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务部长警告:不改变就输给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2024年11月26日06:42:05 科技 1310

导读

最近,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又升温了,尤其是美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引发了不少争议。这份法案不仅意在重振美国的半导体产业,还对东方大国的企业设置了重重障碍。到底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利益博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科技大战的背后故事。

中美科技竞争再升级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美两国无疑是处于竞争最前沿的两个国家。东方大国的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最近对美国的一些言论进行了驳斥,称美国在抹黑他国方面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而以国家安全为名打压他国企业的行为更是让人失望。

毛宁的表态是在回应美国商务部长Gina Raimondo的讲话之后做出的。Raimondo在11月25日的表态中已经明确指出,美国在与东方大国的竞争中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且将推出针对东方大国联网汽车的限制措施。

不管怎么说,美国现在已经开始针对东方大国的科技企业和产品下手了,而东方大国则对美国的不实言论进行了回击。

美国芯片法案进展顺利

谈判的内容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从Raimondo的表态来看,美国商务部似乎是希望在新一届当局上任之前,能够尽可能多地与科技公司达成协议,完成总额1000亿美金支持的《芯片与科学法案》。

美商务部长警告:不改变就输给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 天天要闻

该法案最早是拜登总统于2022年8月签署的,目的就是为了重建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优势。

我们都知道,芯片是现代科技的基础,没有芯片就没有智能手机、电脑和各种家用电器;而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芯片,就必须拥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技术。

过去,东方大国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的,后来通过不懈努力和引进先进设备技术,才逐渐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但和国际顶尖水平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而美国半导体产业虽然也经历了辉煌和低谷,但毕竟在技术和工艺上有着深厚的积累,只要给他们足够的资金支持,他们很快就能重新回到世界半导体产业的领先位置。

拜登当局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急切地希望将资金用到刀刃上。该法案包含约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承诺未来10年提供约200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旨在前沿科技领域,尤其是半导体领域增强美国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

美商务部长警告:不改变就输给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 天天要闻

这笔资金将由美国商务部设立的芯片计划办公室来监管,他们不仅要负责监管这些科研经费的使用,还要对各州提出的支持计划进行评估,并给予各州100亿美元的分配权。各州拿到这笔资金之后,将用来补贴本州的芯片企业,以吸引更多企业落户。

只会给美国带来更大风险

从目前各州提交上来的计划来看,大部分州都将资金用在了对芯片行业的财政支持上,表明地方当局也在积极参与国家科技战略的实施。

比如加州就计划将这笔资金用来吸引更多半导体公司入驻,同时也会对现有公司的发展给予更多支持;德克萨斯州则希望利用这笔资金提升自身在半导体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可以说,这项法案的实施已经初见成效,美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加速复苏之中。但Raimondo似乎并不满足于此,她在讲话中还提到,希望能尽快与科技公司敲定更多协议,以便能尽快花掉剩余的500多亿美元补贴,确保这些资金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法案本身就充满了争议。虽然美国媒体普遍认为,该法案是针对东方大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但从内容上看,美国商务部却明确规定,使用美国设备生产的芯片不得出口到东方大国市场。

美商务部长警告:不改变就输给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 天天要闻

这意味着,即便是东方大国企业花费巨额资金购买了美国生产的设备,也无法利用这些设备生产出可以进入东方大国市场的芯片。

而且《芯片与科学法案》并没有限制出口到其他国家,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东方大国企业想要把自己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那么它就可以使用这些设备生产芯片,只要不把芯片送往东方大国境内就可以了。

对于这种赤裸裸的歧视性政策,东方大国商务部曾经做出过严厉批评,认为美国这样做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风险,而不是遏制住东方大国科技产业的发展。

结语

通过这篇,我们可以看到中美科技竞争的复杂性与激烈程度。美国的措施似乎是在试图保持其科技霸主地位,但这样的策略是否真的有效?还是说只会让局势更加紧张?我觉得这值得我们深思。大家对这场竞争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哦!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 天天要闻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文/观察者网周盛明 编辑/高莘)2025年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宣布,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 特斯拉中国 在涨价的同时,该车型的续航和加速得到了提升——CLTC续航由713km提升至753km,百公里加速时间由4.4秒提升至3.8秒。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其他两个版本售价不变。Model 3后轮驱.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 天天要闻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不断。阳光电源(300274.SZ)与宁德时代(300750.SZ)围绕第三代储能电芯定义权展开激烈争夺。6月,阳光电源发布搭载684Ah电芯的新款储能系统,电芯由欣旺达供应;宁德时代宣布587Ah电芯于4月投产。当前储能行业处于二代向三代电芯过渡期,二代容量为314Ah,两大阵营分化明...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周一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出,意味着公司未来或需更少员工完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如同每次技术转型,一些工作将因自动化而用人减少,但也会有新工作产生。东方IC尽管人工智能会消除部分职位需求,贾西称亚马逊仍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招聘更多员工。不过,本月早...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相信这几天小米YU7的火爆程度大家都看到了,这款车发布后开启预定,打开预定通道后不久,小米官方就公布了一个数据,3分钟大定超20万台。没过多久,小米官方又公布了一个更炸裂的数据,小米YU7在1小时内,大定已突破289000万台。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 天天要闻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珠海格力集团官网更新信息显示,邹晖已正式出任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邹晖于1982年生,本科学历。邹晖曾担任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后转任珠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此次调整后,格力集团领导班子为:邹晖担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轶任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吴...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 天天要闻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图片系AI生成【产业互联网周报是由钛媒体TMTpost发布的特色产品,将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业级服务、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前沿趋势、重磅政策及行研报告。】国内资讯北京经信局:北京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全国占比35%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