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在汽车领域只剩下这朵云了

2024年05月17日00:20:49 科技 7867

腾讯在汽车领域只剩下这朵云了 - 天天要闻

大模型加持下,腾讯布局多年的to b业务来到一个新的转折节点,这是一次必须抓住的机会。

文丨智驾网  王欣
编辑丨浪浪山与明知山

下场造车的阿里、提速当中的百度阿波罗,坚持不造车的腾讯在做什么?

在北京车展之前,腾讯在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发布了汽车行业大模型“全域智能”解决方案,覆盖汽车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企业协同等五大核心场景,与此同时,腾讯还发布了在智能汽车云、智能座舱、地图、出海等方面的升级方案。

腾讯在汽车领域只剩下这朵云了 - 天天要闻

在这个方案里,模型、算力、ai工程平台(工具链)、ai应用等都被嵌入其中。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腾讯智慧出行负责人钟学丹介绍,腾讯汽车行业大模型正与长安、广汽、一汽丰田、东风岚图、易车等十多家汽车行业伙伴开展应用实践。

相比其他互联网巨头对于造车的热情,腾讯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一直是不温不火。

除了混元大模型应用正在加速落地,能给内部业务赋能之外,腾讯需要寻找更多行业应用场景,汽车行业成为腾讯发力的重点方向。

大模型加持下,腾讯布局多年的to b业务来到一个新的转折节点,这是一次必须抓住的机会。

01.

发布汽车行业大模型,加速“上车”


车企上云的需求年年有,这并不是一个特别新鲜的话题。

但随着自动驾驶能力升级,带来了庞杂的“数据海啸”,产业竞争已经从单车智能向云端延伸,如何云上进行高性能、低成本、安全合规的数据存储、计算、模型训练成为刚需,也进一步催生汽车行业云市场规模的扩大。

车企本身也需要上云,从内部管理、工厂制造再到后续车后服务等各业务环节,上云能够有效提升运行效率,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

实现车云一体化的数据驱动成为关键。

腾讯在此次发布会上公开了“车云一体化”战略布局。腾讯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与出行总裁钟翔平表示,腾讯坚持“车云一体、云图为基”的战略。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面对ai驱动新智能的新阶段,腾讯一方面不断夯实云和图的基础能力,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筑牢底座;另一方面也与产业链伙伴一起,探索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各个场景的创新应用。

汤道生也分享了腾讯在智慧出行领域的最新思考和方案。

腾讯在汽车领域只剩下这朵云了 - 天天要闻

首先,算力、算法、数据等关键能力升级,推动自动驾驶得到突破。腾讯以“车云一体”的模式,为汽车研发和生产提供数字化基础,助力车企自主创新,提升效能。

面对车企自动驾驶研发和运营的需求,腾讯云在行业率先设立了“专云专用”的智能汽车云双专区,为自动驾驶开发创造了一个端到端、全程合规的数据闭环服务。

汤道生透露:“目前,我们和蔚来、奔驰、博世等企业合作,让他们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更专注到算法开发上来。”

同时,腾讯还打造了智驾云图,将自动驾驶地图数据全面云化,以更灵活、更鲜活的方式,为自动驾驶系统输送地图数据“养料”。腾讯联合了元戎启行打造了行业首个仅用导航地图数据的高阶智能智驾的量产方案。

腾讯还将持续投入和升级大模型能力,基于行业大模型、ti平台、知识引擎等工具链,为座舱打造更智能的体验,让汽车营销更精准,让售后服务更高效。此次发布的汽车行业大模型“全域智能”方案就是一次实践。

汤道生详细透露了大模型与车企的合作进度。“我们也正与长安岚图、广汽、一汽、丰田等企业联合打造汽车行业大模型方案,覆盖座舱助手、营销客服等场景。比如我们将大模型能力应用在汽车的营销全流程中,帮助销售人员智能分析营销数据,也生成营销的内容,强化面向用户的互动问答的体验,促进销售转化。同时我们也还为东风日产、广汽的租赁等企业提供金融风控大模型的能力,也降低企业运营的风险。”

据悉,未来,腾讯将持续开放座舱大模型、车载应用生态、智驾地图等能力。

前不久腾讯云就宣布,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腾讯乐享、腾讯电子签、腾讯问卷、tapd、腾讯云ai代码助手等腾讯协作saas产品,已全部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

混元大模型应用正在加速落地,除了给内部业务赋能之外,腾讯需要寻找更多行业应用场景,汽车行业成为腾讯发力的重点方向。

腾讯云在汽车行业的业务拓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腾讯云服务超过100多家车企和出行科技企业,其中,有30多家使用了腾讯的海外云服务。

腾讯预计,截至今年底,智能汽车产品将搭载至超1500万辆车上。

入局汽车产业已经五年的腾讯云,逐渐画出了一张覆盖“车云一体化”的路线,在车端,腾讯此前已经推出了智慧座舱tai、智驾地图、高精地图、智能场景引擎、车载小场景等产品,在手机端,微信“腾讯出行服务”小程序等产品;在云端,行业云解决方案覆盖车辆研发、运营全链条。

02.

车企需要什么样的汽车云?


汽车云市场的不断膨胀,挑战也随之而来。

车企上云,除了要考虑性能和成本,还要面对车企与云服务平台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安全的问题。

针对数据安全合规问题,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刘澍泉在接受群访时向智驾网表示:“不过今天来看,端侧所部署的都是蒸馏过的大模型,而不是一个大的神经网络放在端上,这是我的理解。所以在这个里面去看的话,这种端侧大模型会服务好车主,这个模型更新迭代升级是依靠于云端的,也就是真正训练大模型的时候是在云端。所以整体来看,我不认为它是一个挑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新车上市超700款,其中具备l2级以上智能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智能驾驶已成为左右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最大卖点。

相应地,智能车领域的数据量呈指数级上升,必然对算力的要求也呈激增态势。

未来的智能化之争,核心就是算力之争。

尤其是在今年高阶辅助驾驶开始爆发性上车,带来自动驾驶研发上云需求并喷,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已成为20万元以下车型的标配,提升自动驾驶研发效率对于主机厂来说变得愈发重要。

自动驾驶在未来将会成为汽车云体量最大的市场。何小鹏更是预测,2025年开始,小鹏汽车每年花在算力上的费用就会超过10亿元。

从车企角度看,据沙利文数据显示,单就2021年,国内规模较小的车企,汽车云等方面的年度预算在1000万元左右,而集团级大型车企预算在5000万元左右。

这必然会普惠英伟达一类的gpu厂商,二类是将芯片算力通过云计算向车企及算法公司普及的云厂商。

如何给车企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算力解决方案,成为云厂商的胜负关键。

to b解决方案的一个核心卖点就是降本增效。刘澍泉表示:“在算力资源强化方面,腾讯云通过采用新一代hcc高性能计算集群,实现了10万卡gpu规模的超大算力,能够快速训练万亿参数大模型。结合自研星脉网络的3.2t通信带宽,gpu利用率提升40%。同时,自研训练和推理框架在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中节省了50%的算力成本。”

腾讯在汽车领域只剩下这朵云了 - 天天要闻

腾讯对于汽车赛道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百度、华为、小米等巨头,智能汽车云业务是唯一拳头产品,但除了云,市场也尤为期待这个互联网巨头能在下半场的汽车智能化浪潮中仍保有它的一席之地。

一种现象是,云厂商做汽车云,某种程度上有对标移动互联网生意的意味,智能汽车起来以后,有望开启下一个移动互联网级别的巨大增量市场。

03.
腾讯云成长的烦恼

如果把时间轴拉回几年前,腾讯云对于汽车行业的热情远不如现在高涨,“汽车云”也不是一个单独的品牌,只是做了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智慧出行的上层应用。

为什么汽车云在这几年备受关注?对于云厂商而言,这是一次有可能改变增长颓势的机遇。

据idc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3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为190.1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规模为112.9亿美元,同比增速13.2%;paas市场规模为32.9亿美元,同比增速为26.3%。从iaas+paas市场来看,2023上半年同比增长15.9%,为近三年来同比增速新低,中国大陆公有云市场增速持续放缓。

但中国汽车厂商正积极拥抱公有云。5月,idc发布了《中国汽车云市场(2023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3下半年中国汽车云市场整体规模达到5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

腾讯如今的挑战已经不是要面对一个与之地位匹配的“华为云、阿里云们”,而是在多个不同领域里,试图将市场份额一步步蚕食掉的小体量对手们。

过去一段时间,腾讯云的增长逐渐显露疲态。自2019年之后,腾讯就不再单独披露云业务收入,放入“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项下,该业务在从2022年q2开始增速下降到0.8%,后来在2023年q1-q4增幅有所回升至15%左右,但并没有持续到今年。日前,腾讯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最新财报,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

进一位遥不可及,退一位如鲠在喉,是腾讯当下面临云市场竞争的真实写照。

腾讯在汽车领域只剩下这朵云了 - 天天要闻

腾讯云目前属于腾讯旗下的csig部门(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在2021年5月,csig宣布新一轮架构升级,由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担任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

csig部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下腾讯在to b方向的压力,至今尚未盈利。马化腾在今年初的年会上也提出要求:“除了特别重要的战略性产品和基础性投入,必须尽快上岸、浮出水面。”

一位腾讯内部人士告诉智驾网,内部管csig调侃叫“惨死鸡”,pcg叫“破产鸡”。“从2022年到现在裁员的重灾区主要是‘惨死鸡’。

根据财经十一人的报道,有多位不同业务线的腾讯人士表示,目前大部分的事业群都在裁员,其中,今年3月,腾讯csig业务就已裁过一轮,比例大约是15%。

而几乎所有腾讯人士都提到,裁员的原因是业绩压力大,需要降成本。

2023年10月,腾讯csig明确了以利润为导向的新考核体系,专注于自研模式。其中,iaas层面只保留腾讯云的基础项目,paas和saas都会把重点放在分布式云、腾讯企服(会议、文档、企微)等自研项目中,会议、文档、企微等产品均有良好的用户口碑和市场份额。

在明确了不做硬件、不造车的前提下,这意味着腾讯云整体战略发展节奏会更看重利润的落地,但除了云,想要攻入汽车领域腹地,腾讯又还能做什么?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最新消息!她已离职!曾凌晨发文道歉 - 天天要闻

最新消息!她已离职!曾凌晨发文道歉

本月初,百度副总裁璩静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几条出镜视频引发网友关注,特别是其提到“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等职场话题引发网友质疑,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淘宝取消“618”预售机制后,京东宣布“现货开卖” - 天天要闻

淘宝取消“618”预售机制后,京东宣布“现货开卖”

继5月7日天猫宣布取消“618”预售机制后,5月8日,京东也正式宣布“现货开卖”。今年京东618将于5月31日晚8点全面开启。据了解,现货开卖的同时,京东还将同步推出百亿补贴日活动。在6月2日、6月3日、6月8日,还将先后推出9.
细思极恐网络暴力和群殴 - 天天要闻

细思极恐网络暴力和群殴

互联网高速发展利用时代踏实做事和说实话的人都不被人待见,时时刻刻遭受网络暴力,声讨,群殴,格力电器董明珠,踏踏实实做企业,创税收,促进就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大半辈子青春,心血, 汗水,本该退休安享晚年,侍弄儿孙遗憾找不到合适放心接班人,七
探秘vivo影像之美,与X系列技术沟通会共同见证卓越蓝图 - 天天要闻

探秘vivo影像之美,与X系列技术沟通会共同见证卓越蓝图

前段时间的vivo X系列新品发布让我们记忆深刻,而刚刚结束结束的“影像新蓝图X系列技术沟通会”也十分精彩,这次沟通会不仅告诉了大家vivo在影像领域的最新成果,也让粉丝们对vivo影像背后的故事有更多了解,在vivo影像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vivo通过自主研发,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像技术实力,另一方面,vivo...
华为再次亮剑,鸿蒙系统亮点多多 - 天天要闻

华为再次亮剑,鸿蒙系统亮点多多

5月15日,华为夏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简直是一场视觉与科技的盛宴,看得我热血沸腾!不得不说,华为这次真的是大招频出,新品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先说说那个华为MatePad 11.5 ” S吧,一亮相就让人眼前一亮!它的设计简约而不失时尚,屏幕清晰得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新机】升级了个寂寞?蓝厂新机发布 - 天天要闻

【新机】升级了个寂寞?蓝厂新机发布

昨天晚上蓝厂发布了新机iQOO Neo9s Pro,机子采用了6.78英寸1.5K 8T LTPO直面屏,支持144Hz刷新率。搭载天玑9300+,前置1600万像素,后置IMX920主摄+5000万超广角。电池容量5160mAh,支持120W快充。新增白色版本,用上了白色玻璃后盖,颜值确实提升了不少。不过还是塑料中框+短焦指纹。12+256GB 2699元
AI Agent在哪些行业领域会产生影响? - 天天要闻

AI Agent在哪些行业领域会产生影响?

在如今飞速前进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技术的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一浪潮中,Agent AI智能体以其卓越的能力脱颖而出,它通过模拟人类智能行为,能够胜任一系列复杂任务,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其无法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