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G标准专利新排名:华为第1,三星第3,OPPO第9,小米呢?

中国在5G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领先优势,已建成全球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截至2023年3月底,我国5G基站数量达到264.6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4.3%,实现了“县县通5G”。如今,5G全面融入52个国民经济大类,在工业、智慧城市、医疗、教育等行业的应用数量持续增长。

在专利方面,中国同样处于领跑位置。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截至去年底,全球声明的 5G 标准必要专利超过8.49万件,有效全球专利族超过6.04万项。

标准必要专利(SEP)是指标准规定的技术在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实施标准时所必须实施的专利。简单来说,一家企业拥有多少标准专利数量,在5G时代就拥有多少话语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制定游戏规则。

前十位企业中国企业占5席,同比增加1家。排在6-10位的依次是诺基亚爱立信、大唐、OPPO和小米。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小米首次进入前十,有效全球专利族数量占比4.1%。

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于2015年底成立5G预研团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截至去年9月,已加入30多个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化组织,向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累计提交5G/B5G相关技术文稿3200余篇。覆盖了3GPP里的RAN(无线接入技术与无线接入网)、SA(业务与系统)和CT(核心网与终端)三个核心工作组,并且主导相关的课题研究。

小米持续投入技术研发,根据财报显示,去年研发支出160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8.4%;研发人员在员工总数中占比提升至近50%。除了5G移动通信技术,公司还在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积极布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的专利超过3万项。

OPPO在全球拥有6大研究所(北京、上海、深圳、东莞、日本横滨和美国硅谷)、6大研发中心(深圳、东莞、成都、印度海得拉巴、西安以及在建的东莞长安研发中心),超过10000名研发人员。

截至3月底,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9万件,全球授权数量超过4.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90%,主要覆盖5G、视频、充电、影像、AI等领域。OPPO已连续四年(2019-2022)国际PCT专利申请跻身前十,连续四年排名中国企业申请人第二。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5G通信标准专利,向3GPP提交标准文稿数量累计超过8000件。

排在榜单前五位的分别为:华为、高通、三星、中兴LG华为继续稳居第一,有效全球专利族数量占比高达14.59%。细分来看,它在RAN、SA领域授权专利族数量均是最多的,占比分别为14.49%、22.39%;在CT领域授权专利族数量排名第三(10.70%),仅次于诺基亚和三星。

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去年在销售收入同比微增0.9%至6423亿元的情况下,华为研发投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615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25.1%,近十年累计投入超过9773亿元。公司拥有约11.4万名研发人员,约占总员工数量的55.4%。

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所言:“华为的真正价值在于长期在研发上的投资,所沉淀和积累起来的研发能力、研发队伍、研发平台,这才是华为构建长期、持续竞争力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