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2025年04月07日18:40:35 科技 4566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当你走过了足够的弯路,就更有机会变得老当益壮,大而不倒。


作者|moonshot
编辑|靖宇

2025 年 4 月 4 日,微软这家公司迎来了五十岁的生日。
还有比这个时间点,更让人尴尬的「五十岁」生日吗?
美国当天的发布会上,即便有盖茨、鲍尔默和纳德拉三位ceo「三世同堂」,甚至鲍尔默再次上演「咆哮帝」的表演,也抵不过最后被抗议者搅局,「生日会」草草收场。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微软 ceo 盖茨、鲍尔默、纳德拉「三世同堂」|图片来源:微软
同一天,美国总统宣布新的关税细节,美国股市领先全球股市一泄如注,几天蒸发掉超过 5.4 万亿美元。
环球同此凉热,在中国,刚刚「知天命」的微软不得不发表声明,证明公司在国内「停止运营」是谣言。
当然,眼前的困难和波折,对于微软来说,并不是真的挑战。
五十年来,微软屡次涉险:浏览器之战差点儿导致公司拆分;zune 挑战 ipod 惨败;错判移动互联网趋势,windows phone 的起大早,赶晚集;错误收购诺基亚,同时错失收购 yahoo、facebook 的机会……这些失误虽未致命,却也让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彻底缺席。
但近年来,微软从未缺席全球上市公司市值前五的排名,不仅如此,它常年稳居前三,在多个时间点登顶全球第一,是全球市值最稳健、成长性最强的科技巨头之一。
五十岁的科技巨头依然老当益壮,不仅是因为大而不倒,而是做对的事比做错的更多
在微软五十周年生日之际,让我们以史为鉴,回溯微软五十年历史中的关键节点——那些濒临悬崖却抓住续命机会的时刻。
这些转折不仅让微软化险为夷,还让它在漫长的科技洪流中,参与、见证、塑造了新的科技时代,成为了如今我们认识的「巨硬」的微软。

01

1980s:「哄骗」 ibm:拿下「世纪合同」

微软成为巨头的第一步,半哄半骗,并不体面。
1970 年代末,时任科技巨头的 ibm,计划推出一款面向普通消费者 ibm pc,但他们并不打算自研系统,于是找到了承接外包的一家小软件公司:微软。
然而,当时微软手上并没有现成的操作系统产品,于是灵机一动,从另一家西雅图小公司手里买下了 qdos 系统,二次开发后包装成 ms-dos,拿去给 ibm 交差。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当年的盖茨还没成为世界首富|图片来源:linkedin
比起做「改房后做二房东」,微软最绝的一步是,他们在和巨头 ibm 的谈判里,赢得了向其他厂商授权  ms-dos 的权利。
即微软用「买来的」系统,哄过了当时最大的 pc 公司,还达成了不卖断的授权交易。
随后 ibm pc 成为行业主流,ms-dos 成为行业优选的操作系统。微软一战封神,从一家小软件公司,一跃成为刚起步的 pc 行业基建师,为下一阶段的 windows 帝国埋下伏笔。

02

1990s:人人嫌的 ie,救过微软的命

这是微软历史上最惊险的一次「续命级危机」。
上世纪 90 年代,windows 已经成为了微软的金饭碗。1995 年,微软更是端出了革命性操作系统 windows 95,引发了科技界的狂欢,上市仅一周就卖掉 700 万套。
那年,一家叫网景的公司推出了一款浏览器,它像 windows 95 一样横扫市场,一度占据了全球超 80% 的浏览器市场份额。
然而,网景的愿景是:未来所有应用都会「在浏览器里运行」,只要能上网,装什么操作系统不重要。
这下微软坐不住了,网景的流行意味着 windows 可能面临被架空的风险,甚至被免费且开源的 linux 取代。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1994 - 2009 年浏览器市场份额变迁,绿色是网景,蓝色是 ie|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于是,微软以近乎不计代价的方式,对网景发动了一场最具争议的浏览器之战:微软把并不好用的 ie 浏览器强制捆绑在 windows 系统中,出厂默认安装,无法删除,还向 pc 制造商施压,要求他们不能在系统里安装其他浏览器。
这一策略简单、粗暴但有效,网景用户份额迅速被蚕食,最终被 aol 收购后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微软的这场胜利堪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差点儿把公司玩没了。

03

2000s:绝地逢生:windows xp

浏览器之战的胜之不武,让微软差点儿分崩离析。
1998 年,美国司法部和 20 个州联合对微软发起了反垄断起诉,即大名鼎鼎的《合众国诉微软案》,官司打了整整三年,最终法院初步判决:微软构成垄断行为,必须被拆分为两个独立公司,一个管 windows,一个管软件应用。
虽然后续在上诉中,「拆分令」被撤销,但微软仍被判违反《反垄断法》,需要公开 api、限制打压竞争对手的行为,并接受长达五年的监管审查。一时间,比尔·盖茨也被媒体讽刺为「科技界的克林顿」,微软品牌形象大大受损。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盖茨参加听证会|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持续三年的诉讼案,也让微软内部的创新放缓,公司文化一度转向「律师优先,工程师靠后」。随着反垄断案接近尾声,微软推出了本不给予厚望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
结果新系统直接卖爆,企业用它办公,网吧用它打 cs,政府、学校、银行统统采购 xp 操作系统基座。
windows xp 的爆火不仅顺应了时代,它深刻地塑造了时代。
微软恰巧踩中了 pc 普及、数字化浪潮刚刚兴起的节点,也因为 xp 的稳定、易用、开放,让 xp 陪着一代人,进入了数字化,见证了世界从离线走向联网。或许你、或许我,对电脑的初印象,都源自于那片蓝天白云、绿草如茵。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图源:微软
尚处于公司成立以来最低谷的微软,或许也未曾预料到:这套诞生于三年诉讼时期,发布于反垄断案和解前的系统,竟然成了公司历史上最成功(市场份额巅峰达 76%)、最受用户喜爱(用户使用时间最长、迁移新系统最慢)、生命力最顽强(13 年)的一代作品。

04

2000s:最大的豪赌:xbox

千禧年互联网泡沫破灭,pc 出货量见顶,从 2000 年 18.7% 的增速直接跌落至次年的 - 4.9%。
微软需要新故事,经历了 9·11 的世界也需要新慰藉。
比尔·盖茨看到 ps2 从日本走向世界,进入千家万户的客厅,成为他们的家庭娱乐中枢。他也看到了普罗大众对 pc 主要的购置需求:游戏。
微软又一次生出了如对网景般的担心:ps2 不只是一台游戏机,它自带功能丰富的系统,能放 dvd、能联网、还能打游戏,对比当时的 pc 价格更低,娱乐性更高。
这次,微软面对同样体量的索尼,无法再像对网景一样故技重施,他们选择正面对攻。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初代 xbox|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于是,微软押下重注,启动主机项目,这也是作为软件巨头的微软,首次对硬件战场的全面出击。
2001 年 11 月,xbox 问世,性能不仅远超同时代的 ps2,在当时购买一台类似性能的 pc 要花费约 1000 美元,xbox 定价仅为 299 美元。
对主机来说,硬件只是秀肌肉,游戏阵容才是吸引玩家的关键,微软重金收购 bungie 工作室,其打造的《光环》系列,不仅成为 xbox 的首发独占神作,更在随后多年里成为 xbox 的定海神针。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单看游戏效果,xbox 更胜一筹|图片来源:tio john
这场豪赌代价惊人。据估算,初代 xbox 累计亏损高达 40 亿美元,几乎是「卖一台亏一台」。但微软的目的从来不是短期盈利,而是以资金砸出一张入场券,不惜亏损也要把 xbox 生态做起来。
事实证明,xbox 这步最初带有防御色彩的险棋,最终把微软带入了游戏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并最终成长为公司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24 年前半路杀出的微软,不仅做到和索尼、任天堂并列被玩家称作「御三家」,还能和索尼、腾讯长期稳居游戏行业收入榜前三甲。
当年微软卖一台亏一台的游戏业务,现在年收入高达数百亿美元。在未来,动视暴雪的在线游戏、堪称「游戏界 netflix」的 game pass、对云游戏的前瞻性押注,还会成为微软游戏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xbox 的故事,至今仍是科技史上跨界突围与战略性亏损的经典范本。

05

2010s:鲍尔默走,纳德拉来

鲍尔默,大概是微软公司历史上最「难评」的 ceo。
自他 2000 年从盖茨手上接过 ceo 的交接棒后,微软股价长期停滞,市值十多年徘徊不前。
彼时的微软,像一个臃肿、内耗、迟疑的中年人,战略高度保守,创新节奏放缓,固守着 windows 的成功路径,看着隔壁苹果公司从 ipod 到 iphone 引领出整个移动互联网,google 重新定义搜索引擎,facebook 玩转社交网络。
而微软只能拿着手上的烫手的诺基亚,已死的 zune,和被 google 挤到边缘的 bing,整个公司仿佛陷入中年危机,成为《创新者的窘境》的绝佳案例。
但鲍尔默也并非只懂销售,只会咆哮。在他微软生涯的后期,布局了 azure 云服务,推动了 office 365 的诞生。卸任前他宣布了微软重组计划,执行「设备与服务」硬件+云端的战略。
或许,鲍尔默对微软最重要也最被低估的贡献,就是把微软推向了云计算平台,以及发掘了接棒人——纳德拉。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2014 年,纳德拉上任,他不愿再做裱糊匠,而是要做建筑师。
他果断削弱了 windows 中心地位,把「云优先」定为公司铁律。他砍掉手机业务,转向拥抱 ios 和 android 两大对手平台。
纳德拉全力推动 azure 云计算,收购并拥抱 github 所代表的开源文化,与 linux 从对手变为伙伴,更在 ai 浪潮掀起前,下注投资 openai。
微软的企业文化也悄然改变,从封闭保守转向开放合作,从单纯追求市场份额转向精心培育开发者生态。
大刀阔斧下反而遍地开花,云服务 azure 从追赶者强势崛起,业务直逼 aws;订阅制的 office 365 成了微软的现金牛;github 和 linkedin 覆盖了传统社交媒体外的职业生态圈;而对 openai 的前瞻性投资,则彻底刷新了业界对微软创新嗅觉的认知,也把它推到了 ai 革命的最前沿。
纳德拉不仅是改革了微软,而是重新定义了微软文化和市值。
在他治下的微软,不再仅仅是警惕竞争对手的防守者,而是成为创新者和领军者。
大船难掉头,可纳德拉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不仅避免了让微软撞向冰山,还把微软从 windows 换到了云与 ai 的新航线。

06

2020s:注资 openai,赌赢了未来

数年前谁能想到,是微软带出的 ai 时代。
即便 azure 的云业务日益巩固,纳德拉治下的微软也从未忘记移动互联网时代起大早、赶晚集的惨痛教训,以及把 windows 当成下金蛋的鸡后,微软陷入的惰性与惯性,他们必须确保在下一个计算时代浪潮中占据核心地位。
于是面对刚刚起势的 ai,纳德拉决定 all-in 入局,这并非无脑冒险,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精心布局。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微软和 openai 曾经亲密无间|图片来源:微软
微软敏锐地意识到,未来 ai 的发展将极度依赖强大的云计算能力,这正是其 azure 平台的优势所在。
openai 有人才和技术,微软有钱和平台,一拍即合下,2019 年微软对当时还是一家前沿实验室的 openai 注资 10 亿。
这笔交易的核心不止是资金,更在于 openai 把模型训练和研究工作独家迁移到了 azure 平台,微软也成为 openai 技术商业化的优先合作伙伴。
2020 年,微软拿下 gpt-3 模型的独家源代码许可,开始着手往自家业务 bing、microsoft 365 和 windows 中深度集成,试图在 ai 时代抢先起跑,重拾过去失去的市场。
2022 年,chatgpt 横空出世,成为移动互联网之后第一个现象级的科技引爆点,生成式 ai 点燃了整个科技行业。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chatgpt 问世后,微软股价一路走高|图片来源:google 财经
微软近水楼台先得月,openai 也投桃报李共成楼。
2023 年初,双方合作迈入第三阶段:微软追加百亿级美元新投资,继续锁定独家云伙伴、独享源码权限,并参与未来的商业化分成。
紧接着,以 copilot 命名的 ai 功能和服务系列迅速落地,微软利用 openai 强大的模型能力,把自家核心产品线进行了全面 ai 化改造。凭借与 openai 的深度绑定,微软成功地将自己置于当前 ai 浪潮的核心位置。
押注 ai,绑定 openai,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技术投资,更给微软注入了创新基因的强心剂。这既是微软对失落十四年的救赎,也是微软面向未来的信心。
五十年来,微软的叙事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从软件巨头到平台霸主,再到错失移动浪潮后的失落十四年,最终凭借云和 ai 实现转型复兴。
五十年里,交织着商业的精明与算计,技术的探索与突破,也有过保守、懦弱和踟蹰。然而每一次的关键节点,凭借着对未来的判断和大胆押注,微软一次次给自己续上了命,闯出了路。
如今的微软,它既有巨头的实力和地位,又展现出初创公司般的开放、敏锐和锐意进取。这或许是它走过半个世纪,依旧站在科技行业之巅的关键所在,也是微软能再有下一个五十年的原因。
*头图来源:极客公园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极客一问
你认为微软在 ai 时代,能否继续维持王者之姿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热点视频

微软停止在中国运营?官方辟谣「消息不实」!
点赞关注极客公园视频号
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微软的“50岁生日”,过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闻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智能化浪潮下 如何定义汽车安全?2025广汽科技日揭晓 - 天天要闻

智能化浪潮下 如何定义汽车安全?2025广汽科技日揭晓

4月12日晚,2025广汽科技日暨昊铂HL上市发布会即将在广汽集团番禺总部盛大举行。届时,广汽集团将重磅发布汽车安全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以体系化安全科技重新定义智能化时代汽车安全。广汽集团旗下高端智能新豪华SUV——昊铂HL也将正式上市。广汽安全防护体系,重塑汽车安全边界当前,汽车智能化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数据显...
往复式剃须刀什么品牌好用耐用?多维度测评5款机型,开箱体验 - 天天要闻

往复式剃须刀什么品牌好用耐用?多维度测评5款机型,开箱体验

男士理容界的下饭神器非剃须刀(又名刮胡刀)莫属,一款优质的剃须刀能够令男人身上散发迷人的自信。而如今剃须刀行业整体情况却不乐观,行业中的大品牌,性能出色的,价格高昂,动不动就五六百,甚至上千元。而低价拼销量款,性能很差,很容易夹须扯须、刮伤
一家初创企业,靠什么赢得众多500强客户? - 天天要闻

一家初创企业,靠什么赢得众多500强客户?

来源:趣味科技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逐步成熟与落地应用,企业应该如何面对AI应用投产的核心挑战?生成式AI为企业开启巨大商机近年来,伴随着生成式AI与大模型技术的突飞猛进,一场前所未有的行业变革正在席卷千行百业,同时也为众多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
“中国智造”闪耀欧洲,长安汽车风至欧陆续写新章 - 天天要闻

“中国智造”闪耀欧洲,长安汽车风至欧陆续写新章

3月21日,欧洲·德国,以SHARING THE FUTURE(共享未来)为主题,2025年长安汽车品牌欧洲发布会圆满举行。长安汽车旗下三大品牌九款新车闪耀亮相,特别是即将上市的深蓝S07(DEEPAL S07),凭借独特的设计、智能的科技和完备的安全配置,赢
入门即享百余项配置,比亚迪秦L EV上市11.98万起售 - 天天要闻

入门即享百余项配置,比亚迪秦L EV上市11.98万起售

众所周知,比亚迪秦家族,在比亚迪王朝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2013年秦DM上市,开创了王朝网命名体系之后,比亚迪秦系列也是一路高歌,先后推出了秦PLUS DM-i、秦PLUS EV,以及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秦L DM-i,组成了现在秦家族。并取得了200万
小米公司紧急辟谣!已报案! - 天天要闻

小米公司紧急辟谣!已报案!

4月7日,据@小米公司发言人:近日,我们发现有关小米SU7保险相关的谣言被有组织地扩散传播,现严正辟谣澄清如下:经与我司合作的五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逐一确认,上述公司均...
王化辟谣小米SU7出险率/拒保等谣言:毫无事实依据!已报案 - 天天要闻

王化辟谣小米SU7出险率/拒保等谣言:毫无事实依据!已报案

快科技4月7日消息,近段时间,网络上有不少有关小米SU7保险相关谣言。小米今天已经发布严正声明回应,王化也强调,目前SU7车型的投保服务平稳正常,网传信息严重失实。此外,“SU7出险率是同价位车型数倍”的谣言,同样毫无事实依据,小米已对该内容进行证据保全,并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此前,一张网传某保险公司内部文件...
为应对关税 苹果要求供应商降价:短期内不会在美国组装iPhone - 天天要闻

为应对关税 苹果要求供应商降价:短期内不会在美国组装iPhone

近日,新关税政策正式公布,这一政策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全球科技产业领域激起层层涟漪,苹果公司首当其冲,其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遭遇重挫。为应对关税 苹果要求供应商降价。据投行摩根士丹利测算,新关税政策将给苹果公司带来沉重负担,预计每年将增加约85亿美元的成本。如此巨额的成本增加,无疑给苹果公司的...
为何在头条精心创作的文章总无人问津?三大教训揭露真相 - 天天要闻

为何在头条精心创作的文章总无人问津?三大教训揭露真相

#晒图笔记大赛#​在头条创作的507天里,我曾无数次深夜盯着个位数的阅读量陷入沉思,明明耗费三天写出的深度好文却输给随手发的流水账。去年有位创作者花20小时打磨的科普长文只收获37次点击,而同期用手机在地铁上写的育儿心得却意外突破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