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里买货,是不是交智商税?

2020年11月24日17:24:04 科技 1369

据百度百科说,智商税一词是在2013年出现的。百度百科上甚至有本词的严格定义:

智商税,又称低智商税,网络流行词,是指由于在购物时缺乏判断能力,也就是低智商的表现,花了冤枉钱,这些冤枉钱就被认为是缴了低智商税。

词语定义和场景使用越来越脱离,是现实。这几年智商税愈发流行,已经演变成骂人不带脏字的形容词。

以前我们认为谁买东西买贵了,说你四不四撒,温和一点,说你tm真土豪。现在可以用“你交了智商税”来彰显自己的优越感。

我觉得“智商税”这个词,确实是汉语中无数伟大发明之一。它可以迅速起到划分“敌我”阶级的作用,让对话的其中一方占据“智商”优势。而“你tm真土豪”的潜在意思是夸奖,又有另一层意思是我穷。如果可以,我们都想做花钱不眨眼的土豪。

智商税就不同了。智商这两个字天生的高级感,可以牢牢的占据鄙视链的上层,让人毫不费力的俯视脚下。

由于“智商税”一词的特殊属性,不仅传播者喜欢用。每个行业后来入场的新品牌也都喜欢用。比如老罗,每次在进入新行业之前,都会猛踩原来行业的“友商”,说他们是流氓,让用户交智商税。

时间长了,智商税就成了党同伐异的武器。你只要不同意我的选择,那就是交智商税。

其实,不管什么人货场如何转化,商家都会利用场景来扩大自己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尽量减少用户横向比较的机会,提高用户转移成本。

按照现在“智商税”的常规语境,我完全可以说,在手机App上下单,就是交智商税。

为啥?

为什么每个商家都想做自己的App?除了手机离用户更近以外。

在电脑上,从京东到淘宝,只需要切换一个标签页。在手机上,你要离开一个App,打开另一个App。

在电脑上,你犹豫了,会去百度搜索,贴吧找人,知乎发问,一个浏览器搞定。

在手机上,这几件事需要完全不同的App,想想就累。

在电脑上,屏幕足够大,更容易做商品的横向比较。在手机上,屏幕就这么大,一不留神当时在看的商品就划过去了。你本能就想先加购。

从电脑到手机,是用户放弃了更容易获取大量信息的机会,自主增加了信息不对等的商家优势。信息不对等,不就是原本你应该知道的,但是你就是不知道么?难道不是智商税?

真不是!

我举几个例子。

同一件商品,专柜5000,淘宝2000,是不是智商税?

这是信息不对称的典型案例之一。我们假设不存在假冒伪劣,就是完全一样的商品,专柜卖5000,淘宝卖2000,甚至闲鱼卖1500。如果你在专柜买了,肯定会有人说你交了智商税。

谁这么说你,谁智商也不高。

商品价格随行就市,在不同的竞争区域里定价不同。厂家自然有自己利润率的考核和定价方式,我们不讨论这套算法。单单从消费意愿上来说,商品的价格是谁来决定的?并不是厂家,而是最后一个进场的买家来决定的!

只要专柜的商品一直有人愿意以5000块钱去购买,它就能卖5000。因为专柜环境本来针对的人群就不一样。价格标签本身也是买家身上的标签。花多少钱吃一顿饭的标准,可以人人不同。去淘宝还是去专柜,即使不考虑决策成本和使用习惯,购买力和价格标签之间的联系,本身就是人群身份感的一部分。

不用淘宝,不用拼多多,不在电商上购物,也是一种标签。代表此人可以轻松地选择这种购物模式。而无需考虑购物模式还有什么金钱使用效率优化的问题。

当然,前提是TA知道电商,而选择不用。那要是不知道呢?

不知道电商,就好像你不知道批发商也能一件代发一样,并不可笑。这个世界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没有人掌握所有的必要信息。即使有可能,为了掌握这些信息而花掉的时间,精力,也谈不上投入产出比。

因此,在现有信息下作出的购买决策,不叫智商税。

同理可证,iPhone在美国卖的便宜,我会海淘可以买回来,你不会,买不回来,你买国行不能叫交智商税。

始祖鸟一件冲锋衣在专柜卖8600,我海淘只要2000块,并不能证明谁的智商高。

用iPhone不用安卓,是不是智商税?

或者反过来,用安卓不用苹果,是不是智商税。比如菊厂高达1万好几千的保时捷限量版。

都是手机,都能打电话,凭啥价格就不一样?总有人用智商税来证明自己的高大。

先不说不同平台上的生态,用户使用习惯,叠加出来的转移成本。思考一下,收费厕所和旁边没人的地方解决一下相比,是不是交智商税?5星酒店和3星酒店对于商务繁忙的打工人来说,就是睡个觉的事,贵出来的钱是不是智商税?

人群必然有阶级,通过价格来表明自己的购买力,用商品做表象,是阶级外放的形式之一。人群的优越感就来自于不平等。

外放的商品表象,不管是购买的产品,还是购买产品的场所,都代表了一部分人群的价值认知。

和跟自己价值认知相近的人做生意,交朋友,沟通成本最低。所以大家都会选择用简单的方式在自己身上贴标签。iPhone显然其中比较明显的那一个,保时捷版的华为也是。

我愿意为某些溢价付钱=我认可(或者假装认可)溢价代表的劳动价值=我已经脱离温饱,是个有选择的人。

从财务自由,樱桃自由,猪肉自由,大家追求的自由,其实都是这种标签的不同展现形式。你啥自由都没有,那就还没脱贫。

在以金钱衡量个人价值的现实,没脱贫,还说个屁智商税?你不配。。。

买茅台是不是智商税?

商品本身一定是有溢价的。这几年的拼多多和直播间,搞得人群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厂家赚钱有原罪,非得平进平出才是良心卖家。

是吗?是吗?是吗?

如果有两份工作摆在你面前,一份是做一件产品90%的合法利润率,另一件是做一件产品只有30%的合法利润,你选哪个?

前面说了,商品的零售价是由最后一个入场的买家来决定的。只要90%的利润率一直有人买单,而且合理合法,为什么不选?

比如茅台,水和酒精,再搭配一些玄学,可以一瓶卖到2-3000。茅台里还有不同的等级,价格也不一样。你觉得不值这个钱,可以不买。但你只要买,就得接受这一套定价逻辑。

类似的商品还有茶叶,燕窝,虫草,咖啡也算。我说的都是正经商品,只要市场上有人愿意出价,在这种成熟流通市场上,有稳定的买卖双方,那就不存在智商税的问题。只有对不同价值的认知差异。

所以,什么是智商税?

被漏洞百出的谎言轻易欺骗,忽略最基本认知的购买行为,是智商税。

比如,比特币。

比特币已经有稳定的买卖人群,还不能算智商税。真金白银去买那些不会落地的空气币,完全是靠项目方忽悠就进场的,确实是智商税。

那些永远不会成为现实的空气币,不产生任何价值,只靠口口相传的故事来骗钱。一件连溢价基础都接近于0的商品,你明知风险还要买,可不是就是拿着自己的智商跟别人PK吗。每一分赔的钱,都是智商税,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有些人以为东西卖得便宜,就不会交智商税。价格便宜不代表没利润,商业机构的核心是赚钱,不赚钱你卖什么货呢?老太太过马路你可以做雷锋,商场上你做雷锋,那不是xx吗,是吧。

总是臆想有人会赔本赚吆喝,把应得的利润不要,送给自己,是赌徒心理,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

你是吗?

不,你不是。

你是的话,还能这么穷?

刻意忽略最简单的商业逻辑,一门心思捡便宜的人,最容易交智商税。只有人性中最基础的贪欲,才能有效蒙蔽认知,把狗屎卖出黄金价。

我再提醒一句,狗屎不卖出黄金价,就不是智商税了吗?如果你买回去不是为了尝这口特别的,就算狗屎卖狗屎价,如果狗屎有价的话,那也是智商税。

把你完全不需要的东西,用任何价格卖给你,都是智商税。

直播间买货是不是智商税?

我只能说,直播间买货,比较容易交智商税。那些天天喊自己血亏,却换着花样一直“亏”的直播间,就是收税呢。

商业,就要符合商业逻辑。谁想占便宜,谁就要做好交税的准备。

直播间里有没有符合正常价值认知的低价商品?当然有。但也有很多扯淡的货。我是不相信谁的认知可以等于一座商场。除了巨大的购买成本,使用经验本身也是难以逾越的门槛。

即使买一把刷子,一块抹布,你还得刷几个碗才知道好不好用吧。那些连商品都没搞清楚,上来播的带货主播,当然是纯忽悠,全靠商家良心,自己是一点都没有。

就算那些号称夜夜开会选品的大主播,也是自己骗自己,以为一个晚上就可以成为百科全书。这些都是故事,说给你买家听的。特别是直播卖房,卖车的。

皇上跟你讲,我在家都用这把金锄头锄地,效果特别好。你信吗?

没有独立思考的人,只能在中午买东西,因为智商税早晚得交。。。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