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整活”文化,这届文博会含“AI”量飙升

2025年05月24日23:13:07 科技 1558

当AI咖啡师递来一杯拉花精准的拿铁,当“硬核”机械臂现场挥毫泼墨,当隔空“打鼓”成为现实——走进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展馆,科技与文化的边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

科技“整活”文化,这届文博会含“AI”量飙升 - 天天要闻

5月22日,这场中国文化产业“风向标”盛会首次将人工智能推至聚光灯下: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集结成军,具身机器人穿梭服务,AI大模型渗透进非遗活化、出版转型、IP出海等全产业链条。涌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大批观众触摸的不仅是展品,更是一个个“文化+科技”融合的未来切片。

首设人工智能展区AI如何激活文化DNA

凌空挥棒就能“带节奏”?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13号馆),一款“空气架子鼓”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这款感应空气架子鼓主要是由两根鼓棒、一个音箱和一个彩插组成。利用航空航天的飞控技术和空间定位算法识别空中击鼓、踩踏动作,生成音乐信号并通过音箱播放。”深圳感音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体验官刘佳锐表示,生产这款产品主要为了解决传统架子鼓占地面积大、不便携带、价格贵等痛点。“不用鼓不用镲,只用两根鼓棒就能敲出富有节奏感的鼓点,真是科技减负!”一位音乐爱好者惊叹道。

科技“整活”文化,这届文博会含“AI”量飙升 - 天天要闻

文化传承同样因AI焕发新生。日益精进的裸眼3D技术,将故宫敦煌莫高窟等知名文物“带进”文博会。“产品的主要技术原理就是通过多角度采集画面,把多张画面叠加在一起,再通过屏上自研的光学材料折射出对应角度录制的画面,从而形成裸眼即可观看的3D立体效果。”臻像科技技术支持程启征表示,这是他第三年参加文博会,每次都会在现场有不少成交量。“感觉今年观众更多,专业性也更强。”

科技“整活”文化,这届文博会含“AI”量飙升 - 天天要闻

本届文博会“文化+科技”双轮驱动还体现在: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邀请6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参展,创新呈现新质生产力与文产新业态、新消费;AI会展助手“文小博”首次亮相,升级展会服务数智化;多个具身机器人也参与迎宾、志愿服务、导览、采访等工作。文化基因注入AI算法,是这场“文化盛宴”的生动写照。

科技“整活”文化,这届文博会含“AI”量飙升 - 天天要闻

黑科技“破壁”沉浸式体验重构文化叙事

科技感十足的VR互动影院,到千年文物的“数字重生”,文博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跨越传统与未来的对话。记者现场发现,在此次亮相文博会的文旅相关展区尽显科技范。VR技术的应用,让各地文物纷纷“活起来”。

科技“整活”文化,这届文博会含“AI”量飙升 - 天天要闻

在VR互动影院隔壁,由河南大象元公司带来的虚拟现实电影体验厅,同样让市民排期长队参观体验。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此次带来的展品是获得了中国虚拟现实电影第001号和002号“龙标”的作品《秦宫夜宴》和《隐秘的秦岭》,观众带上VR头显设备后,不仅能360°围观唐朝乐舞俑“蹦迪”,还能“触摸”千年文物。

“虽然我在深圳,但戴上眼镜后,就能瞬间穿越到宁夏的景区,与其中的文物互动,让它们为我讲述自己的故事。”宁夏盛天彩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第伍文博在“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展区,向观众演示了公司自研的大空间 VR产品。

新质生产力爆发从技术应用到生态融合

在本届文博会上,“科技赋能文化”展现出从单向技术嫁接到双向生态重构的趋势。从人形交互机器人到全自动咖啡拉花机,再到AR智能眼镜,智能产品正突破单一功能局限,深度融入文旅、科普、商业等多元场景,推动文化消费生态的全面升级。

科技“整活”文化,这届文博会含“AI”量飙升 - 天天要闻

十三号展馆内,深圳大象安泰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这款搭载文心一言和豆包大模型的智能机器人,不仅拥有高度仿真的硅胶外观和灵动自如的动作表现,更展现出AI交互的无限可能。它能精准捕捉用户的表情和动作,实时调整互动策略,在文旅导览、展会服务、直播带货等场景中提供个性化服务。从颐和园的智能讲解员到直播间里场观突破30万的主播,这款月产能达80-100台的机器人正在多个领域展现商业价值。

科技“整活”文化,这届文博会含“AI”量飙升 - 天天要闻

宝安展区的安诺咖啡机器人不仅以90秒全自动制作拉花咖啡的精准工艺吸引眼球,更通过照片转拉花的创新功能,将单纯的饮品制作升级为内容创作平台。这款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的设备,在咖啡节、景区、商场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大的引流能力,前来洽谈合作的商家络绎不绝。

传统不再囿于时空,产业不再困于边界。从“文小博”的智能应答到“古文物”的学术对话,从VR大空间的次元穿越到AI咖啡的全球定制,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文化产业创新的无限可能。

撰文:许懿 徐怀 王飞

摄影:鲁力

来源: 南方+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WWDC 2025前瞻:从iOS 19到AI和iPad功能再突破,共有5大看点 - 天天要闻

WWDC 2025前瞻:从iOS 19到AI和iPad功能再突破,共有5大看点

苹果WWDC 2025马上就要登场了,每年这个时候,果粉们最关心的无非两个问题:苹果又整了什么新活儿?这次的升级,值得我们买单吗?我今天提前帮大家把外媒最新爆料梳理了一遍,说实话,这次的变化不只是一次系统迭代,而像是一场彻底的“苹果生态洗牌
小米汽车回应YU7门把手是否会冻住:可通过敲击等方式破冰 - 天天要闻

小米汽车回应YU7门把手是否会冻住:可通过敲击等方式破冰

站长之家(ChinaZ.com)5月24日 消息:近日,小米汽车官微开启新一期网友问答互动,针对网友提出的“小米YU7的门把手冬天是否会被冻住”这一疑问,小米官方给出了详细解答。小米官方介绍,小米YU7配备的电动内翻门把手在设计上颇具匠心。其不仅在美学层面符合设计要求,在可靠性和人体工程学方面也经过了充分验证,功能体验...
小米YU7闭式双腔空簧系统详解:比普通空簧系统更具优势 - 天天要闻

小米YU7闭式双腔空簧系统详解:比普通空簧系统更具优势

快科技5月25日消息,小米YU7配备的闭式双腔空簧系统相比普通的空簧系统有哪些优势?官方表示,与普通开式单腔空簧系统相比,闭式双腔空簧系统在舒适性、操控性和响应速度等方面相对更有优势,悬架高度调节速度大幅提升。小米YU7 Pro和小米YU7 Max搭载的闭式双腔空气弹簧系统支持5挡高度调节,高度调节范围达75mm,最高离地...
三峡电源电站全电站工控系统技术升级改造完成 - 天天要闻

三峡电源电站全电站工控系统技术升级改造完成

5月22日,随着X2号机组完成改造之后的启动调试,三峡电源电站全电站工控系统技术升级改造圆满完成。▲三峡电厂员工开展X2号机组改造后信号核对工作 本文摄影:田娜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三峡电源电站是三峡电站的“保安卫士”,装有两台单机容量为5万千...
一字之差净化能力那么强?一文读懂小米净烟机选购攻略 - 天天要闻

一字之差净化能力那么强?一文读懂小米净烟机选购攻略

前言:中国饮食文化多元化,不少地区的朋友喜欢麻辣、重辣、爆炒的口味和烹饪方式。这类型的烹饪的过程中产生的油烟、热量、浓烈的气味容易让人却步,尤其是对于一般小户型的家庭来说,尤其是开放式厨房的油烟、气味压力都非常大。
国产操作系统再获进展!开源鸿蒙驶入快车道 - 天天要闻

国产操作系统再获进展!开源鸿蒙驶入快车道

5月24日举行的开源鸿蒙开发者大会2025,剧透开源鸿蒙最新进展,折射出我国国产操作系统正在开源鸿蒙等影响下加速演进。开源鸿蒙项目群工作委员会主席、华为终端BG软件部总裁龚体在会上表示,开源四年多来,开源鸿蒙代码规模已达1.3亿多行,代码贡献者达8600多位,超过1100款软硬件产品通过兼容性测评,覆盖金融、交通、教育...
中国联通领导有调整 - 天天要闻

中国联通领导有调整

中国联通网站“领导成员”一栏最新信息显示,唐永博已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唐永博,1974年2月生,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
华为凭借MateBook Fold 电脑击败了苹果、三星 - 天天要闻

华为凭借MateBook Fold 电脑击败了苹果、三星

华为在全球可折叠设备竞争中开辟了创新篇章,其产品 MateBook Fold PC 令竞争对手苹果和三星的 Z Fold 相形见绌。去年,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已用三折手机令可折叠设备爱好者惊叹,此次又在该领域推出了更具美学设计的型号。
价格“腰斩”,降价3000元,徕卡影像+2K屏 - 天天要闻

价格“腰斩”,降价3000元,徕卡影像+2K屏

你最近有没有这种感觉:手机都变得越来越无聊了。一个接一个的新款发布,屏幕更亮了,处理器更快了,电池更大了,但拿在手里却总觉得差不多。直到小米14 Ultra的降价,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是“又一台新手机”,而是那种会让人心动、会让你重新想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