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的野望:中国一定能化腐朽为神奇

电动汽车绕过内燃机技术,中国瞬间弯道超车成为了汽车制造大国。估计光刻机比发动机技术难10000倍都不止,中国人似乎又天生对细腻精密的技术不敏感,加上高端芯片短缺又有立即需要的紧迫性。中国花了30年时间都没有把发动机技术真正拿下,如果中国用10年或更长的时间才攻克光刻机技术,芯片制程的概念恐怕早就玩了。总而言之,中国光刻机制造只能当成一个科研攻关的关键项目,不能寄望于其来解救要立即吹糠见米的高端芯片紧急之需。

上海微电子90纳米光刻机

这几年,智能手机迭代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高,性能也超过了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这主要是半导体制造商竞争异常激烈,过度偏激地追求芯片制程造成的——因为越快掌握芯片先进制程,就代表技术实力越强大,就能够从市场获取更高的商业利润。其实,从2007年苹果第一台苹果智能手机诞生,到现在差不多玩了15年了,花样变来变去还是换汤不换药。随着人工智能化时代来临,也是该改变智能手机形态的时候了。作为芯片被封锁的华为,应该诞生一个“新物种”,来取代当前的智能手机,从而在芯片获取上变得更主动。任正非曾经说过:“苹果发明了智能手机是个伟大的创举,但现在华为还没有诞生出革命性的产品。”显然,任正非也是念兹在兹想搞出一个旷世之作的。

9月13日,华为将发布一款14英寸的“手机”

对于光刻机的野望:既然不能立即制造出最先进的光刻机,那就发明更引领时代的终端产品,其实这也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方式,似乎华为正朝这个方向努力。“玩手机,何必用手机”这句话,可以看出华为正在为下一代产品导入新的概念,隐约看以看出有终结传统意义上的“手机”的野心。这将导出两条手机改造的思路:1、手机和PC端互联,今后在电脑桌面上就像点击一下微信的图标,就是可以玩手机了;2、屏幕和主机分离,今后台式电脑主机、笔记本、车用系统或单独的手机主机,只要互联都可以驱动屏幕。果真如此,那么终端对芯片尺寸的要求就不那么苛刻了,放两块或三块7纳米芯片都可以。但有个问题比较疑惑,如果屏幕和主机分离,主机对屏幕的辐射的范围有多远,如果是100公里就不要整天背着主机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