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放弃造车:别逗了!可能只是丢弃了那个外壳

商业洞察 丨 作者 / 殷思源

2月28日,媒体报道,苹果将正式放弃造车,泰坦项目组将被解散。

要知道,这个项目可是乔布斯当年的构想,苹果也已经付出了10年心血,投入超过10亿美元,更是苹果有史以来投入员工最多的项目。

近2000人的泰坦项目组,大多转投了苹果的人工智能事业部。也因此,网络上很多人评价,苹果放弃造车,梭哈AI了。

苹果真的放弃了电动车么?这其中有没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怎么会那么轻易?

市场有很多猜测,我们试着用已有的线索,做出一点点推演。

1

市场的反应,千人千面

此话题一出,市场反应各不相同,我们先从身边说起。

李想认为苹果审时度势,表示支持;何小鹏,认为苹果选择退赛让人意外;雷军,则直接说这是正确的决定。

相比于国内大佬们中规中矩的表达,埃隆·马斯克的表态意味深长,他在社媒上发了一个敬礼和一个点烟的表情。

有人说这是特斯拉和苹果深度融合的证据,此前有调查显示90%的特斯拉用户使用的是苹果手机;还有人说,这是特斯拉对苹果的戏谑,毕竟曾经特斯拉困难的时候,希望低价买个苹果(据说是市值十分之一的价格),当时,傲慢的库克甚至没有接听马斯克的电话。

比起这些业内人士的思考和恩怨,投资者可以说是一边倒地支持苹果的做法,尤其是放弃造车转向人工智能,投资者很买账,这从苹果官宣后上涨的股价就能看出来。

2

永远不要低估苹果的战略

库克的冷静,不同于乔布斯张扬与偏执。

首先,苹果当初决定造车,目标不仅仅是现在已有的电动车形态,而是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完全智能化驾驶汽车,而且内饰设计相当富丽堂皇,定价目标是10万美元上下。

这也符合苹果一以贯之的高利润率追求。

但是,在电动车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比亚迪已经可以用7.98万交付比亚迪秦,即将上市的小米SU7据说价格也非常有竞争力,那还会有那么多人为苹果的梦想买单么?

再者,苹果此次是主动放弃造车,要知道智能汽车里的很多软件、硬件都是参考了苹果的优势和创意,甚至苹果的软件已经在很多品牌的电动车上装载,这些都不该被忽视。

当苹果将全部的战略都倾斜给人工智能汽车的时候,你能想象到它会爆发出怎样的力量?

写在最后的话

很多同学都在网上晒出了,当年乔布斯曾经说过的一段话:苹果早已破解了电视的未来。

但是,苹果电视从来没有真正出现在市场上。

也许,当苹果亲口说出要放弃造车这件事的时候,可能只是放弃了造一个汽车外壳那样的载体,而对于智能汽车这个赛道,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去参与,不是不能,只是换一种形式,在更高的地方等待这个产业而已。

硬件、外壳永远不是行业的全部。

苹果放弃造车,这一刻,可能是这个行业赛道逐渐清晰,投资更加多元的新起点。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