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增长在几年前就已经停止,虽然腾讯极力避免回答这个问题,也用尽了方法来粉饰和回避增长下滑,但市场是公平的,腰斩的股价说明了一切。
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拥有微信、QQ、王者荣耀等全民级产品,曾经是中国互联网的领军者和创新者。
但是腾讯已经深陷困境,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和危机。
腾讯的主要营收来源——游戏,已经多年没有新爆款出现,护城河微信也被抖音抢走了用户时长。
腾讯似乎大厦将倾、大限将至。
那么,腾讯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腾讯又该如何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呢?
创新能力下降
先别笑,其实腾讯也是有创新能力的。
腾讯曾经是一个以微创新为核心的公司,从OICQ到QQ,从QQ空间到微信,从微信支付到小程序,腾讯每次都能抓住时代的变化,参照别人的成功经验,迅速推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不过可惜的是,腾讯从不主动创新,每次都是被动创新,也就是把别人的想法加工美化,然后依靠自身社交垄断的强大宣发能力,迅速占领整个市场。
腾讯这一套打法曾经让其获益匪浅,但由于长期这样操作,导致了一个可怕的现象:那就是社会上再也没有人愿意去做创新了。因为做创新,失败了血本无归,成功了为腾讯做嫁衣。
这就导致在外界看来,似乎是腾讯的创新能力在下滑,一直没有推出令人惊艳的新产品,反而沉迷于对旧产品的维护和变现,缺乏对新技术和新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响应。
例如,腾讯的游戏业务一直依赖于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老牌IP,没有开发出新的游戏类型和内容,导致用户流失和收入下降。
腾讯的社交业务也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微信虽然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但是被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抢走了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微信的活跃度和增长率都有所下降。
腾讯的创新能力的下降,使得腾讯失去了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也失去了用户的信任和喜爱。
战略定位模糊
腾讯曾经是一个以社交为核心的公司,以连接他人为基础,以资本为武器,以平台为目标,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涵盖了游戏、娱乐、教育、金融、医疗等多个领域。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腾讯的战略定位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要做什么样的事情,要为谁服务。
例如,腾讯在游戏领域,既想做发行商,又想做开发商,既想做国内市场,又想做海外市场,既想做端游,又想做手游,既想做大型游戏,又想做小型游戏,结果导致资源分散,效率低下,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腾讯在社交领域,既想做社交网络,又想做社交电商,既想做社交媒体,又想做社交工具,结果导致产品复杂,功能冗余,效率低下,尾大不掉,没有形成差异化。
腾讯在其他领域,也没有明确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只是跟风投资,没有形成协同效应和增长动力。
腾讯的战略定位的模糊,使得腾讯失去了方向和焦点,也失去了合作伙伴和投资者的信心和支持。
但是越大的公司转型就越困难,腾讯如果不改革创新,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那么后果几乎可以预见。
游戏板块会被其他更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取代,失去用户和市场。例如可能会被网易、米哈游、字节跳动等公司的新游戏挤出市场,用户会转向更有创意和品质的游戏,腾讯的收入会大幅下降。
社交板块可能会被抖音、微博等公司的新社交产品抢占用户,用户会转向更有趣和互动的社交平台,腾讯的社交影响力会大幅减弱,这会导致腾讯的零成本宣发优势荡然无存。
腾讯可能会被员工和投资者抛弃,从而失去人才和资本,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腾讯的游戏业务被自己的开发者和设计师认为没有创新空间和发展前景,从而选择离开或创业。之所以腾讯的游戏团队还没有分崩离析,是因为腾讯掌握着强大的宣发渠道和庞大的资金。这就导致腾讯的游戏工作者没有梦想,只是日复一日的换皮。
腾讯的社交业务由于增长触顶,会被投资者认为没有增长潜力和回报率,选择撤资或转投,这样一来,腾讯的资本优势也会萎缩消失。
我并不否认,腾讯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伟大公司,但它也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和危机。腾讯要想走出困境,重回辉煌,就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我相信,只要腾讯能够坚持创新、开放合作,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