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既要守好本源和根魂,也要不断突破与创新。“守正创新”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主张的正道,也是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指出的重要方式。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比亚迪持续在践行革故鼎新的文化传承,勇敢开拓创新,不断推动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长足进步。
近日,比亚迪发布了品牌片《中国角儿》,以京剧的继承与创新,再次传递这种中国人多元传承、坚守创新、一路向前的精神力量,传达中国制造企业一路向前的发展信心。

“中国角儿”
从京剧精神到国人之魂
京剧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国粹之一,流传数百年经久不衰。这背后,离不开一代代艺术家对京剧规范严格、精益求精之程式的一脉相承;也离不开从早期徽秦合流、徽汉合流等变革,到民国梅派、余派、金派等各行派系发展的推动。是京剧的“继往开来”将这一艺术不断推向新高度。

来到二十一世纪,京剧艺术家正积极探索以更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式继承和发扬京剧的魅力。例如裘派艺术的传承者裘继戎,其一方面承袭了四代京剧世家沉淀的醇熟技艺和文化积累;一方面,裘继戎“独树一帜”探索京剧与流行音乐、舞蹈,甚至激光技术相结合的新路径。从被质疑到被肯定,裘继戎创作的《悟空》《越人歌》《薪传者》等作品在多个知名电视节目亮相,迅速出圈;他独特的表演形式在张艺谋的《古琴光剑》、杨丽萍的《十面埋伏》等舞剧中也得到完美展现,受到更多观众赞誉。

《中国角儿》正是以裘继戎的故事为牵引,传达京剧艺术在新时代“敢闯敢创”的精气神。而这种创新传承又不只是京剧精神,它折射的是一种延续千年的国魂,各行业有非常多的中国人、中国企,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实践与发扬这种传统精神。其中的优秀者也最终在开拓创新中穿越质疑,激发出蓬勃生命力,在充满光明的道路中一路前行。
“守正创新”
从中国电池商到世界比亚迪
《中国角儿》不仅是关于京剧的故事,也是中国文化在新时代下“守正创新”的侧影,是当代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辟路前行的成长速写。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航者,比亚迪深知,中国汽车想在国际赛场上“弯道超车”,必须出“奇招”。
二十年前,在油电混动汽车领域,日德企业已经展现出显著优势。例如丰田,由于旗下的爱信变速箱已经掌握了油电混动技术的命门技术,丰田油电混动汽车实现了高耐用性、低故障率赢得了大量市场,彼时中国企业很难找到突围空间。
因而比亚迪一开始就大胆决定“另起炉灶”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2008年,“比亚迪F3DM”作为全球首辆插混车型在西安比亚迪高新工业园实现量产下线。
比亚迪敢走插电式混合动力路线,源于其在起家的电池技术方面已深研多年,具备足够的积累。传承优势,比亚迪尝试采用电池加电动机的集成方案,发挥电机驱动的高效性能。
不过“第一代DM技术”由于当时水平受限表现不算理想,因而外界也不乏质疑声。但彼时很多先进技术掌握在欧美日品牌手中,几乎形成了市场围堵。中国企业如果选择妥协,可能就无路可走。
因而比亚迪毅然决然走自己的路,顶住当时的竞争压力、技术和接受度质疑反复试验。直到2021年“第四代DM技术”诞生,比亚迪插电混合汽车在油耗、性能、静谧、平稳等关键指标上已经实现了全面追赶,甚至超越同级别丰田汽车。
2024年5月28日,比亚迪又稳步推出了第五代DM技术,实现发动机热效率46.06%,是全球最高水平;比亚迪汽车百公里亏电油耗2.9L,综合续航2100公里,表现愈加优于纯电汽车,技术路径的正确性得到全面验证。
在此过程中,比亚迪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行业逐渐确立了绝对的领先地位,掌握国际竞争优势。此外,比亚迪还在e平台、刀片电池、CTB、云辇、易四方、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等方面取得越来越多的核心技术,竞争壁垒持续增强。
这就是“守正创新”的力量。比亚迪也在一次次行动中坚守正道、全力创新,创造着世界汽车舞台的《中国角儿》。
“永远的少年”
从民族自信到品牌底气
其实,不仅是技术突破和产品坚守,比亚迪在消费者服务上,也持续丰富“继承与创新”的品牌内涵。
在中国汽车品牌中,比亚迪是当之无愧最早的“赶潮人”。2012年,比亚迪首创“王朝系列”的车型概念,以汉、唐、宋、元等朝代名来命名主力车型,给人一种开创时代的感觉,比亚迪也成为中国汽车“新国潮”的典型代表。
这背后,很重要的是,比亚迪主动与年轻人沟通,传承的是新消费群体认可的、需要的国风。
就如裘继戎的京剧,融合了街舞、太极、popping等元素,是当代大众能理解且喜欢的。比亚迪懂新一代“中国角儿”的艺术,也懂Z世代的审美。此前,比亚迪还通过联合电子音乐制作人徐梦圆、国乐大师方锦龙,以“国风电音”打造汉主题曲《China-汉》,吸引了大批用户关注并自发创作,也是印证。
报告显示,中国“Z世代”群体规模已经达到2.75亿。面对新的消费群体,比亚迪始终能读懂大众情绪,也努力懂得用年轻人能共鸣的方式,树立与时俱进的品牌内涵,走在市场前沿。
可以发现,无论是引领新国风,和年轻人在一起;还是引领新技术,和世界前沿在一起,比亚迪似乎始终保持着一份“少年感”——坚持信念、融合创新,为了长成名垂国际的“中国角儿”,总能勇敢无畏地一路向前。
这也是为何1995年成立的比亚迪,“而立之年”已成为一家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的国际型企业,却也时常被业界形容为“永远的少年”。因为比亚迪永远都在追求创新和进步。

数据是最直接的印证。2023年度,比亚迪研发投入高达近400亿元,汇聚了超过10万多研发人才,成为全球研发队伍规模最大的车企;同年比亚迪海外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突破24万辆,同比增长337%,到今年5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继续扩大版图,进入巴西、德国、日本、泰国等77个国家及地区,并在巴西、匈牙利和泰国等地投资建厂。今年7月,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
而这背后,比亚迪以技术实力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的科技创新浪潮,这是新时代中国企业的自信,也是中国品牌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的一种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