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AI芯片差距被拉大?问题出在英伟达这里,中国该如何应对

2024年04月14日15:35:13 科技 1881

文 春公子

在说今天的主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美国人的精明!

美国立国才200多年,却能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国家,这与美国人的精明是分不开关系的。

都知道美国现在制造业处于空心化,很多国家将制造业看作“立国之本”!为何美国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从约50%下降至30%,同时制造业就业人口比例也从30%下降至不足10%。

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美国本土企业开始将生产线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亚洲地区,这使得美国本土的制造业逐渐减少。

在制造业与科技行业中,美国人把宝押到了科技行业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实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大力发展科技行业,美国能够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资源,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

美国形成了一套国家发展科技的制度体系,明确了科技发展对国家利益的意义,规划了科技发展的战略方向,并规定了资源分配和使用方式。

通过发展科技行业,美国能够保持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说白了,全球那么多产业,科技产业的附加值是最高的。

所以美国人的精明之处就在于,自己干的都是能赚取大量利润的活,一些累活苦活都交给了其他国家。


中美AI芯片差距被拉大?问题出在英伟达这里,中国该如何应对 - 天天要闻

在互联网时代,美国的微软苹果IBM谷歌高通等科技公司迅速崛起,不仅引领了全球科技创新的潮流,也进一步巩固了美国在科技霸权上的地位。这些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创新能力,推出了一系列颠覆性的科技产品和服务,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美国依靠一众科技公司的崛起而尝到了甜头。所以我们看到美国那些科技公司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占比全球前十的公司,美国独占了7家。


中美AI芯片差距被拉大?问题出在英伟达这里,中国该如何应对 - 天天要闻

在互联网时代之后,下一个科技浪潮必然由AI行业开启。这也是全球大国争相发力的焦点。

马斯克曾经谈过一次中美AI的差距,他认为中美AI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现在来看差距在12个月左右,但是差距在持续缩小中。

目前美国的AI格局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和竞争激烈的态势。谷歌和OpenAI作为闭源领域的双龙头,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引领着全球AI技术的发展潮流。而美国的Meta公司则选择了开源路线。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那就是在AI大模型领域,美国人又搞了当年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那一套。

相对于美国的开源生态,中国头部的AI企业大都是闭源,开源这块可以说是是一片“荒漠"!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开源项目和社区在推动AI技术的发展,但与美国相比,整体上还显得相对薄弱。


中美AI芯片差距被拉大?问题出在英伟达这里,中国该如何应对 - 天天要闻

中美AI大模型差距越来越大?

工信部前部长苗圩毫不避讳地指出,由于阉割版显卡的束缚,中美的大模型算力差距正在拉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我们目前在算力领域有点力不从心。

人工智能的三要素包括算法、算力和数据,这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三个要素中,算力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是承载和推动人工智能走向实际应用的决定性力量。

算力的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进步。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突破,如GPU、TPU等专用计算芯片的应用,算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使得人工智能能够在更大规模、更高效率下运行,从而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落地。

美国在算力领域里的强势,得益于美国英伟达公司的驱动。英伟达目前是全球最有实力的AI芯片公司。

其在在2024年的GPU技术大会上发布了基于Blackwell架构的B200和GB200服务器,这些产品专为提供强大的AI算力而设计。它们通常用于加速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以及支持复杂的科学计算任务。例如,DGX GB200服务器集成了多达36颗NVIDIA Grace CPU和72块Blackwell GPU,展现了其卓越的计算能力。

中美AI芯片差距被拉大?问题出在英伟达这里,中国该如何应对 - 天天要闻

中国应该盯防英伟达

由于美国芯片禁令的存在,英伟达并不能将高端AI芯片卖到中国。可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却表示英伟达不愿失去中国市场。

我们不要看他怎么说,而是要看他怎么做。前段时间美国在AI芯片领域的制裁再度升级,正如工信部前部长所说,我们现在连英伟达的阉割版显卡都买不到。

事实上,从2019年开始,到2024年,美国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制裁措施从未停止。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核心的措施数量在20条左右,尤其是2022年以来,从《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到出口管制的次次调整,都是成体系的输出压力。可以预见,接下来还会有新的限制措施。对此,近年来中国企业也一直在囤积GPU、突围AI芯片。

人工智能的一个形态就是汽车的自动驾驶。英伟达对汽车业务关怀备至,将其视作未来顶梁柱,按照黄仁勋的规划,汽车业务的收入占比应该达到30%。

可又有什么用呢?如今美国全方位阻击中国电车进入美国市场,难道我们还妄想英伟达会真心实意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与我们完成深度合作吗?



中美AI芯片差距被拉大?问题出在英伟达这里,中国该如何应对 - 天天要闻

中国在AI芯片领域,该如何应对?

中国敢于让英伟达进入中国市场展开自由竞争!可美国政府至今都不敢对华为比亚迪开放美国市场,所以在AI芯片领域,我们的法宝还得是依靠华为的AI芯片。

如果没有点硬实力,黄仁勋凭什么说华为将成为英伟达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

华为始终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的战略方针,将研发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华为每年的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且多年保持在这个水准,这种敢于真金白银投入的公司,放眼全球科技圈,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根据英伟达公开发布的财报,几乎所有主营业务,主要竞争对手都有华为的身影。

华为通过其升腾系列芯片,如升腾910,已经在国内AI芯片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升腾系列芯片自2018年推出以来,主要面向数据中心和AI计算场景,旨在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

有国产GPU厂商销售人员指出,国内许多大模型厂商仍然倾向于使用英伟达的A100或A800芯片,因为转换到其他生态系统可能会增加学习成本、试错成本和调试成本。

虽然英伟达AI芯片还具有先发优势,但华为公司的后劲之力不容忽视。华为有望通过芯片设计、代工、通信连接、系统体验形成组合拳。

或许有网友会们会说,我们不可以像在汽车产业里那样实行“弯道超车”吗?其实这个方法可行性极低,因为AI行业是新生科技,在科技领域里的最好打法,就是努力奋斗,不要妄想走什么快捷路线。

中美AI芯片差距被拉大?问题出在英伟达这里,中国该如何应对 - 天天要闻

大家需要明白的是,华为公司的过往的历史战绩已经证明!华为在欧美一种科技公司交锋中,从未落于下风!

何况如今我们是举全国之力,努力攻破高科技产业难题!我们有什么理由质疑华为?我们需要做的是,支持国产,是你我的责任!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