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美十六:接口隔离原则有哪三种应用?接口该如何理解

王争《设计模式之美》笔记

如何理解“接口隔离原则”?

接口隔离原则的英文翻译是“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缩写为ISP。意思是:客户端不应该强迫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其中的“客户端”,可以理解为接口的调用者或者使用者。

理解接口隔离原则的关键,就是理解其中的“接口”二字。在这条原则中,我们可以把“接口”理解为下面三种东西:

  • 一组 API 接口集合
  • 单个 API 接口或函数
  • OOP 中的接口概念

把“接口”理解为一组 API 接口集合

UserService中添加删除用户功能时,新加RestrictedUserService给特定用户使用。

把“接口”理解为单个 API 接口或函数

把“接口”理解为 OOP 中的接口概念

通过RedisConfig、 MysqlConfig、KafkaConfig的热更新和在页面上展示,说明了符合接口隔离原则的代码:

1.设计思路更加灵活、易扩展、易复用

2.不符合的设计思路在代码实现上做了一些无用功

重点回顾

1. 如何理解“接口隔离原则”?

理解“接口隔离原则”的重点是理解其中的“接口”二字。这里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如果把“接口”理解为一组接口集合,可以是某个微服务的接口,也可以是某个类库的接口等。如果部分接口只被部分调用者使用,我们就需要将这部分接口隔离出来,单独给这部分调用者使用,而不强迫其他调用者也依赖这部分不会被用到的接口。

如果把“接口”理解为单个 API 接口或函数,部分调用者只需要函数中的部分功能,那我 们就需要把函数拆分成粒度更细的多个函数,让调用者只依赖它需要的那个细粒度函数。

如果把“接口”理解为 OOP 中的接口,也可以理解为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的接口语法。那接口的设计要尽量单一,不要让接口的实现类和调用者,依赖不需要的接口函数。

2. 接口隔离原则与单一职责原则的区别

单一职责原则针对的是模块、类、接口的设计。接口隔离原则相对于单一职责原则,一方面更侧重于接口的设计,另一方面它的思考角度也是不同的。接口隔离原则提供了一种判断接口的职责是否单一的标准:通过调用者如何使用接口来间接地判定。如果调用者只使用部分接口或接口的部分功能,那接口的设计就不够职责单一。

参考: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intro/250?code=gLit0LpsKZQ6vOVqS1htGOSAKYLCYeMuklw2dwajH-4%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