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在南海测试“微波武器”,专门针对无人机群

美菲"肩并肩2025"军演搞了个大动作——美国陆军首次在印太地区测试高功率微波武器(ifpc-hpm),专治各种无人机蜂群。这套系统能用电磁波"烧毁"无人机电路,单次成本低到几分钱,摆明了是针对中国在南海和台海的无人机优势。

值得玩味的是,这次测试选在南海争议海域附近的三描礼士,时间点还卡在中菲海上对峙频繁的敏感期,火药味都快溢出屏幕了。

先说这武器到底狠在哪。传统防空导弹打无人机就像用大炮打蚊子,一枚导弹几十万美金,对面大疆无人机才几千块,账根本算不过来。

而微波武器直接电磁脉冲糊脸,一按开关能放倒一片,特别适合对付中国练就的"蜂群战术"——去年解放军秀过1180架无人机编队,战时要是黑压压一片扑过来,常规防御根本招架不住。

美军这次把刚研发的"电子杀器"拉到热带环境实测,明显是要验证它在潮湿多雨的东南亚能不能稳定发挥,为未来可能的热冲突做准备。

但技术再牛也得看用在哪。选择菲律宾当试验场绝非偶然,这里既是南海争端前线,又是美国"第一岛链"的关键缺口。小马科斯政府这两年硬刚中国,不仅重启美军基地使用权,还拉着美国搞史上最大规模军演,摆明要当美国印太战略的"钉子户"。

中国当然不惯着,海警水炮招呼仁爱礁、黄岩岛填海造岛,逼得菲律宾不得不抱紧美国大腿。这次美军趁机塞进微波武器,表面说是"联合防御",实则是给菲律宾递刀,顺便在中国家门口测试新装备的实战效果——毕竟台海若开战,美军最头疼的就是解放军火箭军+无人机群的饱和攻击。

更深层的博弈在于作战体系的对抗。负责测试的第1多域特遣队(1mdtf)是美军新锐部队,专攻电子战、网络战和远程精确打击的组合拳。他们跑到菲律宾不光试微波武器,还带着反无人机雷达(fs-lids)和海军陆战队的防空系统搞联合作战,明显在演练"多域作战"套路——用电磁干扰瘫痪你雷达,用网络攻击断你指挥链,最后微波武器点名无人机。

这套路就是冲着破解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去的,毕竟解放军在南海修岛礁、摆导弹,为的就是把美军挡在门外。

对中国来说,这波操作既是威胁也是提醒。威胁在于美军正在把菲律宾变成前沿技术试验场,未来可能部署更多定向能武器;提醒则是中国得加速反制手段,比如激光武器或更抗干扰的无人机。

别忘了中国电子战实力也不弱,去年珠海航展就展出过微波反无人机车,真要拼电磁对抗未必落下风。但问题在于,南海一旦出现美中装备的电磁对抗,误判风险会指数级上升——毕竟微波看不见摸不着,谁知道你是在干扰无人机还是瘫痪我雷达?

眼下最尴尬的其实是东盟其他国.....

越南、印尼这些南海声索国既怕中国一家独大,又不想被绑上美国战车,最近集体沉默就是明证。而菲律宾的激进路线就像在走钢丝:军事上靠美国撑腰,经济上却离不开中国市场和投资。

要是美军真把微波武器常态化部署,中国反制措施很可能伤及菲律宾经济,到时候马尼拉怕是哭都来不及。

这场高科技武器测试背后,是中美在印太的长期战略对耗。美国要证明"廉价科技"能抵消中国数量优势,中国则必须确保自家无人机群不被轻易破解。至于菲律宾,现在每配合美军走一步,未来在中美摊牌时转圜的余地就少一分——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棋子当久了容易变成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