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净赚62.5亿!“最强财报”背后,雷军“豪赌”大获成功

2024年12月10日08:13:03 科技 1137

三年前,雷军在一场发布会上突然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小米要造车了。

当时,雷军饱含激情地说道:“这是我最后一次创业,我愿压上人生全部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彼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激战”阶段,越来越多的新势力被淘汰出局,在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毅然选择入局,小米造车的决定引来了不少的争议和质疑。

单季净赚62.5亿!“最强财报”背后,雷军“豪赌”大获成功 - 天天要闻

随着小米汽车的大获成功,所有质疑声不攻自破。3月28日,小米汽车正式发布,4分钟大定破1万,27分钟破5万。截至11月18日,小米汽车提前完成10万台新车交付目标,从4月3日开始交付到10万台交付完成,仅仅过去了230天的时间。

在小米汽车完成10万新车交付目标的同时,小米也交出了被雷军称为“史上最强”的一份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小米实现营收925亿元,同比增长30.5%,环比增长了4.1%,创下历史新高;经调整净利润为62.52亿元,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1.2%。

最强财报的背后

小米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即新能源车、手机、IOT以及互联网业务。

剔除造车业务,三季度手机、IOT以及互联网业务合计营收为828.09亿元,同比增长16.94%。

如果没有造车业务的加入,小米的营收增速会普通得多,这或许也是雷军选择造车的原因。

除了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给小米业绩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之外,造车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提升小米的形象,助力其完成高端化转型。

以小米的手机业务为例。三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实现475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3.9%,相比30.5%的整体增速而言并不高,但是据Canalys的数据,小米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保持在第三位,市场份额为13.8%,在这么高的市场份额下,手机业务想要有进一步的增长难度确实很大。

虽然营收增速不高,但另一边,小米手机的价格却有了明显的增长。据媒体统计,小米智能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从2023年三季度的997.0元增长到了2024年三季度的1102.2元,同比增长10.6%;今年小米的旗舰机型小米15涨价了200-300元,起售价则足足上涨了500元。

此外,根据第三方数据,中国区小米的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3000元以上)在整体智能手机中占比20.1%,同比大幅提升了7.9%。

除了高端化之外,造车业务的另一大作用是帮助小米开拓女性用户人群,即所谓的用户圈层多元化。根据雷军在直播时透露的信息,目前小米 SU7的车主中,女性用户占比近一半,其中不乏同时使用iPhone和小米产品的用户,而iPhone用户也占到小米 SU7车主的56%;此外,根据供应链消息,小米首款小折叠屏智能手机MIX Flip的备货量已加单约42%,达到了50万台左右。据小米高管透露,小折叠上市后一直供不应求,55%为女性用户,32%的用户来自iPhone用户的换机。

从目前来看,小米的这份最强财报背后,造车业务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绝对不只是带来营收增长或“门面担当”那么简单。从股价来看,截至11月22日收盘,小米集团股价报收28.55港元/股,总市值来到了7127亿港元,自3月份小米汽车上市以来,小米的股价涨幅已经超过了115%。

“上限”,有多高?

对于小米来说,造车业务决定了其“上限”有多高。

三季度,小米的汽车业务实现营收97亿元,好于市场预期(89亿元);汽车业务毛利率本季度达到17.1%,汽车均价提升至23.9万。和一众造车新势力拥有数款车型毛利率却仍不过10%相比,小米在刚刚推出第一款新车,毛利率就已经超过15%,这样的成绩不可谓不亮眼。

并且,虽然小米只发布了一款新车,但由于销量不断走高,已经具备了规模化优势。经历出货量的逐渐爬坡,小米汽车的月销量已经站稳在2万台以上,全年出货量已经达到10万+。目前,小米已经把全年目标提升至13万台。截至2024年10月31日小米已经在38个城市开设139家销售门店,渠道搭建加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只是小米汽车销量爆发的开始,因为其未来还会推出更多的新车型。据媒体早前报道,小米汽车计划在三年内陆续推出三款新车型:首款车型为2024年上市的纯电轿车小米SU7,紧接着2025年小米将推出一款纯电SUV,到了2026年小米汽车则计划发布一款增程SUV,以此逐步丰富其产品线。

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新车型的推出,小米汽车的销量还将继续走高,汽车业务对于手机、IOT以及互联网业务的辐射还会加强。

除了对现有三大业务带来辐射之外,若未来销量进一步走高,小米的造车业务将会为小米带来巨大的现金流,这其实是更值得期待的地方。此前,在分析理想汽车三季报时侃见财经就提到,大型车企把理财做好相当重要,甚至可以说决定了车企的利润,因为大型车企会拥有非常庞大的现金流,三季度理想汽车的经营现金流净额达到了110亿元,账上现金高达1065亿元,即便扣除短期和长期借款,净现金也有977亿元,如果投资得当,这笔庞大的现金就能给理想带来非常可观的利润了。

而从三季报来看,随着小米SU7的大卖,小米的现金流已经达到了1516亿元。当然,由于目前造车业务还处于投入期,所以小米并没有把现金投入理财,本季度研发投入超过60亿元,同比增长近20%,研发人员总数达到20436人,但是,一旦未来造车业务趋向稳定,当小米把大量现金投入理财中,其盈利还会进一步增长,换而言之,虽然这份财报被视为“史上最强”三季报,但显然未来的小米还会更强。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打破美日垄断!这家民企让C919用上中国“飞机棉” - 天天要闻

打破美日垄断!这家民企让C919用上中国“飞机棉”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重庆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1442.3亿元,占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9.2%,撑起了重庆外贸经济的半壁江山。其中,有一家民营企业正以其独特的创新活力与市场敏锐度,在新材料、新应用等工业化细分领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 点石成金一粒沙到超能纤维的“逆袭”将一粒沙变成一根纤维,再将这些纤维精密地编织...
所谓“大而美”法案或将继续扩大美债规模 - 天天要闻

所谓“大而美”法案或将继续扩大美债规模

美国所谓“大而美”法案7月1日在国会参议院得到通过,当前还需要得到众议院的通过才能提交给美国总统签字。如果该法案最终通过并成为法律,预计将对已创下纪录的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增加压力。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
解码哈药618 突围路径:从产品矩阵到生态构建的行业示范 - 天天要闻

解码哈药618 突围路径:从产品矩阵到生态构建的行业示范

当 2025 年 "618" 电商大促成为检验消费市场韧性的试金石,哈药以国民药企的战略定力与创新突破,构建起一套 "传统赛道筑基 + 新兴领域破局" 的增长模型。在保健品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这家企业通过多品牌协同、产品创新迭代与数字化营销破圈,不仅巩固了细分市场领导地位,更以全链路生态布局为大健康产业提供了可复制...
更快,更强,更纯粹!超薄极致电竞利器ROG绝神OLED显示器 - 天天要闻

更快,更强,更纯粹!超薄极致电竞利器ROG绝神OLED显示器

熟悉鼠鼠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游戏爱好者,无论是喊上朋友们一起开黑还是自己沉浸式体验制作精良的3A大作,都能在平时繁重的牛马生活之余带给我放松和快乐。作为重度游戏爱好者,外设的选择自然是马虎不得,这其中我最为看重的就是能够直接影响平时游戏体
坐飞机和高铁分别可以携带什么样的充电宝? - 天天要闻

坐飞机和高铁分别可以携带什么样的充电宝?

来源:【江西发布】近日民航局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被召回范围的充电宝上机规定引发关注坐飞机和高铁分别可以携带什么样的充电宝?充电宝上飞机乘坐飞机时,充电宝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携带或随身携带,严禁在托运行李中携带。
小米YU7“封神” 国产新能源汽车“新王换旧王” - 天天要闻

小米YU7“封神” 国产新能源汽车“新王换旧王”

摘要:新能源的新格局,雏形已现。凤凰网科技 出品2025年6月26日夜晚,小米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 7正式发布。这款以豪华、高性能、极致体验、先进安全性为特征的SUV车型,犹如一颗重磅核弹投入本就不平静的新能源车市,激起千层浪。
百度前副总裁璩静开医美诊所,人均消费2218元 - 天天要闻

百度前副总裁璩静开医美诊所,人均消费2218元

红星资本局7月2日消息,百度前副总裁璩静在华为总部坂田基地附近开了一家医美诊所。据公开资料,璩静名下新增一家存续企业——深圳大为诊所。该诊所成立于2024年12月23日,璩静持股比例为100%,认缴出资额为100万元,经营范围为诊所服务等。
千里智行,常用常新,传祺向往S7 开启重磅OTA升级 - 天天要闻

千里智行,常用常新,传祺向往S7 开启重磅OTA升级

7月2日,传祺向往S7 OTA如期而至,OTA 2.0版本正式全量推送。本次升级新增16项功能,31项 功能升级和57项体验优化,主要涉及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娱乐系统、车机交互等多个维度,旨在为用户提供常用常新的出行体验,功能强大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