吃也得吃對。今天給大家分享三種果子,有鼻炎的孩子可以換着吃,各個證型都有側重,大家按需取用。
突發訃告!周晴在上海去世,年僅57歲...她用優秀作品滋養孩子心靈 - 天天要聞

突發訃告!周晴在上海去世,年僅57歲...她用優秀作品滋養孩子心靈

上海市作家協會5月5日發布訃告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出版人、編審周晴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2日在上海市中山醫院病逝享年57周歲據介紹,周晴,生於1968年3月,中國共產黨黨員,少年兒童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原上海作家協會兒委會副主任,上海市青年文聯理事,第九屆全國作代會代表...
七言詩 父母之春愛應有度 - 天天要聞

七言詩 父母之春愛應有度

莫讓子女成全部生命意義自尋路關懷過度是束縛↗放手方能展宏圖別把一切托孩孺自我價值莫荒蕪子女未來需自主適度空間心不孤父母之愛應有度過猶不及終添苦給予自由和鼓舞兒女飛翔展鴻鵠莫在愛中迷雙目自身夢想也追逐孩子終會尋歸屬父母生活應豐富父母應當心有數
孩子社交受傷的根源:父母如何用「接納」替代「糾正」 - 天天要聞

孩子社交受傷的根源:父母如何用「接納」替代「糾正」

在孩子的人際交往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矛盾:父母拚命推動社交,孩子卻在社交中頻頻「受傷」。這些傷害的背後,往往藏着家庭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視的真相——孩子對他人認同的過度渴求,本質是父母認同的缺失。通過多年觀察與實踐,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重新理解
剛剛確認,馬上影響杭州!明天避開這個時間段! - 天天要聞

剛剛確認,馬上影響杭州!明天避開這個時間段!

明天就是假期最後一天了今天夜裡開始,雨水將會影響杭州明天雨量逐漸變大,下午才會轉陰攝影:江志清今夜起,杭州有陣雨或雷雨天氣明天下午起雨止轉陰受到西南暖濕氣流和切變系統的影響,今天夜裡自南而北轉為陰有陣雨或雷雨天氣,雷雨時局部可伴有短時暴雨、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後半夜到明天上午雨水增強,有中陣雨或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