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都別這麼說了,窮人的孩子其實更晚熟

2021年08月31日20:15:07 育兒 1325

文丨福林媽咪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都別這麼說了,窮人的孩子其實更晚熟 - 天天要聞

中午去一家涼皮店吃飯,到的時候店裡人正多,僅有的位置上,上一桌客人的餐具還沒收,我們坐了下來。這時,一個看起來才7、8歲的小男孩兒很有眼色地跑過來,動作利索地收走了桌子上的餐具,又拿來抹布擦桌子。

過了一會兒,男孩兒又端着兩份涼皮過來送餐,我們趕緊接住,對他說謝謝。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都別這麼說了,窮人的孩子其實更晚熟 - 天天要聞

被這樣一個小孩子的服務,我作為一個同樣有孩子的寶媽,心裡很難受。

孩子很懂事,而且誰也不比誰差,也沒有必要替人家感到心酸,我只是作為一個母親,想到如果自己的孩子也這麼懂事的話,我應該也有一些難受。

因為家裡條件不好,孩子被過早地催熟,小小年紀就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有的需要去幫忙做家務,有的需要去幫着帶弟弟妹妹,有的還需要幫父母忙家裡的小生意……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好像在這些孩子身上,困難反而成了一種財富。

但我覺得沒有這麼簡單。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都別這麼說了,窮人的孩子其實更晚熟 - 天天要聞

有位的網友說:“我活到40多歲才明白,窮人的孩子其實並不會早當家,他們一般要到30歲左右,才會逐漸成熟有主見。”

他所說的成熟有主見,是指理解人類社會運轉的邏輯,以及人性深處的真相,而不僅僅是掌握基本的生存技巧。

成熟的含義,不應該僅僅是“懂得生活的艱辛”,更應該是形成自己獨立完整的人格。

家庭的困難,對孩子更透徹地理解這個世界,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幫助,從這些樣的生存環境下得出的人生道理行為習慣,還可能成為孩子長大後不適應這個社會的因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都別這麼說了,窮人的孩子其實更晚熟 - 天天要聞

我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就不太富裕,所以我也是很早懂事的孩子。

發現家裡的情況後,我很少跟父母開口要東西,因為害怕父母為難,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壓抑自己的需求、顧全大局的性格。

長大後,我發現這個特點讓我錯失很多機會,讓我自己變得沒那麼開心,也讓別人跟我相處有些累,所以我在二三十歲的年紀,又開始重新學習兒童般的直抒胸臆、主動爭取……

相反,我觀察身邊家境比較好的孩子,他們身上並沒有所謂“驕奢安逸”、“不思進取”的問題,相反,他們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有更高的追求,也更勇敢。

家境更好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往往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更重要的是,他們接觸到的圈層會更廣泛,看到的事物也更多元,這會促使他們對人生和世界有更多的思考層次。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都別這麼說了,窮人的孩子其實更晚熟 - 天天要聞

還有一點區別也很重要,就是父母能夠對孩子提供的人生建議。

我大學畢業的時候,那段時間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辦,就是跟着別人一起考各種試。後來工作之後,才發現很多道理如果自己提前知道,就可以避免走很多彎路,這裡消耗掉的不僅僅是青春,還有很多激情和鬥志。

所以說,家境的貧困,不是提升孩子獨立成熟度的最好方式。

真正能讓孩子獨立成熟的,是提升認知。

有一本書叫做《貧窮的本質》,其中就講到讓貧窮代代遺傳的到底是什麼,不是機會,甚至不是勞動,而是貧窮的認知。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都別這麼說了,窮人的孩子其實更晚熟 - 天天要聞

作為父母,我們有義務去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從而帶動孩子提升認知。

提升認知的途徑有兩條,一是學習一是多出去看看。

學習是普通人最低成本地提升自己的方法。

課本,書本,媒體,這些都是學習的素材,把自己的時間花在這些事情上,比刷無聊的短視頻有價值得多。還有當下流行的一些概念、熱詞,社會中的一些新的趨勢,都要跟上。因為認知提升的最大敵人,就是認知固化,讓自己能夠接受新信息新觀念,這本身就是可貴的。

育兒觀念上和教育方法上,更應該保持學習的態度。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都別這麼說了,窮人的孩子其實更晚熟 - 天天要聞

出去走走是最直接的學習方式,比講道理更管用。

見世面,並不一定是有錢才能做的,很多很有用的地方但免費的地方,我們並沒有充分利用起來。圖書館博物館,一年能去幾次?不說遠的,周圍地區的人文自然旅遊景點,有沒有充分逛過,有沒有跟孩子講過背後的故事?旅遊有舒服的游,也有窮游,見得多了,孩子就知道世界很大,志嚮應該更高遠。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3歲男童拿掉頭上巨痣,媽媽:孩子曾被取笑像“米老鼠”,我們是擦乾淚往前走的 - 天天要聞

3歲男童拿掉頭上巨痣,媽媽:孩子曾被取笑像“米老鼠”,我們是擦乾淚往前走的

近日,患有先天性巨痣和多發痣的3歲男童琪寶治療畫面引關注。據中國藍新聞介紹,琪寶患有先天性巨痣,身上還有200多個痣。近日,他完成了第二次手術,手術成功後開心地說自己愛拍照了,母親節當天還說要賺錢給媽媽買口紅。5月13日,據新京報報道,孩子媽媽陳女士介紹稱,自己產檢時一路綠燈,(分娩後)醫生抱着孩子跟自己...
懸在半空的艾條,藏着婆婆未說出口的愛 - 天天要聞

懸在半空的艾條,藏着婆婆未說出口的愛

2025年4月28日 星期日最近這段日子,家裡被一層陰霾籠罩着。兩個孩子相繼生病,老大鼻子不通氣,總吸鼻子,呼吸聲里夾雜着難受的悶響;老二則因着涼發起了高燒,小臉燒得通紅。看着他們蔫蔫的樣子,我的心揪成一團,家裡的氣氛也緊繃繃的。傍晚時分,
8歲兒童落水,父母下水施救,父親不幸溺亡 - 天天要聞

8歲兒童落水,父母下水施救,父親不幸溺亡

5月13日,成都市公安局新津區分局發布一則警情通報。全文如下:2025年5月11日15時23分,我局接群眾報警稱:興義鎮楊牌村西河有人溺水。我局立即組織警力會同應急、消防、120等部門開展救援、調查等處置工作。現將相關情況通報如下:當日15時15分,唐某某(8歲)在河邊玩耍時不慎落水,其父唐某(32歲)、其母嚴某某下水施救...
媽媽的寶貝為媽媽的寶貝打call:淘寶讓孩子成為媽媽事業的最暖代言人 - 天天要聞

媽媽的寶貝為媽媽的寶貝打call:淘寶讓孩子成為媽媽事業的最暖代言人

在淘寶的數字海洋里,隱藏着12500家以“某某媽媽的店”為名的寶藏店鋪。它們像散落在時光里的珍珠,用好評編織着口碑,卻始終缺少一束聚光燈。這些店鋪的主人們,是深夜打包快遞的單親媽媽,是趁着孩子睡熟後修改商品詳情頁的全職主婦,是推廣扎染手藝讓鄉鄰不必再外出打工的設計師……這個母親節,淘寶用一場溫馨而美好的...
短短7句話,把人心說透了!(精闢) - 天天要聞

短短7句話,把人心說透了!(精闢)

人活一世,最扎心的真相是:你得意時,身邊從不缺舉杯歡笑的“朋友”;你失意時,能陪你喝粥談心的“故人”卻寥寥無幾。那些總想從你身上撈好處的人,就像候鳥逐暖,風一停便散了;而那個在你跌進泥潭時伸手拉你的人,才是生命里真正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