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杀手级”应用来了?这场对话信息量很大

2023年,ChatGPT引爆科技圈,人工智能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和潜力的技术之一,它在不断进化和创新。这一年来,各种各样大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层出不穷。AI究竟在哪些层面上改变了我们熟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呢?

对话》邀请了生成式AI产业的代表,开启一场关于生成式AI的深度讨论,他们是:

王小川 百川智能创始人

温书豪 晶泰科技董事长

王仲远 智源研究院院长

生成式AI到底会不会赚钱?

王小川:在行业中分成两派意见。一派是尽快落地变现,现在已经有用生成式AI生成广告,以前做一支广告可能需要20万元,现在可能只需要2000元。行业中另一个声音是,虽然赚钱了,但是把关注点放在业务之后,没有花心思和精力继续提升模型能力,就会迅速被那些模型能力不断提升的公司碾压。所以现在是两个偏极端的,一种是立刻见钱,见用户转化;一种是要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现在两种声音都有,而且很撕裂,一个叫现实主义,一个叫理想主义。

△王小川 百川智能创始人

温书豪:我相信人工智能就像互联网行业,经过这么多年,能沉淀出一些最重要的应用场景,特别是生物医药和材料这个领域,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比如生物医药,药物研发早期的风险成本非常高,所以通过人工智能降低试错成本后,开发药物的成功率大大提升。创业周期的企业一定要关注现金流以及商业模式,都很重要。在对的应用场景里,通过人工智能创造了价值,客户是一定会认可的。

△温书豪 晶泰科技董事长

王仲远:大模型的参数几乎以每年十倍的速度增长。不管对于企业还是研究机构而言,如何持续地训练高性能的大模型,始终是较大的挑战。这一波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定会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让人兴奋和期待的是未来在C端能否有“杀手级”应用的产生。有两种趋势,第一种是它与新的硬件结合,大模型变成一种新的操作系统。第二种是像Agent或者智能助理。看整个商业的历史,每一次大的发展机遇,其实都是一次科技的平权,所以也会为整个产业带来一次重大的革命。

大模型领域,“大厂”“小厂”谁更有优势?

王小川:大厂的团队虽然人才密度很高,但中国不缺有经验的人。在组织管理里,很多时候要考虑如何向领导汇报工作,甚至让几个团队同时竞争,从一种成就感推动科技发明创新变成了要完成KPI,这可能影响大厂的组织效率。创业公司更能做到成就感驱动,使每个人发挥最大的作用。小创新靠大厂,大创新靠小厂,这在历史上多次被验证。

温书豪:最近我们支持的一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初创公司,已经可以把过去有炎症风险、成本50万美元一针的疗法,推进到20多个病人完全临床治愈,还没有任何风险,成本降到10万美元以内。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供给这些初创公司,只要懂生物就可以做到,因为它的“千军万马”是后面的人工智能算法、算力,规模化、标准化做药物研发的机器人。初创公司的创新效率、管理效率、组织效率非常高。未来小公司以低成本、高效率,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王仲远:这波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四个要素。第一是一号位的信仰,对于通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这条技术路线的信仰;第二是要有足够多的算力;第三要有足够高的人才密度;第四要有组织保障。创业公司肯定有一号位的信仰,但大公司的一号位不一定会有这个信仰。大厂确实在人才密度上有一定的优势,但现在的初创公司也聚集了非常多的优秀年轻人。算力这一块大厂更有优势,它的资金更加雄厚,组织上初创公司会更加有优势。

生成式AI未来将落地哪些应用?

王小川:文娱和教育有很多变化。例如游戏公司,以前画个图可能需要好几天,而现在一个模型可能几秒钟就画出多幅可做选择,确实对效率有巨大提升。

王仲远:创意的生成,到图片和音乐的生成,以至于视频制作,其实AI已经在广泛使用。我以前的团队其实在做AI编曲,包括AI歌手、数字人歌手,已经处在领先的水平。

△王仲远 智源研究院院长

温书豪: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大特点,首先能被数字化,能定义目标函数,它会去学,学完后它会想,能想出人想不到的东西。

来源:央视财经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