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2 日,小米在北京召开了十五周年新品发布会,带来了万众瞩目的自研SoC 玄戒 O1,以及首发搭载它的小米 15S Pro 以及小米平板 7 Ultra、此外还有新一代 civi 5 Pro 以及小米汽车 YU7。雷科技受邀来到现场报道。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始看看今晚发布的几款产品,哪款最值得入手。
玄戒 O1,小米的真高端自研芯片来了!
玄戒 O1,作为小米澎湃 S1 后的又一款自研 SoC,它能否在高端手机芯片市场站稳脚跟决定了小米的自研之路能否一帆风顺。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首先我们来看看参数方面,其采用了第二代 3nm工艺制程,晶体管数量达190亿,架构方面则是采用了双超大核10核心的旗舰级架构,核心参数也非常豪华:2颗主频3.9GHz的X925超大核、4颗3.4GHz的A725性能大核、2颗1.9GHz的A725低频能效大核以及2颗1.8GHz的A520能效小核。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此外玄戒 O1 还拥有超大容量的CPU缓存,超大核均配备了 2MB L2 缓存,大核配备 1MB L2 缓存,这套组合加上被拉得极高的频率,它的理论性能必然不会差到哪里去。GPU方面,玄戒O1搭载了 Immortalis-G925 GPU 16 核版本,官方表示其性能要比苹果A18 Pro强上57%。
这套组合拳下来,让玄戒 O1 拥有了出色的理论性能,根据官方的数据来看,相比 iPhone 16 Pro Max,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一些重度负载场景,小米 15S Pro 的表现都要优于搭载苹果最新处理器的 iPhone 16 Pro Max,这一点着实让小雷有些意外。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另外得益于玄戒 O1 全新的 ISP,小米 15S Pro 拥有了顶尖的夜景视频能力,不但在面对暗光场景时能够尽可能真实还原出场景,而且还支持全焦段夜景视频。
说回小米 15S Pro,除了自研芯片玄戒 O1 外,它搭载了一块极为出色的屏幕,参数如下:6.73 英寸、M9 发光材料、3200*1440 分辨率、522PPI、1-120Hz LTPO、3200nits 峰值亮度、对比度 8000000:1、支持 HDR10+、HDR Vivid、Dolby Vision 、专业原色屏,而且出厂默认贴了一张 AR 低反射贴膜,将光线反射率从主流的 5% 左右降低至 1.3%,可以明显降低其在强光下的反光。
相机方面,虽说小米没有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但配置也还算旗舰,参数如下:5000 万像素光影猎人 900主摄+5000 万像素五倍光学变焦长焦+50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
其他配置方面,小米 15S Pro 搭载了6100mAh 电池、90W 有线+50W 无线、UWB 超宽带互联、UWB 交通卡、星辰无网通信、TMR 高精度指向导航。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价格方面,小米 15S Pro 只有两个版本:
- 16GB+512GB 版本:5499 元;(国补后 4999 元);
- 16GB+1TB 版本:5999 元。(国补后 5499 元)。
小米 15S Pro 的定价确实在小雷的预期之内,关于这款新品的评测,雷科技后续就会马上发布,感兴趣的读者们不妨关注一下公众号。
而第二款搭载玄戒 O1 的产品是小米平板 7 Ultra 配置也是十分强悍,先说平板最重要的部件——屏幕,其采用了一块 14 英寸的顶级 OLED 屏,分辨率也达到了旗舰水准的3.3K,峰值亮度也达到了 1600nits,这个参数就证明小米平板 7 Ultra 是一台十分适合在户外使用的平板电脑。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护眼已经是目前平板电脑的标配功能之一,小米平板 7 Ultra 也是如此,如果你需要更好的护眼性,那么加钱选购纳米柔光版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次,得益于最新的屏幕封装工艺,小米平板 7 Ultra 的边框宽度只有 3.95mm,也让其拥有了 93.6% 的超高屏占比,搭配这块 14 英寸的超大屏幕,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普通平板电脑无法比拟的。
在大家都比较在意的便携性方面,小米平板 7 Ultra的机身厚度只有 5.1mm,比市面上 99% 的手机都要薄,重量方面也仅有 609g,非常适合用户带出们工作或娱乐。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顺带一提,由于小米平板 7 Ultra 的内部体积要比小米 15S Pro 大出不少,必然塞入了更大的散热组件,换句话说它的性能表现要远优于小米 15S Pro,这意味着它是一款超高性能的平板电脑。
价格方面,小米平板 7 Ultra 拥有三个版本:
- 12GB+256GB 版本:5699 元;
- 12GB+512GB 版本:5999 元;
- 16GB+1TB 版本:6799 元;
- 纳米柔光屏版本:额外+600 元;
- 悬浮键盘:额外+1399 元。
玄戒 T1 面世,醉翁之意在自研基带?
正当小雷还在好奇为什幺小米说今天带来了三款搭载自研芯片的新品时,雷军揭晓了答案——搭载玄戒 T1 自研芯片的xiaomi Watch S4 eSIM 版。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是的,玄戒 T1 芯片搭载了小米自研的 4G 网络基带,信号基带和射频全部是小米全链路自主设计,支持4G-eSIM 独立通信,小米官方表示其4G 网络性能提升约 35%,功耗则降低了 27%。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可能大家还没有意识到,自研基带的难度完全不亚于自研 SoC,它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断地做测试和实验。哪怕像苹果这种国际巨头企业,也在基带方面频频折戟,至今也没能推出属于自己的基带模块。
而小米的这次试水,就证明了小米的自研决心,虽说如今的还支持 4G 网络,但小雷相信最晚在玄戒 O3 上我们就能见到输于小米自己的5G 基带。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截止今年4月底,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 135亿人民币。目前,研发团队已经超过了2500人,放眼国内半导体设计行业,如此研发投入、团队规模,均可排在前三。可能很多读者都没有意识到,小米如今在芯片上的实力,真的已经达到了业界顶级的水准。
雷军在发布会上曾不止一次表示了自研芯片的难度之大,小米为了让玄戒芯片能够符合最新的工艺制程、旗舰级别的晶体管规模、第一梯队的性能与能效这三大标准,制定了长达十年的研发计划,研发投入将持续达到 500 亿元。
说回产品本身,在功能方面,xiaomi Watch S4 eSIM 版支持遥控拍照实时预览功能,用户只需通过手表就能轻松操控手机相机;玄戒 T1 芯片新增的视频编码模块让其支持自定义视频表盘功能,用户可以将喜爱的视频设置为表盘,非常适合那些喜欢把智能手表当作是时尚单品的人群。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此外,该手表还内置了小米汽车APP,用户可以在手表上轻松实现独立控车。无论是远程解锁、启动车辆,还是查看车辆状态,都能通过手表一键完成。
价格方面,xiaomi Watch S4 eSIM 的官方售价为 1299 元,国补到手价为 1104.15 元。
改头换面的全能轻薄旗舰,小米 Civi 5 Pro 来了
正当小雷以为自己要下班时,雷军突然又发布了Civi 的最新一代机型——小米 Civi 5 Pro,并且小米表示 Civi 系列的定位从之前的定位女性市场转变为全能轻薄旗舰,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毕竟在同类市场中,友商门店产品一个比一个能打,小米作为后来者已经很难再啃下一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全新定位的 Civi 5 Pro 最大的提升点在于影像方面,其搭载了 5000 万像素的大底徕卡主摄,一颗 5000 万像素的徕卡浮动长焦镜头以及一颗 12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前摄部分也更换为了更适合自拍的 5000 万像素超感光双前摄。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小米 Civi 5 Pro 搭载了小米最新的超透纳米棱镜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传感器的进光量,官方表示使用了该技术的小米 Civi 5 Pro 甚至拥有能媲美一英寸传感器的拍摄效果。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屏幕方面,小米 Civi 5 Pro 搭载了一块6.55英寸 1.5K分辨率OLED微曲屏,超窄四等边+2160Hz高频PWM调光,在护眼性和画质方面都没有任何妥协。
性能方面,小米 Civi 5 Pro 搭载了高通第四代骁龙8s移动平台,基于台积电4nm制程工艺,采用「1+3+2+2」全大核架构(主频最高3.3GHz),搭配Adreno 735 GPU,理论图形渲染能力较前代提升30%。
为了进一步释放出第四代骁龙 8s 的性能,小米 Civi 5 Pro 还引入了立体凸台环形冷泵技术,通过多层导热结构与气液循环设计,相比普通的传统VC均热板提升约40%,也让小米 Civi 5 Pro 的性能有了保障。
更有意思的是,小米 Civi 5 Pro 在 7.45mm 的机身内塞入了一块 6000mAh 的大容量电池,真正实现了轻薄和大电池全都要。
价格方面,小米 Civi 5 Pro 拥有三个配置版本:
12GB+256GB 版本:2999 元(国补后价格 2549.15 元)
12GB+512GB 版本:3299 元(国补后价格 2804.15 元)
16GB+512GB 版本:3599 元(国补后价格 3099 元)
正如小米自己所说,小米 Civi 5 Pro 已经是一台「旗舰」机型,它在小雷心中与其说是 Civi 系列,更像是小米 15 Pro 的青春版,再加上不到三千多元的价格,绝对是中端市场中的黑马选手。
写在最后
与之前的小米发布会不同,今晚的产品发布节奏尤其地快,重点也基本都放在了自研芯片的研发历程上,产品本身的讲解环节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要预留不少时间给今晚的重磅产品小米 YU7 上,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小米将一步步从用手机说话,转变为一家用自研芯片争夺市场话语权的厂商,这也是小米战略打法的一次改变。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至于大家同样十分关注的小米汽车 YU7,雷科技旗下的电车通账号也已经在撰写相关报道和讲解,感兴趣的读者们不妨期待一波。
最后问题来了,今晚发布的几款新品你最喜欢哪一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