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三连:挑战杯?“互联网+”?三创赛?

青春铜院

reading

大学期间

可参加n个国家级竞赛

高含金量比赛具体详情

在大学中除了过四六级

要想在以下人生选择环节

【考研】部分高校的考研条件承认竞赛成绩     

【就业】更不用说了,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证明  

【奖学金】也对奖学金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有优势······

静待竞赛时机,好好了解哪些竞赛适合自己

可别收藏吃灰呀!!!

no.1

no.1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的国内最大的综合性赛事,是覆盖所有高校、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影响力最大的赛事之一。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如果项目获得认可,后续甚至可能落地成为公司。

简    称“互联网+”大赛

时    间每年在4月左右报名,具体时间关注官网。

大赛赛制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

参赛类别

奖项设置:

官  网https://cy.ncss.cn/

/////    

no.2

no.2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竞赛

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举办地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

大赛赛制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

参赛类别两个并列项目,分别为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小挑”)

(这两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交叉轮流开展。)

比赛时间两年一届,5月份左右报名,具体时间关注官网。

参赛项目

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大挑:三个主赛道和专项赛道

1.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2.科技发明制作类

3.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4.专项赛道

小挑:三个主赛道和专项赛道

1.创业计划赛

2.创业实践赛

3.公益创业赛

4.专项赛道

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大赛设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五个赛道。

官   网http://www.tiaozhanbei.net

no.4

no.4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旨在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该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

大赛赛制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

参赛时间每年9月中旬某个周末举行(从2019年起,竞赛时间通常是周四18:00至周日20:00)

竞赛形式:

no.5

no.5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全国大学英语竞赛是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组织的全国唯一个考查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竞赛活动。

大赛赛制:初赛、决赛、全国总决赛

参赛时间:

“地面赛场”:大赛官网于2022年6月1日起开放报名页面。2022年11月7日前须完成省级决赛。

“网络赛场”:2022年6月1日至10月16日,选手下载u等生app进行注册报名,报名费100元/人。选手须保证个人资料真实、有效,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大赛组委会保留进一步追究责任的权利。

组织形式

2022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包括“地面赛场”“网络赛场”两种形式。

地面赛场“地面赛场”初赛由院校组织,选拔选手参加省(市、自治区)级决赛,各省级决赛前3名选手参加全国决赛。比赛环节可包括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回答问题等部分。可参考全国决赛形式。

网络赛场“网络赛场”为选手个人报名参赛,符合参赛资格的中国籍选手可同时报名“地面赛场”和“网络赛场”。2022年“网络赛场”增设外卡赛晋级名额。最终,“网络赛场”选拔90名选手晋级全国决赛。参赛方式如下:

no.6

no.6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自2005年第1届至今,遵循“促进教改、启迪智慧、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立德树人”的竞赛宗旨.大广赛整合社会资源、服务教学改革,以企业真实营销项目作为命题,与教学相结合,真题真做、了解受众、调研分析、提出策略,在现场提案的过程中实现教学与市场相关联。

大赛赛制: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

参赛类别: 一次参赛 三级评选(校、省、全国)

比赛时间:从2014年开始改为一年举办一届。届时以通知为准。

参赛流程:

文字 | 杨   玲

图片 | 杨   玲

编辑 | 杨   玲

责编 | 王静静

主编 | 宋月荷

审核 | 张朝飞

参考及来源:

【1】校团委青媒工作室

【2】竞赛官网、百度百科

【3】综合资料收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