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别关注丨小鹏,赢了智驾,输了细节

2024年03月22日17:32:05 科技 6641

提及造车新势力,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都会是“蔚小理”这所谓的“御三家”,说起来也有趣,大家总结的“蔚小理”这一名词在当初是具有一定排名先后意味的,也就是蔚来>小鹏>理想,可时至今日历经几年发展,当初的“蔚小理”已经变成了“理蔚小”,小鹏俨然成为大家心目中垫底的存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23年一年的时间内,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的数量为14.16万辆,虽说同比增幅达到了17%,但对比起蔚来16万+以及理想37.6万的销量,的确显得黯然失色。通过财报来看,小鹏也仍处于持续亏损之中,2023全年归母净利润为-38.87亿元。

315特别关注丨小鹏,赢了智驾,输了细节 - 天天要闻

那么究竟为何,曾经被最多人看好,以高智能强研发为品牌特色的小鹏,会走到如今的境地呢?很多人会觉得,是小鹏在产品规划以及布局上出现了问题,但通过对小鹏汽车旗下产品的深度剖析,笔者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早期新势力御三家之一的小鹏,由于其主理人在营销上的动作相对保守,不如蔚来与理想两家,因此这一品牌也给不少人留下了“务实”的印象。可实际上,虽然小鹏在营销方面看似比较“务实”,但它们的产品却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务实”。

根据车质网的投诉情况统计显示,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小鹏汽车的产品投诉量呈现出了连续上升的态势,并且被投诉的重点车型,以2023年款的小鹏G6以及小鹏G9为主。

315特别关注丨小鹏,赢了智驾,输了细节 - 天天要闻

在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并查阅了投诉信息以后,笔者发现,关于小鹏汽车旗下产品的投诉,主要围绕着三大方面,其中占比最高的是降价方面的问题。实际上降价引发的投诉已经是近两年的“老问题”了,对于购车时没有获得保价协议的用户来说,这个问题是比较难以解决的,因此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真正关键的问题,是另外两项。

其一就是车辆品控上的问题。根据车质网接到的投诉情况来看,小鹏汽车旗下的G9、G6、P7以及P5这几款主销车型,在过去一年里遭到了大量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门板松动异响、内饰胶条松动脱落、车内共振、内饰部件开裂、玻璃开裂、座椅塌陷等。

315特别关注丨小鹏,赢了智驾,输了细节 - 天天要闻

显然,上述这些都是关乎产品基本品控的问题,而遭到投诉的G6、G9以及P7等车型,普遍售价都在20万及以上,都达到这个价位区间了,连基本的品控都做不好,怎能让人放心购买?

话又说回来了,如今的小鹏汽车早已经和海马郑州工厂终止了合作,旗下的产品也不再是代工的产物,而是在自建工厂下自产自销的,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生产还把控不好产品最基本的品质,这样的车怎么让人信服?

315特别关注丨小鹏,赢了智驾,输了细节 - 天天要闻

除去产品细节品控问题引发的投诉,小鹏汽车在被誉为品牌核心的智能化方面,同样也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根据投诉情况显示,有不少小鹏G6与G9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毫米波雷达故障、碰撞预警故障以及辅助驾驶系统故障的情况;此外还有部分小鹏G6的自动泊车功能出现故障,进而引发了事故,后续官方还推卸责任,要求用户自行处理。

315特别关注丨小鹏,赢了智驾,输了细节 - 天天要闻

有趣的是,早在这几款全新车型出现智能化方面的问题之前,小鹏汽车就曾因为智驾功能跳过小鹏P5老车主的问题而遭到了众多车主的联名声讨。这部分车主为了彼时的CNGP,花费超20万,甚至接近25万元的价格购买了标配激光雷达的小鹏P5,还有部分车主自费2.5-3.5万元购买了CNGP,可后续小鹏却将智驾方向由高精度地图取向转为了无图开城,导致小鹏P5的高价硬件成为摆设,可以说是妥妥的“背刺”。

315特别关注丨小鹏,赢了智驾,输了细节 - 天天要闻

实际上,通过先前的“P5事件”再结合如今小鹏G6等全新车型在智能驾驶甚至是车机上出现的故障,遭到的投诉来看,小鹏汽车早年打造的“高智能人设”,也在逐渐崩塌。

写在最后

作为大宗商品之一的汽车,其本质是在于提升用户的生活水准,为用户提供便利,而回看小鹏汽车过去一年的产品表现,漏风、异响、故障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的产品不光没能为用户的生活提供便利,还让用户烦恼更多。

一家自诩高端、智能的车企,在自己的“招牌”领域故障频出,售价超过20万的车型连最基本的品控都做不好,还“背刺”老车主,试问一下,这样的品牌,还能有未来吗?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