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中国销售市场调整,授权代理商变更,购买Zoom视频会议的渠道

“归根到底,它创造了又一个“用科技提高效率”的典型场景。”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这样评价美国办公视频公司Zoom。

Zoom是他投资生涯最得意的代表作之一。疫情推动了Zoom营收的高速增长。其2021财年半年报收入直接蹿升到9.92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翻了3.7倍,在风险投资阶段就已入局的张磊凭此大赚一笔。

Slack始终将自己定位成企业内部的协作软件,适用范围相当单一;而Zoom和Teams则可以用于更为广阔的远程教育、远程健身和跨机构之间协作等多种使用场景。这也是Zoom和Teams在疫情期间用户量翻了数倍的关键原因。Slack从来都专注于企业市场,而不是一个面向普通用户的产品。

为什么Zoom在中国市场要调整销售渠道?为什么力推多家合作伙伴,而只保留2家销售代理商?购买Zoom视频账号的通道是否收缩?租用Zoom官方国际版是否便捷?都是问题,值得深思。

为什么Slack想卖身行业巨头?尽管市值200亿美元,但与市值1.6万亿美元的微软相比,Slack依然是一家弱小的企业;在微软主导性的Office办公组件捆绑压力面前,Slack更显得势单力薄。在疫情期间被Teams和Zoom远远抛下之后,Slack已经很难在竞争中占据上风。进入Salesforce旗下之后,Slack不仅可以享受到Salesforce的财力支持,更能整合和Salesforce的诸多热门软件,实现集团作战优势。

遗憾的是,去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时,Slack并没有选择传统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方式,而是走了直接上市这种特立独行的道路。直接上市不需要发行新股,不需要筹集资金,因此不需要经历承销、路演和询价等流程,现有股东也不必受到禁售期限制。通常只有对自己业务前景充满信心,自信能得到资本市场重视的企业才会通过这种方式上市,包括Spotify、Slack和Palantir。

意外摔跤放弃收购Twitter,让Zoom成为视频会议行业的绝对霸主,在中国的网络会议市场,Zoom是当之无愧的独角兽。

但对拥有21年历史的Salesforce来说,收购Slack不仅是迄今最大规模的收购案,也是业务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Salesforce和Slack之所以能一拍即合,也是两家公司都有着共同的竞争对手:微软。收购Slack之后,Salesforce将正式补上企业协作IM平台的短板,这是贝尼奥夫渴求多年的业务。

Zoom中国销售市场调整,授权代理商变更,购买Zoom视频会议的渠道是否发生改变?

当然不会,Zoom在中国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国际会议首选视频会议平台自然是Zoom,是全球会议互联互通的唯一选择,在中国找Zoom官方授权代理商即可采购国际版账号。

Salesforce早就看到了这一领域的机遇,一直持续进行投资。早在2010年,Salesforce也曾经推出过自己的企业社交平台Chatter。2016年他们还曾经花7.5亿美元收购了一家云办公初创公司Quip。但这些努力都没有收到成效。2016年贝尼奥夫还曾经和微软竞购过LinkedIn,但最终微软以262亿美元拿下了这家职业社交平台,让贝尼奥夫感到非常失望。

更有趣的插曲是,在竞购LinkedIn失利之后,有些心急火燎的贝尼奥夫甚至将收购目标对准了Twitter。面向普通用户的Twitter并不符合Salesforce的企业市场战略,因此这一交易遭到了Salesforce高层的普遍反对,但贝尼奥夫却执意要推进收购。不过,就在去会议室商谈如何落实收购的路上,贝尼奥夫突然脚下拌蒜摔了一跤,腿上还流了血。他将这个意外视为上天警告自己不要冲动的信号,决定听从公司管理层的建议放弃了收购。

原因很简单,Zoom在中国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国际会议首选视频会议平台自然是Zoom,是全球会议互联互通的唯一选择,在中国找Zoom官方授权代理商即可采购国际版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