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上市无望,出规则倒逼司机!司机:已准备转行!

今年的滴滴更激进了。

前前后后已经融资融了二十多轮,等着上市的投资人早已忍到了极限,多数人甚至已经开始后悔投了这家公司,为了找补投资人的信心, 滴滴一边推出专门收割新司机的花小猪打车,重启快的品牌,一边与比亚迪联合推出网约车D1,而投资人的压力来的越来越大,滴滴变得越来越功利。

滴滴司机能感觉到,就算现在口碑值满分,单量和流水依然上不来,因为狼多肉少,滴滴还在招募司机,而乘客并没有明显增长。现在还能看到滴滴的海量宣传,充满美好诱惑的广告语“月入过万,灵活自由”,引得人们无限遐想,司机丢下辛苦死板的旧饭碗,转身投入滴滴的怀抱。

司机是多了,但你的单量呢?没有单量,平台的新老司机赚什么?!

滴滴又推出了花小猪,低价裂变营销让它玩出了高级感,但如今的出行市场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嘀嗒、哈啰、一喂顺风车在顺风车市场三足鼎立,滴滴根本没了位置,而背靠资本大佬的高德、美团、哈啰烧钱又在围追堵截,滴滴想用低价订单吸引用户,早已不顶用。

但对滴滴来说,这问题不大,赚不到乘客的钱,本滴滴还可以赚司机的钱。

增加抽佣。平台的抽佣不断增加,从以前的每单10%到现在的30%,持续翻倍的增长,并且平台的补贴、奖励越来越少,甚至就算安排了补贴,一些小套路之后,也是得不到。

规则压制,拿出一些小恩小惠,让司机跑高峰单、特惠单,然后抽成抽的更狠。司机的付出和回报根本不成正比,司机每年为了订单绞尽脑汁,看到“轻快司机”要爆单,加入,结果发现自己被降级,只能接特惠单,单量不够,想去其他平台跑活,结果被神访员发现,立刻扣光出行分,滴滴善变的嘴脸让司机苦不堪言,司机变得越来越绝望。

不只如此,司机还要承担监管、成本、交通安全等等一系列风险,而滴滴呢,坐等收钱,这就是滴滴的“高级”之处。

本就是轻资产的滴滴,不用提供生产工具,成本、风险自然不用自己承担,车司机从我这贷款买,保费司机自己交,也不用给司机上五险一金,报酬也没有特定规则和标准,如果有问题,那就是共享经济这个新模式,与传统模式不一样。

扑朔迷离的平台经济的规则,模糊的劳动报酬,不准确的权益标准,让司机有口难辩。

资本家手握权利,想改游戏规则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手段达到双赢的目的,而受伤的只有司机。想跑滴滴的新司机们,看了这些如果你还想跑,那就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