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锐评俞敏洪:建APP为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削弱董宇辉价值

最近李国庆谈到俞敏洪推广自有APP时表示,大量用户是冲着董宇辉来购买产品,而不是因为俞敏洪的情绪价值,因此俞敏洪需要创造自己的平台来建立情绪价值,增加自己的信心。

李国庆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实际上董宇辉和俞敏洪在平台上都有一千多万粉丝,但是粉丝构成却截然不同,董宇辉的大多是直播粉,而俞敏洪的粉丝大多数是短视频粉。

董宇辉的粉丝更多是情怀粉,认同主播的情怀,也愿意倾囊相助;而俞敏洪的粉丝更多是道义粉,认同俞敏洪成功企业家的身份并且对其言论保持关注,但是不一定买产品。

这也是为何同样有千万粉丝,但形成的购买力完全不同,董宇辉的粉丝甚至曾多次冲了俞敏洪的直播间,以致俞敏洪多次在镜头前哭诉,实际上这让俞敏洪很没有存在感。

哪怕是每个主播开场前都要说这是俞敏洪带队的什么什么直播间,但是大部分粉丝一直觉得那个直播间就是董宇辉的直播间,因为董宇辉在与不在差别太大了。

这就客观上造成了一个主播把持着公司的命脉,这在粉丝经济下面也许很自然,但是在传统企业里面显然非常出格的,啥叫功高震主,这就是样板。

要改变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做法:第一就是把主播提拔成核心管理层,进行深度绑定,那自然不用怕了;第二就是分化主播的粉丝,把粉丝圈到私域来,用公司IP代替主播的私人IP。

在尝试复制董宇辉和直接去董宇辉化失败之后,俞敏洪选择了第二条路,那就是建立独立的APP,逐步把粉丝迁移到自己的APP,一旦形成购买习惯之后,那就是公司的资源了,跟主播关系不大。

那为何李国庆不看好呢?因为现在建立一个独立的APP已经不是难点,电商这套玩法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现在已经发展到内容电商时代,离开了内容就离开了流量,离开了流量注定无法发展。

真正运作一个独立的平台对流量要求非常大,而且也必须得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最近看公司准备做成会员制,想做成Costco,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国内商超界能跟Costco挂点边的也就是胖东来了,雷军也很推崇Costco的模式,小米也实实在在把很多产品的价格打下来,品质打上去了。

现在的电商企业不管是自营品还是合作产品,重点还是在于服务,服务既不是傲慢也不是威胁,是实实在在做好产品,做好互动,做好售后,而不是做一锤子买卖。

不管目标是想做山姆还是想做Costco,服务的理念和态度最重要,如果连粉丝说句话都容不下,那证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回头看,如果没有董宇辉出现,整个公司到现在估计都没什么起色,不要说什么GMV,什么股价飙升,看看现在新东方的直播间就懂了。

包括公司的领导层,什么高位套现,什么成功翻身,本质上都是靠着董宇辉承接和转化的流量,挖到第一桶金后想吃掉这波流量,但是这波流量是跟董宇辉密切相关的,哪怕混成丈母娘的大哥也没用。

董宇辉是块宝石,宝石为什么有价值?是因为有很多慧眼识珠的丈母娘粉丝,所谓吃董宇辉的红利不过就是吃丈母娘的钱包,当然这个并没什么对错,但是如果连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就很令人讨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