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陪跑个体到企业培训,我的IP陪跑之路,越走越宽了


大家好,我是Tina。


来继续通过文章,分享我的自媒体创业生涯。


来说说最近在干的事儿。



今天给江南布衣的全国经销商做了小红书的业务辅导培训。



很难想象6年的时间,我从一名职场人,慢慢成长为一个自媒体人,然后成为超级个体,到最后一步步做到可以给企业做培训。


感谢这个时代,给普通人以机会。


8年前我还是一名电视新闻记者,浙大新闻系毕业,不论是学校的培养还是职业的训练,让我有了比较好的内容力。


所以在做自媒体的时候,相对走得顺利。


我第一年的目标是涨到2000粉,但实际的情况是,一年涨了10万粉。


后面我开始了不断攀升之路,粉丝不断上涨。



同步我开始把我的专业产品化,推出了写作营、阅读营,这三年我又开始聚焦知识IP培训,而从今年开始我的业务开始朝B端发展,我们开始接企业端的咨询和辅导。



如果你也跟曾经的我一样,有自己的专业积累,希望到互联网上打造个人IP,


或者像我陪跑的很多企业和个人一样,有自己的业务基本盘,那都请抓紧时间跑步入场。


在流量红利渐消的当下,线上机会属于这两类人。



不论你有自己的专业,还是有自己的产品,打造个人IP,都是一种刚需。


线上内容营销,自媒体账号布局,对完全没有定位和特长的普通人而言,可做可不做,做了也可能产生不了收益,因为他们没有业务。


但是有自己的专业或产品的人来说,做线上布局,往往意味着一个人爆发式崛起,一个企业起死回生、逆风翻盘。


以前企业是如何做生意的?


通过线下的经销渠道、通过线下招商加盟;


小点的生意靠本地流量,比如开在繁华街边的小店,他可能意识不到需要做线上化布局。


但,现在已经2025年了,流量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流量在线上,谁把握了线上流量,谁就把握了企业的生死命脉。越是有线下实体业务的人,越应该往线上去布局。


可能还有一类老板认为,我的业务只做本地流量,现在也不缺流量,所以我不需要做抛头露脸做IP。



但是你可能忽视了一个点,那就是拥有一张电子名片,要比做多少次广告都管用。


举个我身边的例子,有一次我去杭州参加线下课,有一个人做杭州本地保险生意做得非常好。


他分享了自己做IP后的收获,他说做了账号之后,通过他的账号引流完成成交转化的,其实是非常少的。


但是自从他做账号之后,他的业务却出现了翻倍的增长。


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以前躺在微信里面并不联系的人,开始看到他做账号之后,主动跟他取得联系。


换位思考,如果你现在有保险需求,A有自己的保险账号,每天都做保险内容的分享;B也做保险,但是没有线上布局。


在同等情况下,你会更信任哪一个?


他分享说,他从不去主动打扰用户,但是他一直坚持分享保险专业知识,他要让用户看到他一直在认真地做。


用户在这一条条的视频里能看到他的专业积累,信任在这一次次触达中得以建立。


前段时间海尔的周云杰爆火后,海尔的总裁高管们,是不是齐刷刷全部出来做账号了?


未来,这是企业的标配,不论你是五百强,还是只是开了个路边摊。



第三部分聊聊直播。


讲个反认知的结论,我自从降低了公域直播频率,高客单产品的销售反而提升了非常多!


最近每天都有人报名我们的自媒体陪跑。



不是直播不好,直播一定是正确的战略决策,是我以前的直播播错了。


以前我的直播做得非常干货,大量的内容在教大家如何做。


这不是凡尔赛,而是自我反思。


从商业角度来说,这肯定不是正确的做法。


当大家在直播间获得感特别强,在直播间被一个个实操步骤缓解了焦虑之后,大家自然没有付费的紧迫性。


对私域粉丝来说,这当然是好事,因为可以天天来蹭课;但是对于公域用户来说,进来绝对懵,他们完全搞不明白你在讲什么。


因为公域推流绝大部分是纯小白,如果直播内容已经深化到应该如何做,每一步的步骤是什么,对公域用户来说,这非常不友好。


所以,未来我还会做直播,需要再我调整好状态之后,用新的方式来直播。


另外说一点,不做直播后,时间真的多出来好多!


因为以前我的每场直播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每天都需要重新准备直播内容,而每天光做这件事就要花很多时间。


自从降低了直播频率后,我下班变得很早,内容生产很快就能完成,我有了更多时间可以陪孩子。


昨天去接杭杭放学,他高兴得不得了,毕竟妈妈接放学,这发生概率很低。



因为下班早,所以晚上有整块的时间陪杭杭学习、阅读,我发现只要用心陪孩子,他的进步太大了,学习进度飞快。


这是调整工作节奏后,另一个收获。



另外,再谈个非常深刻的感悟:去做真实刚需的生意。


这个太重要了。


在自媒体创作的这六年,感受是在时时变化的。


以前在风口和红利期,非刚需的生意是可以做的,同样很赚钱。


但是在经济低迷期,我们做的生意必须真实刚需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最近说,我要把更多时间精力放在培养专业积累者专业型IP和创始人IP的打造上。


我会慢慢只聚焦在高客单。


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自媒体真的是刚需吗?这个需求是真实的吗?


看似是,其实不见得。


大家都想做自媒体,但是大部分普通人就是看看,就是浅浅尝试一下。


首先,他们付费意识不强;

其次,他们没有基本盘,很难跑通变现;

再次,他们往往行动力一般。


而这三个结合在一起,那基本上是死局。


当然,这事也绝对不是简单化等同于普通人做不了自媒体,而是那种既没有付费意愿,又没有专业积累,又没有产品,又玻璃心的人,做不了自媒体。


客户是需要筛选的,这句话我真的是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真正领悟!彻底领悟。


很多看似简单的道理,真正悟到,真的需要在实践中,一步步趟出来。


好了,又是一篇碎碎念,随时跟你分享我在自媒体运营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明天见。


我是Tina,全网70万粉丝,3000+学员,热爱心理学,有专门的心理学读书营;热爱写作、热爱分享,带着学员阅读写作、做自媒体。


文末送福利!

福利来啦!

福利来啦!

福利来啦!


如果你也有意向打造超级个体,在互联网上寻得破局,可以私信链接我本人,我会送你两份资料:


①小红书运营模式地图(帮助你公域快速起号) ②知识付费sop流程图(汇总我从0到7位数的步骤和打法)


记得私信:链接Tina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