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四十个第一》第三十集 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CCTV纪录

2024年08月10日12:17:07 科学 5218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第三十集 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CCTV纪录 - 天天要闻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第三十集 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CCTV纪录 - 天天要闻
13:00
* 所有内容视频均从 YouTube 共享、转发和嵌入。 如有违规或错误,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推荐

崂山区:“一山一带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经济 - 天天要闻

崂山区:“一山一带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经济

崂山区出台行动方案,优化空间布局,提质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等六大海洋产业“一山一带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经济崂山区近日发布《崂山区加快建设海洋强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将重点布局“一山一带一廊三城”
倪四道院士已报警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已报警

南方+客户端7月5日消息,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倪四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地震学研究,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地大团队研发出新型紫外线检测技术    将检测价格降低百倍 - 天天要闻

地大团队研发出新型紫外线检测技术 将检测价格降低百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易颖教授团队研发的紫外线检测设备,只有手掌大小,成本不超过6元钱。受访者供图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歆、通讯员孙彦钦、李洁)7月4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易颖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新型紫外线检测技
球幕科普电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馆首映 - 天天要闻

球幕科普电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馆首映

7月4日,一部以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的方法论为主题的球幕科普电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馆宇宙剧场首发。这部历时一年打磨、融合尖端科技与人文情怀的科普巨制即将在暑期登陆北京天文馆,为公众尤其是小朋友揭开“....
“广州科普之夏”来了!上千场活动打造暑期科普文旅盛宴 - 天天要闻

“广州科普之夏”来了!上千场活动打造暑期科普文旅盛宴

暑期科普文旅盛宴等你来打卡!7月4日,南都记者从“广州科普之夏”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广州科普之夏”主题活动将于7月5日至8月31日举办。暑假期间,超150家科普基地、科普资源单位将联合推出上千场涵盖科普展览、研学实践、互动体验等形式的特色活动,让大家在游玩中学习科学知识,享受科普乐趣。活动将打造八大系列科普...

科学分类最新资讯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 天天要闻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风穿夏,寻觅清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开始变得潮湿闷热,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快到来。在过去10年,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仅30天,是近10年来最短的一次。酷热还没真正开始,暑意已经蔓延。此时,寻一处清凉,成了夏...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 天天要闻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7月5日一早,雨过天晴。怀柔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心门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们正带着家人走下大巴车,准备进展厅“探秘”——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走进“一城两都”活动的首站。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新华社记者刘祯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运动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氛围比骄阳更胜。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举行。万余名毕业生即将从这个被称作“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启程,奔赴各自的科学之路...

全站最新资讯

恩里克:我们绝不是一支暴力球队,有些判罚在我们看来很奇怪 - 天天要闻

恩里克:我们绝不是一支暴力球队,有些判罚在我们看来很奇怪

率队在世俱杯1/4决赛2-0击败拜仁慕尼黑晋级四强之后,巴黎圣日耳曼主教练恩里克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上半场比赛非常激烈,下半场更是完全变得疯狂了起来,你是如何感受这场比赛的?首先,我想提一下穆西亚拉的受伤情况,祝愿他早日康复。在事发当时我们就已经看到,那是一个复杂的场上局面,他真的很不走运,因为吉吉(多纳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