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媒体帝国,终于撑不住了

01


拨乱反正,国家出手了!



10月8日,发改委突然发布一份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征求意见公告,截止时间10月15日。


这份看似不起眼的清单,实际上相当于一颗核弹。


它到底有什么斤两?


我们赶紧来解读清单:


第一,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


第二,非公有资本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新闻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通讯社、报刊出版单位、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广播电视站以及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机构等;


第三,非公有资本不得经营新闻机构的版面、频率、频道、栏目、公众账号等;


第四,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重大社会、文化、科技、卫生、教育、体育以及其他关系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等活动、事件的实况直播业务;


第五,非公有资本不得引进境外主体发布的新闻;


第六,非公有资本不得举办新闻舆论领域论坛峰会和评奖评选活动。



以上六点,意味着私有资本在国家新闻业务中被除名,说白了,媒体必须姓社不姓资。


因此,这份清单一曝光,立即在资本界掀起轩然大波。


对那些控制新闻媒体的巨头来说,好日子到此为止。


比如说阿里巴巴


02


一直以来,阿里都想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媒体帝国。


据不完全统计,阿里系在国内累计投资了90多家媒体企业。


可以说,从传统报刊到新媒体、从图文媒介到视频网站、从科技、财经到娱乐、文化,阿里覆盖了中国媒体界小半壁江山。



第一、纸媒


2015年,是阿里媒体帝国的肇基年。


6月,阿里豪掷12亿元入股第一财经,成为近年来国内财经媒体获得的单笔最大投资。


7月,阿里入股博雅天下。


9月,阿里联手财讯集团、新疆网信办创办“无界新闻”。


10月,阿里联合四川日报集团成立“封面媒体”。


12月,阿里全资收购香港《华南早报》。


除此之外,阿里还拿下了《商业评论》《京华时报》《21世纪传媒》《光线传媒》《北青社区报》等数十家媒体的股份。



第二、新媒体


在新媒体领域,阿里出手稳、准、狠,覆盖了我们日常上网的方方面面。


阿里拥有微博30%股份,价值35亿美元;


阿里拥有B站6.7的股份,价值26亿美元;


阿里拥有36氪16.2%股份,价值2500万美元;


……


2014年4月,阿里联手史玉柱,以65亿元收购华数传媒40%的股权。


除此之外,阿里也扫货般地投资了著名科技媒体虎嗅网、钛媒体、pingwest品玩等等。


可以说,阿里掌握了半壁互联网媒体江山。



第三,影视媒体


2016年,阿里45亿美元吞下优酷土豆


在视频媒体方面,阿里拥有三家影视制作公司:阿里影视、光线传媒、华谊兄弟——这还不算阿里参股的万达影院。


经过多年布局,阿里打造了一个点、线、面全覆盖的媒体帝国,马云被称为中国“默多克”。



03


有人说,为什么要将资本清出新闻界?放水养鱼不好吗?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今年6月17日,大批特警将查封香港《苹果日报》,逮捕了总编辑罗伟光、副社长陈沛敏、总裁张剑虹等人。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这家报纸,但它在香港可谓是臭名昭著。


它由“祸港四人帮”之一的黎智英创立,26年来反中乱港、无法无天,实际上沦为了美国的文宣走狗,被《人民日报》称之为“毒苹果”。



毒苹果被查后,前特首梁振英神补刀:从明天开始,香港每年会减少3亿张废纸。


这样一家人人唾弃的报纸,到底做了什么恶?


第一、数典忘祖,中伤大陆;


第二、抹黑香港政府;


第三、专搞桃色新闻,合成周慧敏裸照、诽谤周星驰嫖娼;


……


早年毒苹果还只是喜欢搞桃色新闻,最近这些年,它越走越极端。


它打着新闻自由的幌子,在非法“占中”、“修例风波”、违法“初选”等一连串反中乱港事件中,肆无忌惮地对抗中央和香港政府,彻底沦为了反华势力的“堡垒”和“文宣机器”。


它的恶行罄竹难书!



回过头来看,阿里的媒体帝国,虽然不至于走《苹果日报》路子,但它也曾经多次操控新闻舆论。


首先,维护形象


阿里这家巨无霸公司,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


马云的形象要不要维护?蒋凡的形象要不要维护?淘宝天猫的形象要不要维护?


掌握了媒体,就掌握了话语权,就能引导甚至控制舆论导向,维护公司形象。


其次,维持市值


上市公司控制了媒体,就能控制对它市值不利的负面消息。


说白了,就能忽悠投资者买它的股票。


阿里也是这样。


很多财经大V都曝光过,自己在雪球专栏上发表阿里业绩下滑的文章,总是离奇被删。


为什么?


因为蚂蚁金服是雪球的股东。


在别人地盘发表其股东不利消息,不删你删谁?


最后,打击对手


这一点,京东深受其害,最有话语权。


从阿里封杀“蒋凡出轨”新闻后,国家态度已经非常明确,资本绝不能控制媒体。


互联网作为新闻基础设施,更不能成为利益集团操纵舆论的工具。


一位伟人说过,舆论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很多人只相信新闻自由,却不知道新闻只为背后老板服务,谁出钱,谁就有话语权。


前段时间,美国中情局(CIA)成立“中国任务中心”,公开招募华裔间谍,企图从舆论上渗透。


想想,真是毛骨悚然。


因此,媒体必须姓社不姓资。


中国必须坚决防范资本操纵舆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