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60多名来自具身智能领域的
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福田
所为何事?
原来
是奔着这场“硬核”大会来的
4月2日,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委会”)联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在深圳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召开具身智能工作研讨会暨AIIA具身智能工作组第二次会议。
会议开始,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委会秘书长兼委员、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总体组组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表示:
伴随本体硬件能力的升级、大模型能力的持续迭代,具身智能成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发展的交汇点和突破口,技术创新百花齐放,产业布局快马加鞭。
深圳市机械制造基础好、科技创新动能强、产业集聚效应强,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厚实的土壤。
AIIA具身智能工作组2025年度第二次工作会在深圳召开,期望深度链接国家和地方的产业生态,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同各方一起抓住机遇,协同促进具身智能技术演进和应用落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具身智能部副主任张蔚敏介绍:
面向具身智能产业,做“智能升级”的赋能者,一是标准制定构建行业统一规范,形成具身智能标准体系,聚焦智能化分级分类,以“国际标准引领,行业标准指引,联盟规范先行先试”,促进机器人和AI技术的融合发展;
二是测试评估明确能力升级方向,面向企业提供“虚实结合”、“实验室和到场实地测试”结合方式,树立产业标杆,助力产品选型和应用落地;
三是提供产业深度洞察把握发展态势,发布《具身智能发展报告》《具身智能产业图谱》等跟踪把握具身智能发展态势,并为相关政府部门、行业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供需对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开展优秀案例征集、具身智能供需对接大会、技术赛事、企业深度行等系列活动,加速产业落地。
主题分享环节
一起来听听专家和代表们
都有哪些“金点子”?
PART.01
AI机器人:加速垂直场景的研发、开拓与数据积累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庞建新:
人形机器人是缓解制造业一线人力供需矛盾的关键一环。在具身智能加持下,人形机器人将和传统的自动化设备实现很好的协同作业,成为更智能、更高效、更有生产力的工厂工人。同时也在商业服务、家庭陪伴等场景中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RT.02
开源具身智能数据生产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首席数据科学家夏轩博士:
具身智能数据价值是大模型训练数据的三倍以上,数据需求大且获取门槛高。
要想训练出性能更好的模型,需要有高质量、大规模和多样性的数据,但当前仍面临着成本难以承担、方法难以统一、有效性难以评价等数据瓶颈。
一个通用具身智能数据生产平台,兼容各类数据采集技术和硬件设备,实现任务数据的采集和生成,支持快速构建数据生产流程。
PART.03
多模态交互具身机器人前沿进展
中山大学通用具身智能中心主任梁小丹教授:
具身数据是探索具身智能“智能涌现”的核心资产,但目前普遍存在数据孤岛问题,在空间、形态与任务领域上相互隔离。在缓解这一问题上,大规模数据集建设和仿真平台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仿真平台通过模拟真实世界场景中复杂、动态的变化,帮助具身智能算法模型学会人机复杂任务交互,拥有强大的真机泛化能力。
PART.04
四足机器人警用场景业务介绍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AI 首席架构师廖承斌博士:
具身智能为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深化警用场景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鼎桥构建了四足机器人在警用场景的具身智能应用解决方案,主要涉及“机器人大脑+高算力模组和视觉感知类芯片+场景及任务数据+运控算法+本体”,并探索了四足机器人在临时应急布控、重点区域保障、识别、街面自主巡逻,防诈骗宣传等救援、巡逻等场景应用。
PART.05
有形操作系统(EOS)在人形机器人和无人机领域的应用和进展
金砖院人工智能专班产品负责人范维:
EOS操作系统是完全的开源项目,采用双内核架构,支持实时任务处理与多智能体协作,满足低空经济和智能制造的高度需求,同时深度适配国产RISC-V芯片。
目前正在探索EOS+无人机的解决方案,已经完成国产芯片适配EOS内核和无人机飞控算法研发,并支持开源用户自主完善和开发功能。
含AI量超高的福田
将给我们带来多少硬核惊喜?
我们慢慢等待答案揭晓
在你身边
还有哪些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
你期待AI如何改变生活?
评论区聊聊
-END-
编辑 | 古丹妮
校对 | 廖静文、蔡诗妍、林紫雯、魏实金
审校 | 罗立兰
监制 | 周常
信息来源 | 福田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