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注意!OpenAI巨资加码,AI原生IDE要爆发了

2025年05月06日21:22:09 科技 1439

五一假期刚结束,OpenAI 又搞出了两个大新闻。

北京时间 5 月 6 日凌晨,OpenAI 宣布放弃营利性转型,公司将继续作为一家监督和控制营利性组织的非营利组织,同时原本组织下的营利性有限责任公司将转型为具有相同使命的「公益公司」(简称 PBC,仍可以是营利性公司)。

与此同时,根据彭博社 5 月 6 日上午报道,OpenAI 已同意以约 3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18 亿)收购 AI 编程助手开发商 Windsurf。如果说「组织结构转型」的影响主要是中长期的,那这件事则不仅可能影响 OpenAI 的未来,还有现在。

鲸吞Windsurf,OpenAI意欲何为?

事实上,在生成式 AI 落地的众多方向上,AI 编程一直是比较特别的一个,甚至被视为生成式 AI 第一个杀手级应用场景,这不仅在于 AI 编程的「源头造水」,也在于程序员群体对于新技术的敏感和拥抱。

按照微软今年公布的数据,GitHub Copilot 的用户已经超过了 1500 万,比去年增长了 4 倍。另外根据微软去年 7 月财报中披露,GitHub Copilot 的年化经常性收入(ARR)达到 3 亿美元,占 GitHub 整体收入增长的 40%。

OpenAI 也没有理由错过,问题只是自己从头打造,还是收购已有产品。据外媒报道,OpenAI 就曾考虑过直接收购 Cursor,只是被拒,加之监管压力选择了放弃。

而作为 AI 编程助手,Windsurf 并非无名之辈,去年年末发布后就立刻引起了大量的讨论,可能也是 Cursor 爆火之后的第一次。彼时,不少开发者在试用后也将其誉为「唯一能与 Cursor 匹敌的 AI 工具」。

程序员注意!OpenAI巨资加码,AI原生IDE要爆发了 - 天天要闻

图/ Windsurf

事后来看,Windsurf 更非昙花一现,在全球一众 AI 编程助手的大浪淘沙之下,直到今天,Windsurf 依然被视为 GitHub Copilot、Cursor 最有力的挑战者,甚至在 AI 编程的表现上具备了超越 Cursor 的实力。

就在收购消息传出的几个小时前,OpenAI 公布了一份题为《Evolving OpenAI’s Structure》的声明,宣布将保持原本非营利组织对公司的控制权,而将营利性实体转型为和 Anthropic(Claude 开发商)一样的公益(营利)公司。

同样的,OpenAI 员工、投资者以及非营利组织(作为大股东)也都拥有该公益(营利)公司的股权。

但在组织结构调整的当下,OpenAI 可能比以往都更需要一个具象的产品锚点,来平衡使命驱动与商业现实,证明它依然由「非营利使命」主导,并且有能力通过产品而不只是模型,直接撬动最具变现潜力的应用场景。

AI 编程的尽头,是再造一个 AI 原生 IDE

在 GitHub Copilot 已成行业霸主、Cursor 风头正盛的当下,OpenAI 为什么偏偏选中了 Windsurf?如果说这笔收购值得花上 30 亿美元,那 Windsurf 到底「值」在哪儿?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Windsurf 并非空降的新玩家,它的前身正是在开发者圈小有名气的 Codeium(做 GPU 虚拟化),并且在 2023 年以插件形式推出了 AI 编程助手 Codeium 的第一个版本。

但去年底更名为 Windsurf 之后,这家公司开始脱离「智能补全工具」的传统印象,全力押注一个全新的概念:

AI 原生 IDE(综合开发环境)。

程序员注意!OpenAI巨资加码,AI原生IDE要爆发了 - 天天要闻

图/ Windsurf

现在来看,Windsurf 的押注显然起效了,搭配深度集成的 AI Agent(智能体)Cascade,最终实现的 AI 编程效果惊艳了一众已经被 Cursor 冲击过的开发者。

这里需要一提,目前绝大部分的 AI 编程助手,包括(微软)Github Copilot、(阿里)通义灵码、(百度)文心快码、(字节跳动豆包 MarsCode 等等,都是以插件形式接入主流 IDE,如 VS CodeXcode 以及 JetBrains IDE 等,再利用 AI 能力帮助编程。

不过也有少数,如 Windsurf、(字节跳动)Trae 则是重新开始打造 AI 原生 IDE。虽然放弃主流 IDE 意味着灵活性的降低以及开发习惯的迁移成本,但相应地,这种架构带来了更强的上下文感知、更深层的功能集成,以及对完整开发工作流的覆盖能力。

程序员注意!OpenAI巨资加码,AI原生IDE要爆发了 - 天天要闻

图/字节

如果一言以蔽之,就是更不受限的原生 AI 编程能力。

而支撑 AI IDE 理念的一个核心,则是名为 Cascade 的 AI 编程智能体系统。与 AI 插件不同,Cascade 被设计为主动理解开发者意图的系统:

它能感知项目结构和上下文,判断哪个文件可能出错,在你还没开始写函数的时候,就建议你是否要写这个函数;你只需要说一句「重构一下这个组件」,它就能自动在多个文件之间跳转、修改、测试并返回结果。

这不是另一个插件,而是一个在 IDE 中拥有操作权的 AI 合作者。

而除了智能体本身,Windsurf 的交互设计也在开发者圈内赢得了很多好评。相比过去 IDE 偏工程化的界面,Windsurf 的界面更轻量、更贴近新一代开发者对「自然语言即代码」的期待。无论是代码补全、注释生成、测试生成还是代码导航,其操作路径更短,用户几乎无需离开编辑区就能完成大部分动作。

程序员注意!OpenAI巨资加码,AI原生IDE要爆发了 - 天天要闻

图/ Windsurf

但毫无疑问,Windsurf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在产品形态上选择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定位:自研 AI 原生开发环境,而非作为插件附着于 VS Code、JetBrains 等既有平台。

这也意味着它不仅掌控了编辑器的界面与底层逻辑,也有机会重构整个开发工作流,从而掌握更高的产品主动权。

相比之下,GitHub Copilot 依托微软生态,扩展性受限;Cursor 虽然功能强大,但基于 VS Code 改造,仍受限于原有 IDE 架构,且本身尚未开放给企业客户大规模使用。

从今天来看,也从 OpenAI 的视角来看,Windsurf 或许还没有 Cursor 出圈,但如果 AI 编程助手的最终形态是 AI 和人类在同一个 IDE 中并肩作战,Windsurf 很可能才是那个更接近终点的。

Windsurf收购案带给中国 AI 编程助手的启示

Windsurf 是 OpenAI 在 AI 编程上的关键支点。与此同时,对于阿里、字节、百度腾讯等已经在 AI 编程助手领域有所布局的国内巨头而言,OpenAI 对 Windsurf 的收购,无疑会带来一轮新的震荡。

目前,国内大部分 AI 编程助手——如通义灵码、文心快码、腾讯云代码助手、豆包 MarsCode,均是采用插件形态接入 VS Code 或 Xcode 等主流 IDE,功能上也大多集中在代码生成、注释补全、测试生成等场景。

程序员注意!OpenAI巨资加码,AI原生IDE要爆发了 - 天天要闻

图/百度、阿里

这类插件型助手虽易部署、上手快,但依赖 IDE,也意味着无法掌控底层逻辑与开发环境的主导权。

相较之下,Windsurf 所代表的「AI 原生 IDE + 智能体」路线,直接将产品从工具组件变为主场景,在上下文感知、主动任务执行、开发流方面的体验都有明显的优势。

不过对于国内厂商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今年 1 月,字节跳动就率先做出了反应,面向海外推出 AI 原生 IDE——Trae,随后又在 3 月推出了国内版本。毋庸置疑,对于中文语义的理解能力是 Trae 的一大优势,对中文开发者当然更加友好。

程序员注意!OpenAI巨资加码,AI原生IDE要爆发了 - 天天要闻

图/字节

更核心的是,中国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群体,以及持续增长的 AI 开发需求,一旦找到切入点,可以更快速地形成规模效应。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国内厂商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AI 工作流重构」——不仅做一个聪明的插件,而是做一个从开发到测试、从前端到后端都能深度协同的 AI 合作者,那今天 Windsurf 代表的未来,并不是中国厂商无法参与的命题。

写在最后

OpenAI 要收购 Windsurf,显然已经不是在做一个 Copilot 替代品,而是在押注一个全新的 IDE 秩序。从插件进入平台时代,从静态调用变为主动协作,AI 编程助手的角色,正从「辅助」变为「共事」。

对国内 AI 厂商来说,这既是一场技术演进的加速赛,也是一场产品战略的思维突围。是继续在主流 IDE 上优化插件体验、卷功能细节,还是放手一搏,重构一个更适合自己的 AI 编程平台?

机会当然在,但窗口期可能不会太长。技术决定下限,产品定义上限,而决定是否抓住这次机会的,不只是技术实力,更在于选择的勇气。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豆科植物也有“智能门禁系统”?这个关键角色能帮忙“关门御敌” - 天天要闻

豆科植物也有“智能门禁系统”?这个关键角色能帮忙“关门御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该中心王二涛科研团队研究发现,豆科植物具有一套巧妙的“信号识别系统”,能够精准辨别根瘤菌。当根瘤菌靠近时,会分泌一种名为“结瘤因子”的信号分子。植物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能够识别这一信号。那么,信号如何在植物细胞内传递?研究团队发现,细胞质内的类受体激酶蛋白...
转转集团五一 “狂飙” 背后:从40%增长到近万条投诉下如何平衡扩张与用户体验? - 天天要闻

转转集团五一 “狂飙” 背后:从40%增长到近万条投诉下如何平衡扩张与用户体验?

今年五一假期,转转集团以旧换新政策下的业务增长数据亮眼:平台回收订单总量同比增长40%,全国门店交易订单量环比增长50%,其他个护小电、厨房家电等细分品类回收订单量暴增。黄金回收克重总量同比激增367%,二三线城市交易量增长超200%。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共同催化的结果。然而,在高速扩张与业务量...
王忠林在武汉调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时强调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天天要闻

王忠林在武汉调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时强调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5月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武汉市调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夯实支点建设的产业支撑。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存...
华为鸿蒙PC发布在即,相关概念股大涨!常山北明走出2连板,九联科技20%涨停 - 天天要闻

华为鸿蒙PC发布在即,相关概念股大涨!常山北明走出2连板,九联科技20%涨停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郭美婷5月,华为鸿蒙PC渐行渐近。3月,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就早早开始预告鸿蒙新成员降至,市场对此满怀期待。所谓鸿蒙PC,即搭载首个全栈自主可控的国产电脑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的电脑。这也意味着自手机、平板、车等设备之后,华为鸿蒙宇宙又将增一块新版图。 截图自华为官网...
提“智”向新,奔向未来——当前机器人产业观察 - 天天要闻

提“智”向新,奔向未来——当前机器人产业观察

机器人踏着“猫步”在T台走秀、进入工厂协助造车,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都有了机器人的帮助……今天,机器人已得到广泛应用,走进你我的生活。伴随着技术日新月异,机器人产业加快提“智”向新。特别是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培育具身智能、发展智能机器人等作出一系列部署。政策端、市场端同频共振,新赛道日渐...
扬州一乳企要求用户补牛奶配送费,被拒后停送退款 - 天天要闻

扬州一乳企要求用户补牛奶配送费,被拒后停送退款

近日,扬州市民尹先生向现代快报(报料热线:025—96060;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反映,他通过当地乳企江苏维扬乳业有限公司的微信小程序,为家住郊区的老母亲订购了牛奶,没想到才送了半个多月,乳企就要求他补缴每瓶0.3元的配送费。尹先生认为自己下单时并没有标明要收取配送费,拒绝了该要求。没想到乳企停止送奶,...
联想和华硕笔记本怎么选? - 天天要闻

联想和华硕笔记本怎么选?

联想和华硕的笔记本哪个好选笔记本就跟挑手机似的,每个牌子都有自己拿手的地方。今天咱们就用人话聊聊联想和华硕这两大品牌,帮你省去查参数的麻烦。一、这俩牌子最擅长啥?联想就像个靠谱的上班族:商务本键盘舒服得很,尤其ThinkPad小红点设计,敲
以创新技术引领智能建造新时代,蔚建科技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 天天要闻

以创新技术引领智能建造新时代,蔚建科技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近期,上海蔚建科技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度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誉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蔚建科学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在智能建造领域突出贡献的肯定。作为宝山区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蔚建科技的成功也是宝山区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上海蔚建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宝山高新区,成立于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