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數人想象的不同,自殺是16-24歲年輕人的第三大死亡原因,其死亡率因性別而異。女孩考慮和企圖自殺的頻率大約是男孩的兩倍,並且傾向於通過藥物或割傷自己來企圖自殺。然而男孩死於自殺的頻率是女孩的四倍,這是因為他們傾向於使用更致命的方法。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有很多父母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視為一個笑話。不管你是否認為抑鬱症只是一種趨勢,或者今天的青少年大多只是在尋求關注,事實是,如果你及你身邊的孩子試圖引起人們對他們的關注,而你把他們拒之門外,他們會傷害自己,自殺,這是太過悲哀的事情。我個人甚至同意,這樣的父母應該被審判。
導致心理疾病甚至自殺,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我無意去指責,和大家分享一些方法,來讓父母理解並預防孩子的自殺行為吧。
1. 不要讓孩子的抑鬱或焦慮滾雪球。
也許你的孩子只是度過了糟糕的一天,但如果這種情緒持續了幾個星期,可能會更糟。抑鬱的人往往會退縮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很多時候,他們都不好意思向包括爸爸媽媽在內的其他人透露自己的不開心。尤其是男孩,他們可能會試圖隱藏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表現出這種感覺是軟弱的象徵。
2. 傾聽,即使你的孩子不說話。
不是全部,但大多數考慮自殺(這稱為自殺意念)的孩子會通過麻煩的行為和行動來暗示他們麻煩的心理狀態。受兒子或女兒自殺影響的家庭的一個共同特徵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不暢。
3. 永遠不要像電視劇裡面的情節那樣,對自殺的威脅不屑一顧。
任何“我想死”或“我不在乎了”的書面或口頭聲明都應該被認真對待。通常,企圖自殺的兒童會反覆告訴父母他們打算自殺。公開威脅自殺的人並不是真的打算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只是在絕望的求助。注意這些危險信號比如,“沒什麼大不了的。”“我想知道有多少人會來參加我的葬禮?”“有時我希望我可以睡著了,永遠不要醒來。”“沒有我,每個人都會過得更好。”“你不用再為我擔心了。”
當一個青少年開始發表上述評論或直接承認有自殺傾向時,盡量不要以震驚(“你怎麼了,你瘋了嗎?!”)或輕蔑(“這話真可笑!”)做出反應 。你可以用平靜的聲音說:“我明白了,你的內心一定真的、真的很受傷。”
4. 立即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你孩子的行為讓你擔心,聯繫當地的心理醫生或社工,儘快對你的孩子進行評估,以便你的兒子或女兒在沒有自殘危險的情況下開始治療或諮詢。
5. 分享你的感受。讓你的孩子知道他或她並不孤單,每個人都時不時地感到悲傷、沮喪或焦慮,包括媽媽和爸爸。請放心,這些糟糕的時光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事情真的會好轉。
6. 鼓勵你的孩子不要將自己與家人和朋友隔離開來。
與其他人在一起通常比獨自一人要好。但是,如果他說不,請不要強迫。
7. 推薦運動。
像步行、跑步這樣的簡單體育活動可以緩解輕度至中度抑鬱症。因為鍛煉會導致大腦中的腺體釋放內啡肽,這種物質被認為可以改善情緒和緩解疼痛。鍛煉還可以分散人們對問題的注意力,並使他們對自己感覺更好,任何形式的運動都可以,最重要的是他喜歡這項活動並定期進行。
8. 敦促你的孩子不要對自己要求太多。建議他或她儘可能將大型任務分解為更小的、更易於管理的任務,目標是重建信心和自尊。
9. 提醒正在接受治療的青少年不要期待立竿見影的效果。
談話療法或藥物治療通常需要時間來改善情緒。如果你的孩子沒有立即感覺好轉,他或她不應該感到氣餒。
我沒有經歷過自殺,但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哪怕一個人,幫助到哪怕一個潛在的、可能會經歷自殺的人,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