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副总裁、CTO、东台85后小伙朱晶熙

2020年11月16日22:04:04 科技 1541

中通副总裁、CTO、东台85后小伙朱晶熙 - 天天要闻

朱晶熙,江苏东台人,中共党员,1985年6月出生,2003年毕业于盐城师范学院计算机系软件工程专业,同年入职中通,后中国人民大学EMBA毕业,现任职中通快递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官(CTO)。先后荣获2014年度中国优秀CIO,上海市青浦区五四奖章获得者。在职期间,带领中通IT团队发展壮大,主导组建中通快递信息化发展,自主研发“中天”核心业务系统及相关周边系统,用信息技术引领快递行业革新。2017年带领中通快递获得快递物流行业信息安全四项大奖。2019数智未来峰会暨第二届CTDC年度技术领袖颁奖盛典上,朱晶熙荣获年度技术领袖奖。

技术有多硬,舞台就有多大

2003年,中通公司成立第二年,朱晶熙加入中通,负责IT信息系统硬件网络的搭建和软件的推广与培训。从2003年到2018年,朱晶熙公司IT团队从2人的IT部门发展为两百余人的信息中心;技术范围从向外包软件公司提交业务需求、IT设备购置、对下属分公司进行信息系统和软件推广使用培训,发展到拥有自主研发的“中天”核心业务系统及相关周边系统。现在的中通信息中心,每天必须处理千万件包裹和PB级别的数据量,支持者所有快件全生命周期的处理环节,如收件、运输、分拣派件、签收、计费、结算等等,实现了对快件的实时跟踪,各环节信息共享和快递处理。让朱晶熙倍感振奋的是,团队多年的努力终于把“遥不可及的梦想一个个变为现实”。

钻研小梦想,成就大事业

大学期间,朱晶熙是个寡言的小伙子,跟所有普通的大学生一样,看书、吃饭、上课,最关心的事情,大概就是他的专业了。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的带领,朱晶熙常常一个人钻研于专业,苦思于技术。他尤其喜欢研究最新鲜的技术,只要有新鲜的东西出来,他必定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钻研到底,了解信息类技术水平的第一动向。在程序开发方面,朱晶熙慢慢成长为一个“实干小专家”。1999年,盐城师范学院校思源驿站社团成立时,朱晶熙加入社团,是社团的“元老级”成员。“这一点对我很重要”,朱晶熙说,“我们成了第一批优先接触到互联网的人员,特别好。”2002年,朱晶熙成为思源驿站社团副站长,开始学着带领技术团队进行网站制作、技术开发等合作项目,培养了自身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意识,为后来的职业之路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能力基础。

从幕后到台前,从辅助到关键

朱晶熙刚入职中通时,中通还是快递行业内一名小兵,而他所在的IT部门只有一两个人。在业务旺季,朱晶熙经常要深入基层,和快递员吃住在一起,有时还要搭把手帮忙送快递。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通逐渐成为了中国快递行业的领头羊。作为“三通一达”里成立最晚的公司,中通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家,其市场份额由2011年的7.6%增至2015年的14.3%,五年内几乎翻了一倍。完成这些巨大的业务量和利润,中通依托的是自身庞大而完善的网络支持体系。据中通招股书披露,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通有员工 30万多名,服务网点 2.8万多个,转运中心 79个,网络合作伙伴 9300多家,干线运输车辆超过 4380辆,干线路由超过 1780条,网络通达 97.69%以上的区县,乡镇覆盖率超过81.5%。随着中通的壮大,朱晶熙带领的团队也从当初只有一两个人的IT部门发展成为如今拥有200多人规模的IT信息中心,并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继续扩张。目前,该中心的研发人员占到75%以上,平均年龄只有26岁,已经拥有了自主研发的“中天”核心业务系统及相关周边系统。

中通副总裁、CTO、东台85后小伙朱晶熙 - 天天要闻

有人说,快递行业是进入门槛不高但成功门槛很高的行业。是什么能让一个快递公司与其同类公司拉开距离并脱颖而出?在朱晶熙看来,在如今这个时代,只有发挥技术的优越性才能做到这一点。

朱晶熙认为,在讲求规模经济的物流行业,技术是日常业务运作得以开展的基础保障,也是降低物流成本和意外概率、提高快递周转时效的利器;技术还意味着更多可能:促进物流行业与周边产业联动、创造新型消费和生产制造场景、构建有机生态圈、探索新兴行业机会。

中通副总裁、CTO、东台85后小伙朱晶熙 - 天天要闻

顺应这个发展趋势,中通正在尝试做一些生态方面的转型和业务扩展,如涉足电商、跨境物流、进军科技领域。据朱晶熙透露,未来中通的技术发展方向将同用户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以前,大家都觉得中通是一个传统的物流企业,将来中通可能变成一个数据或者技术驱动的科技公司。用户的互联网化越来越高,对技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中通之后会向大数据、移动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开发。”

这种转型意味着中通IT信息中心正从幕后走向前台,从支持性的角色变成关键性的角色。

尽管IT信息中心目前发展不错,中通的技术实力也已达到了行业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朱晶熙仍然觉得内心有一丝遗憾:IT技术部门三年前走上了自主研发的路线,现在来看这个时间偏晚了一点。

“如果可以再早两年走上自主研发的路线,现在可做的事情就更多,包括现在新兴的互联网玩法,如电商、云仓等,就有更好的技术储备和条件,更深度涉及。”朱晶熙说。

技术是王牌,万事靠自己

朱晶熙对快递行业的发展非常乐观,据他估计,该行业的高增速至少还能持续五到六年,这意味着该行业还将释放出大量就业机会。而中通年轻的技术开发团队对技术人才意味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通副总裁、CTO、东台85后小伙朱晶熙 - 天天要闻

“只要你有技术,就会容易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这些技术推广到实际的业务中,会很容易产生科技应用的那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能会远远高于其他一些企业。毕竟与中通及其网络合作伙伴相关的从业人员有数十万,我们哪怕通过一些微创新,都可以帮助从业人员降低劳动强度,解放生产力。而中通庞大的交易量和数据量,也给技术人员提供了很大的施展空间。”在问及到对在校学弟学妹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时,朱晶熙说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年轻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技术是王牌,是硬道理。”他补充道,“年轻人要学会吃苦,俯下身实践,万事靠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现在社会发展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关键阶段,快递物流的趋势,是机械化智能化无人化,且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快递物流关系民生、服务社会、成就大家,学弟学妹们可以考虑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WWDC 2025前瞻:从iOS 19到AI和iPad功能再突破,共有5大看点 - 天天要闻

WWDC 2025前瞻:从iOS 19到AI和iPad功能再突破,共有5大看点

苹果WWDC 2025马上就要登场了,每年这个时候,果粉们最关心的无非两个问题:苹果又整了什么新活儿?这次的升级,值得我们买单吗?我今天提前帮大家把外媒最新爆料梳理了一遍,说实话,这次的变化不只是一次系统迭代,而像是一场彻底的“苹果生态洗牌
小米汽车回应YU7门把手是否会冻住:可通过敲击等方式破冰 - 天天要闻

小米汽车回应YU7门把手是否会冻住:可通过敲击等方式破冰

站长之家(ChinaZ.com)5月24日 消息:近日,小米汽车官微开启新一期网友问答互动,针对网友提出的“小米YU7的门把手冬天是否会被冻住”这一疑问,小米官方给出了详细解答。小米官方介绍,小米YU7配备的电动内翻门把手在设计上颇具匠心。其不仅在美学层面符合设计要求,在可靠性和人体工程学方面也经过了充分验证,功能体验...
小米YU7闭式双腔空簧系统详解:比普通空簧系统更具优势 - 天天要闻

小米YU7闭式双腔空簧系统详解:比普通空簧系统更具优势

快科技5月25日消息,小米YU7配备的闭式双腔空簧系统相比普通的空簧系统有哪些优势?官方表示,与普通开式单腔空簧系统相比,闭式双腔空簧系统在舒适性、操控性和响应速度等方面相对更有优势,悬架高度调节速度大幅提升。小米YU7 Pro和小米YU7 Max搭载的闭式双腔空气弹簧系统支持5挡高度调节,高度调节范围达75mm,最高离地...
三峡电源电站全电站工控系统技术升级改造完成 - 天天要闻

三峡电源电站全电站工控系统技术升级改造完成

5月22日,随着X2号机组完成改造之后的启动调试,三峡电源电站全电站工控系统技术升级改造圆满完成。▲三峡电厂员工开展X2号机组改造后信号核对工作 本文摄影:田娜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三峡电源电站是三峡电站的“保安卫士”,装有两台单机容量为5万千...
一字之差净化能力那么强?一文读懂小米净烟机选购攻略 - 天天要闻

一字之差净化能力那么强?一文读懂小米净烟机选购攻略

前言:中国饮食文化多元化,不少地区的朋友喜欢麻辣、重辣、爆炒的口味和烹饪方式。这类型的烹饪的过程中产生的油烟、热量、浓烈的气味容易让人却步,尤其是对于一般小户型的家庭来说,尤其是开放式厨房的油烟、气味压力都非常大。
国产操作系统再获进展!开源鸿蒙驶入快车道 - 天天要闻

国产操作系统再获进展!开源鸿蒙驶入快车道

5月24日举行的开源鸿蒙开发者大会2025,剧透开源鸿蒙最新进展,折射出我国国产操作系统正在开源鸿蒙等影响下加速演进。开源鸿蒙项目群工作委员会主席、华为终端BG软件部总裁龚体在会上表示,开源四年多来,开源鸿蒙代码规模已达1.3亿多行,代码贡献者达8600多位,超过1100款软硬件产品通过兼容性测评,覆盖金融、交通、教育...
中国联通领导有调整 - 天天要闻

中国联通领导有调整

中国联通网站“领导成员”一栏最新信息显示,唐永博已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唐永博,1974年2月生,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
华为凭借MateBook Fold 电脑击败了苹果、三星 - 天天要闻

华为凭借MateBook Fold 电脑击败了苹果、三星

华为在全球可折叠设备竞争中开辟了创新篇章,其产品 MateBook Fold PC 令竞争对手苹果和三星的 Z Fold 相形见绌。去年,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已用三折手机令可折叠设备爱好者惊叹,此次又在该领域推出了更具美学设计的型号。
价格“腰斩”,降价3000元,徕卡影像+2K屏 - 天天要闻

价格“腰斩”,降价3000元,徕卡影像+2K屏

你最近有没有这种感觉:手机都变得越来越无聊了。一个接一个的新款发布,屏幕更亮了,处理器更快了,电池更大了,但拿在手里却总觉得差不多。直到小米14 Ultra的降价,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是“又一台新手机”,而是那种会让人心动、会让你重新想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