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8年,关店保命?“跑偏”的盒马,被消费者狠狠上了一课


作为国内首家以“新零售”方式为噱头的商超,创办于2015年的盒马,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全部盈利,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全盛期。

尤其在北上广深等城市,盒马曾经一度成为人们购买生鲜食品的主要渠道。

然而,在2024年的今天,盒马却已经完全“跑偏”了,自从今年三月中旬,侯毅宣布卸任盒马CEO并退休的消息传出之后,网络上众说纷纭,都说盒马现在是“活不长”了。

那么,这个曾经被视为阿里巴巴集团新零售“样本”的盒马集团,为何会落到如今这一境地呢?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盒马崛起的原因

作为盒马这一品牌的创始人,侯毅背后,少不了心酸和泪水。

事实上,侯毅并非是“新兵”,在来到阿里巴巴之前,他曾经是在刘强东手底下的京东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自从京东离职之后,才被阿里挖过来。

这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电商老兵,一直想在生鲜行业发展。在他看来,当时市面上的生鲜产品普遍存在品种不全、配送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消费者手里拿着钱却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内买到心仪的产品。

虽说侯毅早就想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奈何在京东的时候,他没有得到刘强东的支持。

直到来到阿里巴巴之后,他的这一想法才趁着“盒马”的旗号变成了现实。

对于全国第一家盒马的开业,其实侯毅的心里是充满忐忑的,这一家企业不仅背负着马云“新零售”的梦想,而且背后还有着不小的资金压力,为了能够盘活这个IP,侯毅可谓是下了不少功夫。

盒马创建伊始,侯毅就定下了“规矩”——主攻线下订单,并且要做到30分钟冷链配送,只有这样,才能赚更多的钱,才能将“生鲜”的牌子打响。

果不其然,位于上海的第一家盒马低调开业后立即吸引了许多消费者的注意,其app购买和配送模式也让不少人觉得新奇,想要尝试一下这个盒马到底有多么的“与众不同”。

2018年,武汉盒马开业的时候,侯毅了解到了一种名叫“藕带”的地方特产,这种生鲜食品的生命期只有72小时,理论上,想要吃到新鲜的藕带,只能在周边地区。

但为了让上海人民也能尝鲜,侯毅决定白天派人采买藕带,晚上空运回上海,第二天一早就摆在摊位上销售,保证了藕带的黄金赏味期。

同时,盒马主攻的是“吃”和“体验感”,进口的生鲜都是波士顿龙虾、韩国生蚝、日本牡蛎等等在国内较为少见的种类,但,这场生鲜狂欢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成本

给消费者上了一课

事实上,在盒马宣布“换帅”之前,盒马就已经被消费者“唱衰”了。

今年2月,盒马宣布北京、南京和长沙三城的门店无门槛起送费调整为99元,不满99元则要收取6元的配送费

要知道,此前最贵的起送费也不过49,盒马这样上调,无疑是在将自己的前程“断送”,将自己的客户“败光”。

顾客之所以会选择盒马,还不是为了“尝鲜”吗?买一些生鲜和早餐类的东西,凑个49的起送就已经不容易了,如今更是达到了99,否则就要6元配送费,这不就等于变相涨价吗?

有人说,虽然盒马此前已经做到了全面盈利,完成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其背后的资金压力并没有就此清零。

尤其是当盒马开到小城市之后,这种资金后继无力、顾客消费无力的感觉就慢慢涌现上来了。

毕竟,不是每一个城市的人都爱吃生鲜,也不是每一个城市的人都有能力消费的起高端生鲜。

如今,用户们想要购买生鲜产品,仍旧有很多种选择。盒马或许是其中配送最快、种类最全的,但却不一定是性价比最高的。

比如,如果顾客想要吃个冰淇凌、煮个汤圆,难道还要去凑个一百块的起送费不成?下楼溜达一圈儿,小超市里也能买到这些东西。

不得不说,侯毅是有谋略,有远见的,但是也有些过于“激进”。他曾经设想过,要将盒马开的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很显然,这一想法已经无法实现了。

盒马的确是有自己的独特竞争力的,这一点我们无需否认。但毕竟是一个商品,是一个靠消费者维持生命的企业,无论何时,盒马都不应该放弃初心,忘记本心。

盒马的滑铁卢也给了我们一个教训:顾客是上帝,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参考资料:

《多次陷“卖身”传闻的盒马将去向何处》——上游新闻,2024年3月18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